小小总结一下叉叉交配繁殖的技巧(都是亲身体验),若与你观点不符,你说的是对的别杠。首先,叉角公母虫羽化后都要经历一两个月的蛰伏期,但是出蛰后成熟很快(这里说的是中等偏大体型的个体),一般2-3周就可以尝试交配,有些小个体甚至出蛰伏一周就可以配。但是,其交配有两大难点:
1.公虫应激反应剧烈,常常没有发现母虫就一通乱咬把母虫噶了。这并不是说叉叉xy不够旺盛,而是被与生俱来的狂暴的天性所控制。相反,成熟叉角渴望交配,但是,这又引出了下一个难题
2.蝌蚪质量差,这是很多虫友明明观察到交配却空军或烂蛋的根本原因。叉角本就是小体重相对大体型的虫,体内蝌蚪本身就少。加之容易交配期间应激,故仅仅一次交配难以保证质量。所以说,购买叉角体型越大越好,不要追求所谓的性价比去购买一些极小个体用于“留种”,到头来配了挺多次一根毛也生不出来,整挺郁闷,到处乱讲叉角交配繁殖难,叉角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