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雪花吧 关注:40,603贴子:3,882,457

梅干争议,在此终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昨天开始关于相见欢剧情里的一个小细节“在过去条件艰苦的时候,梅干是工人们常吃的一种食物”引起了一些争议,当然更多的是某些人借题发挥,想要在春节期间闹事罢了。
(到底是谁在春节活动里安排和日本女性混浴呢,真难猜啊)
和这个相关的完整剧情在图一,在百灶建城以前,工人们以梅干作为食物,并非“梅干盖饭”。
米饭,尤其是精米煮成的白米饭,从古至今都是难得的食物。
梅干,则是我国商周时期就广泛食用的食品,无论是作为调味品还是直接吃,都没问题。
其次,百灶建城,早在数千年前,这里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岁兽大战之后建成,一种是百氏之乱后建成,无论哪种都是千年前的事情。
那么,某些人说的日之丸便当有多少年的历史呢?
1854年7月9日,幕府确立膏药旗为总船印,事实上即为国旗,正式确立则是1870年1月27日。
自然,梅干盖饭的历史要更久一点,但是从江户年代距今不过三百余年,和国人食用梅干的历史相比,差别太大了。历史时期根本就不重合。
在汉代以前,梅子是以食用为主,在汉代以后 逐渐形成了风雅的赏梅文化,梅子也常和酒联系在一起,共同组成了独特的诗酒茶文化的一部分。
详细考据我会放在下面,先不说。
最后,这段剧情讲述的逻辑是从鼎丰楼考察煌能否品出茶里有几味食材,煌闻出里面有梅子酒,由此想起了百灶建城的历史和工人的贡献,以及当下百灶人会酿造梅子酒以纪念他们。
本质上用两段很短的剧情讲述了梅子在中国人餐桌上的变化,以及国人不变的饮水思源的品性,无论如何,都不该泼脏水。
我甚至想到了08年的春晚小品《公交协奏曲》,老北京人从不是排外摆谱的,而是开放包容厚德载物的。
不过,我还要补一句:真金不怕火炼,要不是有这些人故意挑衅,也看不出这两段剧情的深意,就当你们是鲁豫好了。
可是,舟的文化挪用帽子撇清了,某些人自己干不干净,能不能洗白,我就不知道咯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25 18:56回复
    据《史记》记载,梅子是中国人除了盐以外最早使用的一种调味品,武丁说过“若作和羹, 尔惟盐梅”。
    《诗经·召南·摽有梅》也记载了先秦时期年轻人采收梅子,期盼爱情的故事,可见梅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餐桌上的常客,并非贵族专属。
    1975年在河南安阳殷代墓葬中出土的铜鼎里发现 了一颗梅核,距今已有三千二百年了。
    成书于公元六世纪的《齐民要术》里,记载了白梅、乌梅两种腌渍梅子的做法:作白梅,梅子酸,核初成时摘取。夜以盐汁渍之,昼则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日便成矣;作乌梅:亦以梅子核初成时摘取,笼盛,于突上熏之令干,即成矣。
    掌握了梅干的制作方法,更适合的食用方式便出现了,就是青梅煮酒。古代的酒带有大量的糖分,正好可以中和梅干的酸涩,梅干也可以吸收酒精,减少对口腔的刺激,更可以清新口气,便于清谈。
    当然,新鲜梅子也可以酿酒。
    以青梅酒为例,一般在 5-6 月青梅成熟季进行采摘,此时的青梅酸度高、果香浓郁,是制作梅子酒的理想原料。
    正好,明日方舟剧情里面的小寒酒也是采用六月采的梅子做酒,非常合理。


    IP属地:江苏2楼2025-01-25 19:22
    收起回复
      2025-08-29 13:37: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那么,梅子是什么时候传入日本的呢?
      奈良时期,梅传入日本,751年的《怀风藻》是日本最早记载有梅的史实的书籍。日本植物学家松田修认为,梅最早由中国传入九州,逐渐东进,最后普及全国。
      而梅干,则最早记载于平安时代的《医心方》,引用中国和朝鲜的医书,记录了梅干的药用效果。
      在江户时代之前,梅干在日本一般作为药用,江户时代后,逐渐成为大众食品,其制作方法与《齐民要术》如出一辙。
      在江户时代后,才有的日之丸便当。
      所以,从时间来看,中国和日本食用梅子的历史,刚好是不重合的。
      国人是从梅子调味料到梅干到梅酒,日本人是从药用梅干到梅干配饭。两国对梅子的认知几乎就是两条路,完全不可混为一谈。


      IP属地:江苏3楼2025-01-25 19:32
      回复
        他们就是糖人罢了,他们很多人的理论不就是吃不起嘛,我就说一个,松茸以前在云南富人吃都不吃,黑松露更是拿来喂猪,现在呢,还是日子过太好了,完全脱离普通人了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1-25 19:49
        收起回复
          不发主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1-25 19:52
          收起回复
            只能说小日子那边很多东西都是从中国这边传过去的,动不动就说是文化挪用的人什么屁股我不好说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1-25 20:02
            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1-25 20:13
              回复
                你说的好啊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1-25 20:28
                回复
                  2025-08-29 13:31: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你一说梅子酒就讲的通了,梅子酒剧情里煌明确说了这个为什么要加来着,那梅子绝对是百灶食文化重要的一环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1-25 20:55
                  收起回复
                    一说梅子酒,突然想起我前年还泡了一坛,放厨房里面好久没开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1-25 21:05
                    收起回复
                      带节奏的就该拉出去图图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1-25 21:08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1-25 21:12
                        回复
                          以后遇到这种事儿就把以倭代华四个字儿扔他脸上,爹还能像儿子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1-25 21:47
                          回复
                            所以这是今年的白灯笼是吧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1-25 21:53
                            收起回复
                              2025-08-29 13:25: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你居然想跟他们讲道理?不能直接一句“那咋了”吗?反正这里都是混测了,人也不会听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1-25 2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