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歌时连续听到熊光和苹果的歌,然后突发奇想的想去搜一下jazz和R&B的异同,与此同时也就看到了一些关于blues的介绍。此时我一眼瞟到了电脑桌面上的“月姬”(Tsukihime)我又联想到了“月姬R”的副标题“A piece of blue glass moon”。(直译过来可能有点难以理解,大概是“一轮湛蓝如镜之月”?)
此刻我脑袋中突然思绪万千,有一堆想谈的却不知从何说起,但由于本篇文章仅仅是个杂谈,因此我会按自己想说的一一道来。
首先,是关于“月姬”这个名字的讨论,“月姫”用日语罗马音标注出来为“tsukihime”,“tsuki”平假名写作“つき”,日语汉字写作“月”;而“hime”平假名写作“ひめ”,日语汉字写作“姫”(其最常见的意思为“公主”,如“姫様”——hime sama,公主殿下),所以我们常说的“月姬”在书写起来当为“月姫”。
在查过资料后呢,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姬”与“姫”在释义上的区别。
“姬”(jī):1.古代对妇女的美称。2.中国汉代宫中的女官。3.旧时称妾:~人。~妾。~侍。4.旧时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歌~。5.姓。
“姫”(zhěn):谨慎。
因此在释义上,该选用的字当为“姬”。而在日语环境下,我们查询词典会发现并不存在“姬”一字,但是却可以找到“姫”一字,释义为:1.女子の美称姑娘。2.貴人の娘姑娘,小姐,公主。3.小さくてかわいい小,可爱的'。
因为在书写上,我认为更倾向于“姫”一字。
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我们具体也不得而知,但我们能够知道的是,在日本曾发生过同中国一样的汉字改革,即现在所用的日本汉字为日本新字体,其中“姫”就是“姬”新字体。而在不少中国古籍文献当中,“姫”字也会作为“姬”释义出现,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当做是异体字来看待(我觉得就是古人在誊写时抄错了,传出了两个版本)
综上,如果我们对tsukihime进行中文汉化,我认为其念做yueji是行得通的,而书写上,如果我们写作“月姬”则可以认为是中文本土汉化名称,而对于“月姫”这一写法,我则将其认为是其日文原名。这便是本篇杂谈的第一部分,也是通过查找资料解决了困扰我许久的汉字写法问题。
然后,其实本来后面还写了一千多字关于月姬副标题的内容,但由于篇幅问题,和内容不完善的原因我决定下次再聊。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也欢迎大家来评论区讨论、斧正。


此刻我脑袋中突然思绪万千,有一堆想谈的却不知从何说起,但由于本篇文章仅仅是个杂谈,因此我会按自己想说的一一道来。
首先,是关于“月姬”这个名字的讨论,“月姫”用日语罗马音标注出来为“tsukihime”,“tsuki”平假名写作“つき”,日语汉字写作“月”;而“hime”平假名写作“ひめ”,日语汉字写作“姫”(其最常见的意思为“公主”,如“姫様”——hime sama,公主殿下),所以我们常说的“月姬”在书写起来当为“月姫”。
在查过资料后呢,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姬”与“姫”在释义上的区别。
“姬”(jī):1.古代对妇女的美称。2.中国汉代宫中的女官。3.旧时称妾:~人。~妾。~侍。4.旧时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歌~。5.姓。
“姫”(zhěn):谨慎。
因此在释义上,该选用的字当为“姬”。而在日语环境下,我们查询词典会发现并不存在“姬”一字,但是却可以找到“姫”一字,释义为:1.女子の美称姑娘。2.貴人の娘姑娘,小姐,公主。3.小さくてかわいい小,可爱的'。
因为在书写上,我认为更倾向于“姫”一字。
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我们具体也不得而知,但我们能够知道的是,在日本曾发生过同中国一样的汉字改革,即现在所用的日本汉字为日本新字体,其中“姫”就是“姬”新字体。而在不少中国古籍文献当中,“姫”字也会作为“姬”释义出现,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当做是异体字来看待(我觉得就是古人在誊写时抄错了,传出了两个版本)
综上,如果我们对tsukihime进行中文汉化,我认为其念做yueji是行得通的,而书写上,如果我们写作“月姬”则可以认为是中文本土汉化名称,而对于“月姫”这一写法,我则将其认为是其日文原名。这便是本篇杂谈的第一部分,也是通过查找资料解决了困扰我许久的汉字写法问题。
然后,其实本来后面还写了一千多字关于月姬副标题的内容,但由于篇幅问题,和内容不完善的原因我决定下次再聊。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也欢迎大家来评论区讨论、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