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收集
在众多动物实验流程中,样本收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其执行过程并无铁定的法则,仅有一些通用准则。依据实验需求进行操作是样本收集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之上,各类样本需遵循的通用准则如下:
1. 采集无污染样本时
① 手术工具需进行常规消毒处理。
② 在采集非表面样本时,需注意剥除皮肤,以防皮肤对样本造成污染。无需模仿临床样本采集流程,无需进行皮肤准备和表面消毒。
③ 在确定样本采集顺序时,需优先考虑胃肠样本的采集,以避免消化道食物对样本造成污染。
2. 采集生物活性样本时
① 实验动物处死后,其心脏功能仍能维持一段时间,应在此时间段内迅速完成样本采集。
② 样本采集后需立即进行后续处理,如冷冻保存、固定等。
3. 采集病理样本时
① 石蜡包埋样本需保持形态完整。
a. 在采集血管样本前,需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循环系统,以防止血栓堵塞血管。
b. 在向血管内灌注福尔马林等固定液时,需保持生理血管内压,以确保血管形态正常。组织固定容器应选择较大的,以避免组织相互挤压,固定液的量需为组织体积的10倍或更多。
c. 取出肺部后,需立即排除肺内气体,彻底置换肺内液体。
② 冰冻样本需迅速处理,并严格控制冷冻温度。
4. 采集血液样本时
① 需选择合适的采血方法(少量单次/多次采血 大量采血)。
② 需选择合适的采血管(不同实验需选择不同的抗凝剂/促凝剂)。
③ 需注意样品的保存时间和测试时间点(如血常规需即采即测/血气/血脂/......)。
常见动物采血方式的利弊
1. 穿透皮肤刺破血管的采血方式虽简便快捷,但无法确保采集到的是动脉血还是静脉血,且血液流出时易被皮肤、毛发等污染,导致样本不纯。此方式的采血部位包括大多数面部血管、隐动静脉、尾中动静脉、尾侧动静脉等。
2. 使血液自然流出的采血方式技术要求低,采血量大,但同样无法保证样本的纯净度。如摘眼球采血法。
3. 针吸采血方式可确保样本纯净,但技术要求较高。如在心脏、后腔静脉、腹主动脉、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等部位的采血。
4. 血管内置入导管的方式虽操作繁琐,但可确保样本质量。尤其在需要多个时间点采血时,其对样本的损伤极小。例如,代谢笼内由电脑控制的颈外静脉置管采血法。
5. 切断组织器官进行采血的方式,如断尾、断颈等,操作最为简便,但样本成分最为复杂,其中既包含动脉血和静脉血,还可能掺杂淋巴液或其他体液。
在众多动物实验流程中,样本收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其执行过程并无铁定的法则,仅有一些通用准则。依据实验需求进行操作是样本收集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之上,各类样本需遵循的通用准则如下:
1. 采集无污染样本时
① 手术工具需进行常规消毒处理。
② 在采集非表面样本时,需注意剥除皮肤,以防皮肤对样本造成污染。无需模仿临床样本采集流程,无需进行皮肤准备和表面消毒。
③ 在确定样本采集顺序时,需优先考虑胃肠样本的采集,以避免消化道食物对样本造成污染。
2. 采集生物活性样本时
① 实验动物处死后,其心脏功能仍能维持一段时间,应在此时间段内迅速完成样本采集。
② 样本采集后需立即进行后续处理,如冷冻保存、固定等。
3. 采集病理样本时
① 石蜡包埋样本需保持形态完整。
a. 在采集血管样本前,需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循环系统,以防止血栓堵塞血管。
b. 在向血管内灌注福尔马林等固定液时,需保持生理血管内压,以确保血管形态正常。组织固定容器应选择较大的,以避免组织相互挤压,固定液的量需为组织体积的10倍或更多。
c. 取出肺部后,需立即排除肺内气体,彻底置换肺内液体。
② 冰冻样本需迅速处理,并严格控制冷冻温度。
4. 采集血液样本时
① 需选择合适的采血方法(少量单次/多次采血 大量采血)。
② 需选择合适的采血管(不同实验需选择不同的抗凝剂/促凝剂)。
③ 需注意样品的保存时间和测试时间点(如血常规需即采即测/血气/血脂/......)。
常见动物采血方式的利弊
1. 穿透皮肤刺破血管的采血方式虽简便快捷,但无法确保采集到的是动脉血还是静脉血,且血液流出时易被皮肤、毛发等污染,导致样本不纯。此方式的采血部位包括大多数面部血管、隐动静脉、尾中动静脉、尾侧动静脉等。
2. 使血液自然流出的采血方式技术要求低,采血量大,但同样无法保证样本的纯净度。如摘眼球采血法。
3. 针吸采血方式可确保样本纯净,但技术要求较高。如在心脏、后腔静脉、腹主动脉、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等部位的采血。
4. 血管内置入导管的方式虽操作繁琐,但可确保样本质量。尤其在需要多个时间点采血时,其对样本的损伤极小。例如,代谢笼内由电脑控制的颈外静脉置管采血法。
5. 切断组织器官进行采血的方式,如断尾、断颈等,操作最为简便,但样本成分最为复杂,其中既包含动脉血和静脉血,还可能掺杂淋巴液或其他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