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靖江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作为业内人士,作者也首次公开了靖江市S1线(含延伸段)官方走向。本文选自《科学技术创新》2021.08版,著作权为原作者所有。注:由于版面限制对原文有删减,并进行了重新排版。网页链接
3.2 线网构架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方案应分类、分层进行研究。本次采取面点线要素层次分析法进行靖江市轨道交通线网构架方案研究。
3.3 线网方案研究
在形成线网备选方案前,首先需锚固S1线方案,在此基础上形成多个线网备选方案。靖江市已针对S1线方案进行专题研究,不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因此本研究中仅简要说明其推荐方案。
3.3.1 S1线方案
S1线是支撑靖江与江阴融合发展的快速轨道交通,同时也可实现靖江内部重点片区的快速联系,主要途径城北园区、老城区、靖江城际站、城市公共服务中心、西南片区中心和江阴主城区,线路全长约25.3km,其中靖江境内长约20km。S1线线路走向如图5所示。
图 5 S1 线线路走向示意图
3.3.2 远期备选方案一
该方案重点考虑构架靖江中心城区各片区中心互联的轨道交通线路,加强滨江新城轨道交通覆盖,引导滨江新城发展,规划线路3条(含S1线),线路总长61.3km,该方案主要特点为通过S1线、T1线和T1线支线实现靖江中心城区北部片区、东南片区和西南片区的直达快速联系。远期备选方案一如图6所示。
图 6 远期备选方案一示意图
3.4 备选方案客流测试及综合评价
3.4.1 备选方案客流测试
本研究中采用EMME软件中的公交分配模块对远期4个备选方案进行客流测试,汇总得到客流主要指标如表1所示。由表1可得,远期备选方案一客运量、旅客周转量最高、客流强度最大,客流效益最好,从客流角度分析,远期备选方案一最优。
3.4.2 备选方案综合评价
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从与城市协调发展、线网结构、运营效果、可实施性、社会效益等方面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评价结果,远期备选方案一的综合分值最高,能够与城市协调发展,线网结构、运营效果、社会效益较好。
因此,根据备选方案客流测试及综合评价结果,将远期备选方案一作为推荐方案。
3.5 远景线网方案
根据“强化中心、沿江聚集、北部统筹”的市域发展策略,在远期方案的基础上,考虑轨道交通延伸覆盖外围重点镇。考虑T1线延伸至西来镇;T1线支线延伸覆盖东兴镇和新桥重点镇。远景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由3条线路(含S1线)组成,线路总长85.7公里。远景规划方案如图10所示。
图 10 靖江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远景方案示意图
4 结论
靖江市发展轨道交通对于支撑城市空间结构、构建靖江市骨干公共交通系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江阴-靖江跨江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得出靖江市采用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满足中心城区至外围组团、中心城区内部的出行时间和功能结构目标。通过面点线层次分析得出靖江市线网构架主要体现“跨江融合”、“中心互联,锚固枢纽,对外放射”,并提出4个远期线网备选方案,经客流测试和综合评价,将方案一作为靖江市轨道交通远期线网推荐方案,该方案重点构架靖江中心城区各片区中心互联的轨道交通线路,加强滨江新城轨道交通覆盖,引导滨江新城发展。根据靖江市域发展策略,在远期方案的基础上,远景考虑线网延伸覆盖外围重点镇。







3.2 线网构架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方案应分类、分层进行研究。本次采取面点线要素层次分析法进行靖江市轨道交通线网构架方案研究。
3.3 线网方案研究
在形成线网备选方案前,首先需锚固S1线方案,在此基础上形成多个线网备选方案。靖江市已针对S1线方案进行专题研究,不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因此本研究中仅简要说明其推荐方案。
3.3.1 S1线方案
S1线是支撑靖江与江阴融合发展的快速轨道交通,同时也可实现靖江内部重点片区的快速联系,主要途径城北园区、老城区、靖江城际站、城市公共服务中心、西南片区中心和江阴主城区,线路全长约25.3km,其中靖江境内长约20km。S1线线路走向如图5所示。
图 5 S1 线线路走向示意图
3.3.2 远期备选方案一
该方案重点考虑构架靖江中心城区各片区中心互联的轨道交通线路,加强滨江新城轨道交通覆盖,引导滨江新城发展,规划线路3条(含S1线),线路总长61.3km,该方案主要特点为通过S1线、T1线和T1线支线实现靖江中心城区北部片区、东南片区和西南片区的直达快速联系。远期备选方案一如图6所示。
图 6 远期备选方案一示意图
3.4 备选方案客流测试及综合评价
3.4.1 备选方案客流测试
本研究中采用EMME软件中的公交分配模块对远期4个备选方案进行客流测试,汇总得到客流主要指标如表1所示。由表1可得,远期备选方案一客运量、旅客周转量最高、客流强度最大,客流效益最好,从客流角度分析,远期备选方案一最优。
3.4.2 备选方案综合评价
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从与城市协调发展、线网结构、运营效果、可实施性、社会效益等方面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评价结果,远期备选方案一的综合分值最高,能够与城市协调发展,线网结构、运营效果、社会效益较好。
因此,根据备选方案客流测试及综合评价结果,将远期备选方案一作为推荐方案。
3.5 远景线网方案
根据“强化中心、沿江聚集、北部统筹”的市域发展策略,在远期方案的基础上,考虑轨道交通延伸覆盖外围重点镇。考虑T1线延伸至西来镇;T1线支线延伸覆盖东兴镇和新桥重点镇。远景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由3条线路(含S1线)组成,线路总长85.7公里。远景规划方案如图10所示。
图 10 靖江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远景方案示意图
4 结论
靖江市发展轨道交通对于支撑城市空间结构、构建靖江市骨干公共交通系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江阴-靖江跨江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得出靖江市采用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满足中心城区至外围组团、中心城区内部的出行时间和功能结构目标。通过面点线层次分析得出靖江市线网构架主要体现“跨江融合”、“中心互联,锚固枢纽,对外放射”,并提出4个远期线网备选方案,经客流测试和综合评价,将方案一作为靖江市轨道交通远期线网推荐方案,该方案重点构架靖江中心城区各片区中心互联的轨道交通线路,加强滨江新城轨道交通覆盖,引导滨江新城发展。根据靖江市域发展策略,在远期方案的基础上,远景考虑线网延伸覆盖外围重点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