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刚和阿格莱雅建立约定。
出门就不小心破坏了约定。
-
阿格莱雅审问主角,一开始的判决是流放。
但得知遐蝶通知白厄来救场后,把流放改为死刑,用更极端的方式来确定主角立场,同时加深白厄遐蝶之间的关系。
-
从上帝视角,阿格莱雅从未想过杀死主角。
但吧友好像对这个事实,视而不见。
翻来覆去就是,白厄不来,主角就死了,阿格莱雅就是要杀了主角。
有没有一种可能,白厄不来,就不会有死刑这一说,死刑的建立条件就是阿格莱雅知道白厄会来阻止才提出的,如果白厄不来,她只会说流放。
-
从玩家视角。
阿格莱雅控制住主角,因为我们失约,要审问我们几个问题,再次确定我们的立场。
通过,失约之事,一笔勾销,圣城依旧以贵宾身份接待我们。
没通过,死!
这时候很多吧友又觉得自己罪不至死,憋屈,要和阿格莱雅爆了。
作为失约一方,先不说爆不爆这个问题。
起码听听对面问什么吧。
丹恒也说了,只需要如实回答就行,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事实上,只要你不选那些整活选项,阿格莱雅的问题基本就是送分题。
-
但吧友自己整活把自己玩进去了,完事这锅还是甩锅阿格莱雅身上,问就是她要杀我。
举个例子。
1+1=几,答错了,我就杀了你,吧友答3。
很难不让人笑出来。
当然,这不是问题的关键。
最关键的是阿格莱雅审问的目的,是确定我们的立场,胡乱的回答,意味她根本得不到任何有效信息,就算如此,最终在白厄来后,依旧选择了放任我们。
这代表什么,在依旧无法确定我们立场的前提下,阿格莱雅也不会伤害我们。
所以我不理解,如果只从主角视角出发,可能会让人反感她,因为她要杀我。
审问的时候我确实也有抵触心理,觉得死刑太过了,主角有些萎了。
完事,我还直接选了走人,触发结局。
看了后面阿格莱雅和缇宝的对话后,我瞬间理解她了,作为一名上帝视角的观众,我又喜欢上她了。
特别是后面元老院出来,阿格莱雅表示她会让这里不属于众神也不属于元老院。
阿格莱雅可以说是我3.0最喜欢的角色,比起遐蝶和白厄的莫名其妙的信任,反而阿格莱雅刻画更好。
出门就不小心破坏了约定。
-
阿格莱雅审问主角,一开始的判决是流放。
但得知遐蝶通知白厄来救场后,把流放改为死刑,用更极端的方式来确定主角立场,同时加深白厄遐蝶之间的关系。
-
从上帝视角,阿格莱雅从未想过杀死主角。
但吧友好像对这个事实,视而不见。
翻来覆去就是,白厄不来,主角就死了,阿格莱雅就是要杀了主角。
有没有一种可能,白厄不来,就不会有死刑这一说,死刑的建立条件就是阿格莱雅知道白厄会来阻止才提出的,如果白厄不来,她只会说流放。
-
从玩家视角。
阿格莱雅控制住主角,因为我们失约,要审问我们几个问题,再次确定我们的立场。
通过,失约之事,一笔勾销,圣城依旧以贵宾身份接待我们。
没通过,死!
这时候很多吧友又觉得自己罪不至死,憋屈,要和阿格莱雅爆了。
作为失约一方,先不说爆不爆这个问题。
起码听听对面问什么吧。
丹恒也说了,只需要如实回答就行,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事实上,只要你不选那些整活选项,阿格莱雅的问题基本就是送分题。
-
但吧友自己整活把自己玩进去了,完事这锅还是甩锅阿格莱雅身上,问就是她要杀我。
举个例子。
1+1=几,答错了,我就杀了你,吧友答3。
很难不让人笑出来。
当然,这不是问题的关键。
最关键的是阿格莱雅审问的目的,是确定我们的立场,胡乱的回答,意味她根本得不到任何有效信息,就算如此,最终在白厄来后,依旧选择了放任我们。
这代表什么,在依旧无法确定我们立场的前提下,阿格莱雅也不会伤害我们。
所以我不理解,如果只从主角视角出发,可能会让人反感她,因为她要杀我。
审问的时候我确实也有抵触心理,觉得死刑太过了,主角有些萎了。
完事,我还直接选了走人,触发结局。
看了后面阿格莱雅和缇宝的对话后,我瞬间理解她了,作为一名上帝视角的观众,我又喜欢上她了。
特别是后面元老院出来,阿格莱雅表示她会让这里不属于众神也不属于元老院。
阿格莱雅可以说是我3.0最喜欢的角色,比起遐蝶和白厄的莫名其妙的信任,反而阿格莱雅刻画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