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吧 关注:2,043贴子:6,042
  • 1回复贴,共1

关于各个时间段的余味幻觉以及余味是否死亡的解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最近几天看完了这本书, 感到很意难平,我知道作者希望余味死,我也知道很多人说后面无人区见到茶小清甚至见到可可后都是幻觉,我不太认可这种看法,我也不认为余味一定死了,书里写了什么就是什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不然下本书作者又把余味复活了作为客串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我们又相信余味没死,什么都听作者的,那读者为什么自己读书来感受,直接作者灌输大道理不就好了吗?作者显然没有设计好合理的和充足的情节来让余味在无人区死掉。
下面我详细说说我的理由。
**从可可离开的逃亡过程是不是幻觉**
可可很容易就醉了,但是之前提到她酒量很好,似乎不合理。可可是很有心机的和理性的,尽管她爱余味,但是上一次进无人区她差点死了,整个团队也差点全死了,她或许也希望能去探索无人区,但是她也希望不要去,潜意识就希望自己醉掉,余味提前出发,所以这是一种装醉的解释,这也不是不爱,人有不同的想法也很正常;另外比如熬夜、来大姨妈之类的身体精神状况不好,而且喝的白酒,喝点就比平时容易醉也正常。
我觉得逃亡过程肯定不是幻觉,下面是理由
解释1:如果这是幻觉的话,连着后面幻觉了十几章、二十多章也太离谱了,倒不如说整本书都是幻觉,像《哆啦A梦》的梦结局,我想绝大部分读者都不能接受。
解释2:距离原因。从厦门到羌塘无人区也太远了,直线距离就有两千多公里,如果逃亡都是幻觉,一个时时刻刻存在重度幻觉的人,怎么可能跑到那里去,不如说连自己省能不能出去都不好说,主角第一次组车队去无人区之前都花了挺久了,高海拔、极寒、开车路况不好,甚至健康的武小海都扛不住,重度抑郁不锻炼、精神恍惚、全程幻觉的余味有可能跑到无人区吗? 甚至还要云南的一些山路接近悬崖极其难开,一个充满幻觉的人咋可能不遇到各种麻烦事呢,这些在书里完全没有提及, 幻觉论合理吗?
解释3:新闻证明。逃亡路上有武汉出现非典的新闻(对应现实世界是19年12月底)、进如无人区前看到新闻武汉封城消息(现实世界是1月23号开始,持续了76天,到4月8号),也就是逃亡至少持续了大半个月的的时间,加上路上休息躲避追捕,这个时间和书里面的时间是吻合的,如果是幻想,会这么有逻辑?一直到余味踏足无人区,看到武汉和周边城市还封着的新闻,这挺合理的呀。作者明显是把真实时间、真实地点和这种社会大事写进去了。
**为什么不记得金灿吸烟**
解释1:抑郁情绪导致了记忆力变差,书中其实有提到过余味感觉抑郁后自己记性变差了(确诊抑郁之后),而且逃亡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余味的紧张、焦躁、不安,没意识到或者没想起来金灿有吸烟的习惯,也很正常吧。
解释2:另外能说明的一件事,余味借司机手机发抖音私信给可可, 但是暴露自己说自己是董白,相信可可及其助理能明白他们的暗号,但是实际上可可的直播早就暴露这点,在抑郁症和压力作用下,余味的逻辑和记忆早就没那么清楚了,这同时也说明如果后面逃亡都是幻想,根本不可能发生那么多很有逻辑调理、说得过去的事情,余味的心理状态已经不支持他编出一个很合理的幻想了
**在靠近无人区的小县城,遇到茶小清是不是幻觉**
我认为不是幻觉
解释1:可可是肯定能收到余味的抖音私信消息的,当然有可能不会打开,也可能是专门的助理来运营
解释:可可大概率知道余味目前的事情,比如逃亡、沿着无人区的路线逃亡,比如金灿受伤进医院了,毕竟他和金灿、唐宁都是朋友,被茶小清投资,而且通缉令公开的,涉及到可可和茶小清、余味、叶芷共同的公司
解释:可可会关注余味的消息,余味失踪半个多月了,很可能也会告诉助理之类的人关注,有这种私信,加上描述的地方和金灿受伤的地方相近,或者IP地址相近,可可相信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解释4:可可没有自己来,告诉茶小清来,似乎也正常,毕竟可可知道余味真正爱的人是茶小清,而且茶小清更有能量来劝余味不去无人区或者提供强力支持(比如一个准备充分的车队),可可也可能因为自己装醉而感到愧疚
解释5:为什么这么梦幻,感觉就像是幻想,我觉得全书读下来,这种余味和茶小清的偶遇实在是太多了,经常发生矛盾或者误解或者困难之后偶遇,这是这本书的一贯现象
解释6:也可能茶小清通过其他渠道知道了余味的位置,毕竟金灿受伤的地方她肯定知道,附近都去找一下,又有钱又有关系的小清知道余味的位置也正常吧,
解释7:如果这一段之后是幻想,既不符合作者说死在无人区的要求,也不太符合逻辑,余味基本没有钱和物资了,甚至连买糖葫芦的钱都没有,死在街头不会没人管的,也不可能幻觉被狼撕咬;之后更不可能幻觉到真实新闻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1-15 17:46回复
    **茶小清为什么让余味去无人区**
    茶小清说魏叔被双规,茶果峰已经表达了不反对余味和茶小清的关系,和同性恋的常知乐的联姻也可以取消了,他和茶小清之间没有什么阻碍了,看似余味没有任何去无人区的理由了
    解释1:茶小清心里过意不去,举报亲生父亲,而且亲生父亲对自己很好,她很难安心地接受余味,享受爱情
    解释2:她知道余味的心结,希望他能解开心结,理解尊重,茶小清一直都是这个风格
    解释3:她为余味做了很多准备,为余味做了应急规划,比如车队、甚至飞机的救援,我瞎猜的
    **余味在小县城和茶小清的三天都干了什么?有没有孩子**
    我觉得可能是有要孩子的,之前魏叔把茶小清叫到福州之前,不是要了吗?甚至那个时候可能就有孩子了;现在类似的情景,留个孩子也比较正常吧
    但是毕竟没有明写,而且余味抑郁了,所以没做也是正常的,都有可能。有
    没有孩子就看作者怎么说吧,感觉都算合理。余味和茶小清都是清楚叶芷和米高的事情,这都是作者用过的套路了,以后哪部作品叶小清带着孩子客串也算正常
    **最后在无人区看到了茶小清是不是幻觉?**
    我觉得很可能不是幻觉
    解释1:如果前面的逃亡经历和茶小清来小县城找余味是真的,前面部分真实的理由上面已经列出来了,那这一段很可能是真的。茶小清采购了物资,不一定会让余味送死,她的爱也很深沉,甚至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解释2:作者说余味死在无人区了,因为他像表达“这世界上没有最爱你的人,只有你才最爱你自己”的想法,这只是作者的一个执念,也可能很多幻觉解析出来后,作者觉得可以深化主题,有种强烈的宿命感和冲击力。实际上文章根本没写这是他的幻想,作者直接把余味定性死了是不合理的,如果作者真的写余味万念俱灰、或者狼群追赶,死掉才是合理的。
    解释3:红衣服和高台,之前茶小清确实没穿过红衣服,至少没写出来,但是也没写她讨厌红衣服啊,白衣服可能是茶穿的最多的,但是靠这个证实幻想太无力了
    解释4:高台,最后一个乘客的描写,拜托,这明明是个比喻好吧,不是写实的,是抒发情感的一种场景的手法
    解释5:余味刚在无人区边缘,先摔坏了卫星电话不留退路,然后趁着手机还有信号看了武汉封城的新闻(现实世界是1月23号开始,持续了76天,到4月8号,那时候可是经常有武汉的新闻的),显然这一段是清醒的,且无人区边缘也几乎不会有狼,就算有狼,难道余味就直接陷入幻想,让狼去撕咬他吗?茶小清在穿越无人区的开始阶段突然出现,这很符合茶小清那不告别、深处莫测的形象,无论是拉萨还是在加油站、医院、公园、游艇的那么多次相遇,这种偶遇本来就是余味见到茶小清的正常情节,从始至终一直都这么戏剧化,如果都按真实世界的概率写,男主和各个女主根本不会有那么多的偶遇和误会、危机。他们的爱情也终于有了结果。
    **作者说余味死了?到底死没死?**
    我认为作者是倾向于写死余味,因为这样强化了一种宿命般的悲剧感,给读者的冲击力更大,更耐人询问
    作者微博解释,这世界上没有最爱你的人,最爱你的人应该是你自己,余味太不自爱了,所以他死在了无人区,可以看出余味没有客观上非死不可的理由,只是作者的偏好和执念
    作者可以理解,但是他没有给余味充足合理的情节让余味死亡,上面我提到的那么多例子都可以证明,所以读者也完全解读这是一个开放性结局甚至幸福结局,余味并没有死,他和茶小清终于在一起了,让余味死只是作者的执念吧,为了传达某种道理和深刻的立意
    所以不用伤心,根据书的内容,余味大概真的没死,他和茶小清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1-15 17: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