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封剧情结束以后,网上清一色的好评。我个人感觉不太理解,类似的故事如果写成卡通片,放在少儿频道观感可能好些。他的故事底色是创造一个恶的代表,找到他,除掉他,一切就能迎来转机,上位者就能醒悟,这么写主角整得跟路飞似的。卡通片可以省略很多细节,这游戏文本那么多,越读,越不对劲。
开封的剧情里,主要矛盾在于百姓生活困苦不堪,而大宋朝廷却一门心思屯钱、屯粮,还大兴土木建造军舰,意图南征。故事最后将落脚点放在先让百姓安居乐业上,这一点无可厚非。可问题在于主角身为一个江湖游侠,其所作所为实在令人费解。他闯军械库、参与荣鸢计划去炸军舰、闯进粮库底层放火,还杀进水帮总部,与跟朝廷不对付的前首领搅和在一起。最终的结果是,南征所需的钱、粮、人员以及军舰全都没了。要是只有一件事与主角有关,还能说是巧合,可次次都有他的身影,这就难免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敌国派来的卧底了。特别是在容鸢任务中,以主角的身份,怎么就坐到多国大使之间,一边喝酒,一边听他们的计划呢?再者,经历清河一系列残章任务,了解到义士们的牺牲后,每次操纵主角要杀大宋官兵,心里就很矛盾,忍不住会想,这些人不也是同胞,也是抗辽主力?
再讲回主线剧情。且抛开三位大佬陪着江湖小虾米玩“过家家”这种为营造戏剧冲突而设的安排不谈。单说最后一段情节,这里面的史大人是什么身份?他是赵光义的“白手套”,盈盈,她是南唐的前财阀,也是将南唐钱财引入的关键人物。在这样的背景下,主角却冲进熔炉去救盈盈,还杀了史大人,这一行为恐怕都能判他个勾结他国卧底颠覆政权罪了。
即便赵匡胤或许早就有取消南征的想法,但也绝轮不到一个江湖游侠来公然击杀朝廷命官以示反抗。这件事的性质极其严重,不是用百姓疾苦、史大人作恶多端就能轻易改变的。更不用说主角后来还提剑指向赵光义,这种行为更是严重僭越 。
总而言之,苍生无言,侠为其声这句话把主旨突然拉得特别高,我听了也挺感动的。但是,这个剧情的表现形式也太儿戏了,想表达国家利益和个人牺牲的选择有很多种形式,但不是现在这样。武侠小说最好还是少涉及政治军事,不是什么人都有能力平衡好轻重。

开封的剧情里,主要矛盾在于百姓生活困苦不堪,而大宋朝廷却一门心思屯钱、屯粮,还大兴土木建造军舰,意图南征。故事最后将落脚点放在先让百姓安居乐业上,这一点无可厚非。可问题在于主角身为一个江湖游侠,其所作所为实在令人费解。他闯军械库、参与荣鸢计划去炸军舰、闯进粮库底层放火,还杀进水帮总部,与跟朝廷不对付的前首领搅和在一起。最终的结果是,南征所需的钱、粮、人员以及军舰全都没了。要是只有一件事与主角有关,还能说是巧合,可次次都有他的身影,这就难免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敌国派来的卧底了。特别是在容鸢任务中,以主角的身份,怎么就坐到多国大使之间,一边喝酒,一边听他们的计划呢?再者,经历清河一系列残章任务,了解到义士们的牺牲后,每次操纵主角要杀大宋官兵,心里就很矛盾,忍不住会想,这些人不也是同胞,也是抗辽主力?
再讲回主线剧情。且抛开三位大佬陪着江湖小虾米玩“过家家”这种为营造戏剧冲突而设的安排不谈。单说最后一段情节,这里面的史大人是什么身份?他是赵光义的“白手套”,盈盈,她是南唐的前财阀,也是将南唐钱财引入的关键人物。在这样的背景下,主角却冲进熔炉去救盈盈,还杀了史大人,这一行为恐怕都能判他个勾结他国卧底颠覆政权罪了。
即便赵匡胤或许早就有取消南征的想法,但也绝轮不到一个江湖游侠来公然击杀朝廷命官以示反抗。这件事的性质极其严重,不是用百姓疾苦、史大人作恶多端就能轻易改变的。更不用说主角后来还提剑指向赵光义,这种行为更是严重僭越 。
总而言之,苍生无言,侠为其声这句话把主旨突然拉得特别高,我听了也挺感动的。但是,这个剧情的表现形式也太儿戏了,想表达国家利益和个人牺牲的选择有很多种形式,但不是现在这样。武侠小说最好还是少涉及政治军事,不是什么人都有能力平衡好轻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