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141,373贴子:74,793,282

来谈谈渤海小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先他在微信公众号写文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应该是20年的时候),从春秋开始看的,对于一个不喜欢看史书原文的历史爱好者来说,确实有很强的科普性和吸引力。
但是到后面这个人有点太自大了,放飞自我。主要觉得有两大槽点。
1.为了讲故事夹带私货太严重,改编历史,三国的时候吹关羽也就算了,毕竟是正面人物。然后到了南北朝,他的文叫封建脉络百战,但是南北朝历史比较散,多条支线,缺乏一条大主线,不好梳理脉络。于是为了讲好故事,把尔朱荣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给疯狂洗白,神化,毕竟后面的高欢 宇文泰 侯景这三个关键性人物都和他有很深的关系,所以尔朱荣必须得是教父这种级别的人物才能符合故事逻辑。所以为了讲好故事,开始歪曲历史事实,颠倒黑白了属于是。
2.喜欢讲很多大道理,与儒释道文化相结合,强调做人的道义和德行。但是看他的视频,实则自己就是个轻浮无状的小人,上一句话在讲仁义礼智信,下一句话就开始讲屎尿屁,0帧起手,堪称一绝。虽然说线上攻击一个人的人品难免有失偏颇,但是架不住这人喜欢用一副贱兮兮的姿态说出一大堆经典教义,然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接受粉丝膜拜。只有用魔法打败魔法。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1-09 10:44回复
    这年月,写史的不少,能把史写得如嚼蜡般枯燥的更多。偏这厮跳了出来,说书似的讲古,竟也网罗了一批拥趸。初时瞧着还像模像样,从那《春秋》的陈谷子烂芝麻说起,倒也算得上是稗官野史里的清流,能引得几个不爱啃古文的闲人驻足。
    可这光景不长,此人笔锋一转,便显了那猢狲屁股的本色,越发张狂,竟自以为能替古人立言,握着一支秃笔,就敢在青史上涂涂抹改。此等行径,无异于沐猴而冠,徒惹人笑罢了。
    其一,为了一己之私,竟敢篡改史实,真真是胆大包天。那《三国》里的关羽,原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到了他的笔下,便成了神佛一般,只差三炷高香供起来了。待到南北朝,历史愈发芜杂,好似一团乱麻,他倒好,寻不着线头,便胡乱扯出一根,硬说这就是纲,这便是领。那尔朱荣,本是腥风血雨里杀出来的,几时倒成了圣人?竟被他吹捧成什么“教父”,还教化出高欢、宇文泰、侯景这等人物来,岂非滑天下之大稽?他这哪里是说书,分明是做戏,把一众看官当猴儿耍呢!此等颠倒黑白,混淆视听之举,实乃“十年砍柴”之功,一朝丧尽,叫人扼腕!真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所言:“夫矢来有乡,则积铁以备一乡;矢来无乡,则为铁室以尽备之。”此人为了圆其说,不惜“为铁室以尽备之”,却不知已是漏洞百出,贻笑大方。
    其二,满口仁义道德,一张嘴却尽是污言秽语,当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时而引经据典,仿佛圣贤再世;时而粗鄙不堪,又似市井泼皮。前脚才“温良恭俭让”,后脚便“屎尿屁”齐飞,当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令人作呕。他自诩洞明世事,深谙人情,却不知自己已是“跳梁小丑”,还沾沾自喜,接受众人顶礼膜拜。这般行径,与那《庄子·逍遥游》中“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的境界相去甚远,反倒是像极了《庄子·胠箧》里说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他这般“圣人”模样,教化出的,怕不是“大盗”?此人以“魔法”自诩,殊不知,自己才是那最大的“魔法”,正所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可笑,可叹!
    观其人,观其文,不禁想起《论语·阳货》中那句:“乡愿,德之贼也。”此人恰是那“乡愿”的模样,披着道德的外衣,行着沽名钓誉之实。只是不知,这出闹剧,还能唱到几时?倘若看官们都能擦亮眼睛,辨明是非,这跳梁小丑,终究也只能是自取其辱罢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1-09 12:12
    收起回复
      2025-08-29 15:45: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篡改史书:扒皮渤海小吏给尔朱荣战绩注水/战绩造假/...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1-09 13:21
      收起回复
        有才归有才,有时候太功利心也不好,就古代编史的大多都是闲差,功利心太强容易出现偏激的东西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1-09 20:26
        收起回复
          看过一期,踩符坚谢安、捧桓温,非得与众不同就知道什么成分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1-09 21:25
          收起回复
            图片里这段评论我觉得挺贴切的,渤圣强行给历史上逻辑,好多关键处的推演都是靠所谓的人性来推测的,特别不靠谱。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1-09 22:08
            收起回复
              有一说一,说东汉的时候“张掖都尉史苞”说了两三遍没笑场还是值得肯定的。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1-10 07:13
              回复
                现在都讲西游记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1-10 07:16
                回复
                  2025-08-29 15:39: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之前讲关羽的时候就发现了,关羽在他嘴里就是圣人,打输了丢了荆州这个主帅就和白莲花一样也是一点责任不沾,后面关羽粉那句典型的魏吴全明星击败关羽就是从渤圣这里来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1-10 07:26
                  收起回复
                    贵人……算法……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5-01-10 07:58
                    回复
                      这人听个乐子就行了,你要是拿他的言论当回事那你就是乐子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1-10 08:12
                      回复
                        历史区夹带私货很正常,史家老祖宗司马迁都在史记夹带私货,看科普视频得批判的看,不能全信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1-10 08:57
                        收起回复
                          从长平之战开始来回说车轱辘话开始就知道是个什么玩意儿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1-10 08:59
                          回复
                            别太较真了,他的内容听起来不枯燥,能吸引部分群众愿意了解一些历史就行了,也没指望他遍史啊。单口相声听听没毛病。那不成你要把说书的拉出来批判人家叙事不实吗?他自己也没标榜自己是权威吧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1-10 09: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