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崔克emonda,真正一即是全,顺便聊铝碳区别,不服来辩!
最近铝架骑腻了,正好冬天架子都便宜,便宜收了个emonda SL 次旗舰架子。
到手改装之后,已经从爬坡车华丽转身成一即是全的超全能车架。 装了休息把,可以通勤tt,装了后货架,通勤可以带笔记本,午餐,其他杂物。装了da功率计可以训练。
后货架的安装比较巧妙,并没有碰到碳架,而且货架是快拆的,想要知道如何实现,可以私我,私下贴贴后可以交流。感觉通勤就很方便,周末又可以拆了,马上去tt,去挑战环法,上的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还能进卧室。
我骑铝架骑了1万多公里,emonda也骑了几百km,现在升级到碳架可以谈谈感受。
首先先不说结论,和概括性感受,不然你就不愿意继续看了。
其次,分以下几个方面说一下,
1。刚性提升,2。极速提升,3。舒适性区别
碳架的刚性我觉得跟铝架区别就体现在两个地方,一个是五通,一个是纵向车身。大力踩踏,铝架的五通会通过曲柄传递一种形变,可能这就是说的软。而且在最大发力处,会有那种很低沉的震动,我用的da中轴,所以只能是形变导致。崔克碳架,五通一脚下去,就是结结实实的一脚,确实碳架的五通强度很大,无法通过曲柄感受到显然的形变带来的那种感受。碳emonda在突然发力的时候,确实响应比铝架快 起码脚感是如此的。爬坡可以突然发力,拉爆队友。拉爆自己。
碳架沿着车头到车尾的直线方向刚性很强,发力的时候,或者摇车,铝架会出现自车身像一张弓一样的颤动,或者扭动,非常明显。铝架激烈驾驶时,可以感受到从手部开始晃动,逐渐向车身传导,从五通开始向全车传导。而碳架则不会有明显颤动。
额外说一下,崔克次顶级确实不错,而且车架全身碳都比较厚实,用料实足,就是沉,哈哈,中轴里面看了一下也有褶皱,不过都是2,3年前的车了,那时候很少有那种无褶皱工艺,所以无所谓,崔克车架精度一直不错,即使是铝架入门,各处精度都控制的很好。
2。极速提升
用tt姿势,32C外胎,50框高轮组,在350到380瓦下,铝架能骑到40出头,碳架可以到43到44,有最多10%的提升吧,还算很明显的巨大提升了。但这也就是高功率,高速下的提升。35的低速下基本没啥区别,只是因为五通刚性好,骑着舒服。感觉省点力气。
3。舒适性方面
铝架吊打碳架, 铝架与生俱来的弹性,那种金属形变,会吸收过滤很多震动,而且是各个方向的。尤其再搭配上32C外胎,60psi,简直沙发。
碳架并么有网传说的什么虑振,碳的基础属性决定了,在柔韧性上只能被铝吊打。不存在碳架什么滤振。纯扯淡。除非有马东,domane断开结构,闪电鲁贝那种减震结构。靠碳的俩大结实三角,根本无法过滤。不过现在都在向宽胎过度,甚至无沟,胎压到50psi了,而轮胎滤振效果吊打一切。所以也就无所谓了。整体来说,碳还是明显比铝架颠的。尤其打气很足的时候。纯虐自己前列腺。
最后,总结三个方面。
1。升级时机和升级磨合方面
冬天升级确实是个还可以的时候,因为不光是价格便宜,而且升级后,你还可以跟新车磨合磨合,多坐几次调整。有时间骑进行更多的调整。调教好,夏天就可以拉爆小伙伴了。参加参加娱乐比赛啥的。
2。铝换碳的总结,以及一点选购建议
碳纤维确实在刚性上表现很突出,这是其他金属材料在同等重量下难以企及的。但抛开材料的属性,我觉得其实车架的制作工艺和精度控制问题对车子性能,骑行成绩更重要。
碳架先天刚性 导致很颠,对于两个三角形的刚性结构,碳架几乎不存在滤振效果。所以建议对有激烈驾驶对舒适性要求的人,需要更多的考虑那种带减震结构的车架,比如马东,seka暴风之眼,梅花新气动车,永久的新车之类的,嘿嘿。
3。改装适应,以及主题升华
自行车是生产力工具,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小车车进行针对性的改装,正视自己的需求,直面生活的需求。一辆经历漫漫改装后,蕴含巧思的小车车,才是你自己的一即是全的代表作,是乾坤之作,是属于你自己的车,是值得称赞的作品。
最后的最后,建议大家都从铝架开始入门 ,骑个上万公里,再升级,这样才能收货更大的升级体验和乐趣。没骑过铝架的,直接骑高端的,建议回去连续骑个几千公里,再换回碳架。



最近铝架骑腻了,正好冬天架子都便宜,便宜收了个emonda SL 次旗舰架子。
到手改装之后,已经从爬坡车华丽转身成一即是全的超全能车架。 装了休息把,可以通勤tt,装了后货架,通勤可以带笔记本,午餐,其他杂物。装了da功率计可以训练。
后货架的安装比较巧妙,并没有碰到碳架,而且货架是快拆的,想要知道如何实现,可以私我,私下贴贴后可以交流。感觉通勤就很方便,周末又可以拆了,马上去tt,去挑战环法,上的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还能进卧室。
我骑铝架骑了1万多公里,emonda也骑了几百km,现在升级到碳架可以谈谈感受。
首先先不说结论,和概括性感受,不然你就不愿意继续看了。
其次,分以下几个方面说一下,
1。刚性提升,2。极速提升,3。舒适性区别
碳架的刚性我觉得跟铝架区别就体现在两个地方,一个是五通,一个是纵向车身。大力踩踏,铝架的五通会通过曲柄传递一种形变,可能这就是说的软。而且在最大发力处,会有那种很低沉的震动,我用的da中轴,所以只能是形变导致。崔克碳架,五通一脚下去,就是结结实实的一脚,确实碳架的五通强度很大,无法通过曲柄感受到显然的形变带来的那种感受。碳emonda在突然发力的时候,确实响应比铝架快 起码脚感是如此的。爬坡可以突然发力,拉爆队友。拉爆自己。
碳架沿着车头到车尾的直线方向刚性很强,发力的时候,或者摇车,铝架会出现自车身像一张弓一样的颤动,或者扭动,非常明显。铝架激烈驾驶时,可以感受到从手部开始晃动,逐渐向车身传导,从五通开始向全车传导。而碳架则不会有明显颤动。
额外说一下,崔克次顶级确实不错,而且车架全身碳都比较厚实,用料实足,就是沉,哈哈,中轴里面看了一下也有褶皱,不过都是2,3年前的车了,那时候很少有那种无褶皱工艺,所以无所谓,崔克车架精度一直不错,即使是铝架入门,各处精度都控制的很好。
2。极速提升
用tt姿势,32C外胎,50框高轮组,在350到380瓦下,铝架能骑到40出头,碳架可以到43到44,有最多10%的提升吧,还算很明显的巨大提升了。但这也就是高功率,高速下的提升。35的低速下基本没啥区别,只是因为五通刚性好,骑着舒服。感觉省点力气。
3。舒适性方面
铝架吊打碳架, 铝架与生俱来的弹性,那种金属形变,会吸收过滤很多震动,而且是各个方向的。尤其再搭配上32C外胎,60psi,简直沙发。
碳架并么有网传说的什么虑振,碳的基础属性决定了,在柔韧性上只能被铝吊打。不存在碳架什么滤振。纯扯淡。除非有马东,domane断开结构,闪电鲁贝那种减震结构。靠碳的俩大结实三角,根本无法过滤。不过现在都在向宽胎过度,甚至无沟,胎压到50psi了,而轮胎滤振效果吊打一切。所以也就无所谓了。整体来说,碳还是明显比铝架颠的。尤其打气很足的时候。纯虐自己前列腺。
最后,总结三个方面。
1。升级时机和升级磨合方面
冬天升级确实是个还可以的时候,因为不光是价格便宜,而且升级后,你还可以跟新车磨合磨合,多坐几次调整。有时间骑进行更多的调整。调教好,夏天就可以拉爆小伙伴了。参加参加娱乐比赛啥的。
2。铝换碳的总结,以及一点选购建议
碳纤维确实在刚性上表现很突出,这是其他金属材料在同等重量下难以企及的。但抛开材料的属性,我觉得其实车架的制作工艺和精度控制问题对车子性能,骑行成绩更重要。
碳架先天刚性 导致很颠,对于两个三角形的刚性结构,碳架几乎不存在滤振效果。所以建议对有激烈驾驶对舒适性要求的人,需要更多的考虑那种带减震结构的车架,比如马东,seka暴风之眼,梅花新气动车,永久的新车之类的,嘿嘿。
3。改装适应,以及主题升华
自行车是生产力工具,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小车车进行针对性的改装,正视自己的需求,直面生活的需求。一辆经历漫漫改装后,蕴含巧思的小车车,才是你自己的一即是全的代表作,是乾坤之作,是属于你自己的车,是值得称赞的作品。
最后的最后,建议大家都从铝架开始入门 ,骑个上万公里,再升级,这样才能收货更大的升级体验和乐趣。没骑过铝架的,直接骑高端的,建议回去连续骑个几千公里,再换回碳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