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笔者搜查了一部分资料后,认为上述划法应该有以下来源:
其中有民国时期的各类分省方案(我找寻到的大部分素材跟频道老哥是一样的):
民国时,为了实现孙先生早期的政治理想,不断有学者、官员提出方案,把省区划小,“众建诸侯而寡其力”防止军阀坐大,实行省县两级自治,以兴民权。
图中从上到下依次为
1931年张我华(曾任民国政府代理内政部部长)方案,以民国初年的道为基础,1—3个道拼一个省。大致上,大省30多县,小省20县上下
1940年胡焕庸(著名地理学家)方案,大致上较大的省两三分,再进行一定的损益,切糕较复杂,未变动
1941年黄国璋(著名地理学家)方案
1946年张其昀(著名历史学家、地理学家)方案,基本上就是规模中上的省份两分,省名也取的非常简单明了
1948傅角今(著名地理学家、民国内政部方舆司司长)方案,受黄国璋方案影响较大,国府退台前的最后一个方案,出炉时,华北东北已经大部解放了
国府退台后的方案,准备反攻对岸成功后用的,但也只是空中楼阁
民国初年的道区划分
经过比对后,笔者认为傅角今先生的方案是最为切合的,当然这并不是纯粹简单的复制粘贴。龙云的“大塞里斯地图”GUI,共包含有14个特别市+2个地方+3(4)个特别行政区+41个省,接下来让我们来逐个省份进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