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看到群友发他家新品,抖音可以叠券还挺便宜的,便宜了四十多块钱下单了299版本,结果去详情页仔细看了一下彻底无语了。


从配置图来看,299和399版本根本就不算所谓的新品,最多就是去掉旋钮的旧版f75,没有快拆、结构也是老结构(还是那个大硅胶垫结构),那么以旧版f75的声音手感表现来说是相当相当拉胯的,当然你觉得叠券250元左右挺便宜的想买一个玩玩也没问题。
只有最贵的499元奥戳版本才是类似gt80的新结构、有快拆的真新品,gt80的内胆表现对比旋钮版f75是有较大进步的,这也是我对新品75有些感兴趣的原因。
这个行为怎么说呢,商家怎么宣传、定义新品与我们无关,应该也不算违法违规,但是按照大众认知一把键盘的不同版本最多就是轴体键帽电池容量定位板之类的配置区别,像这种从结构上就不一样的产品含糊其辞的放在一起宣传似乎有些不妥。
而这种事偏偏他家还不是第一回第二回干了。
他家的初代产品f75宣发时,宣传299起,实际299元只有一个版本且数量极少,只在首发和第一次补货时上架了最多最多100把,实际产品价格是399元。

到了第二代产品gt80,又是宣传499起,499元的180目版本首发数量极少,且至今未补货,在部分平台甚至已经取消了这个sku,实际产品价格是599/699,更别提gt80首发前三分钟销量二三百,第四分钟开始飙升至1000+的情况了。

我的以上观点只针对这个品牌的一些营销策略,不涉及具体产品优劣。


从配置图来看,299和399版本根本就不算所谓的新品,最多就是去掉旋钮的旧版f75,没有快拆、结构也是老结构(还是那个大硅胶垫结构),那么以旧版f75的声音手感表现来说是相当相当拉胯的,当然你觉得叠券250元左右挺便宜的想买一个玩玩也没问题。
只有最贵的499元奥戳版本才是类似gt80的新结构、有快拆的真新品,gt80的内胆表现对比旋钮版f75是有较大进步的,这也是我对新品75有些感兴趣的原因。
这个行为怎么说呢,商家怎么宣传、定义新品与我们无关,应该也不算违法违规,但是按照大众认知一把键盘的不同版本最多就是轴体键帽电池容量定位板之类的配置区别,像这种从结构上就不一样的产品含糊其辞的放在一起宣传似乎有些不妥。
而这种事偏偏他家还不是第一回第二回干了。
他家的初代产品f75宣发时,宣传299起,实际299元只有一个版本且数量极少,只在首发和第一次补货时上架了最多最多100把,实际产品价格是399元。

到了第二代产品gt80,又是宣传499起,499元的180目版本首发数量极少,且至今未补货,在部分平台甚至已经取消了这个sku,实际产品价格是599/699,更别提gt80首发前三分钟销量二三百,第四分钟开始飙升至1000+的情况了。

我的以上观点只针对这个品牌的一些营销策略,不涉及具体产品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