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剑侠传吧 关注:8,622贴子:153,855

浅谈蜀山各版本的文字内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蜀山剑侠传版本众多,即便是民国时期也有百城版、文嵐簃版、励力版、两利版、正气版;励力版之内又有不同纸型,正气版又有避讳版,前后不一,错综复杂。我在蜀山民国各版本的索引里已作了粗浅的梳理,在此不作赘述。本篇要说的是,就目前大众所能接触的版本,作个简述,让初读蜀山的书友,在面临版本选择时,不至于一无所知,甚至无所适从。
所谓浅谈,大概也就只对第一集的一些内容和部分回目作个比较,不作深入校对。毕竟每个版本都读一遍,还要作笔记,不太现实。当然,也并未涵盖世面上流行的所有版本,其他未涉及的版本,请各吧友不吝补充。所论的各版以时间为纲,依次而列,顺便探讨各版本的谱系。当然,变动太大,不属于还珠楼主所书的改本,便不在其列。

上图即为笔者拥有的民国各版蜀山。


IP属地:浙江1楼2025-01-05 21:56回复
    一、鸿文书局
    从时间上看,民国以后,距今最远的香港鸿文版算是比较为人熟知的版本,字体紧凑,繁体竖排,错漏较少,每页有千字以上(24列*48格)。共60集,其中后5集为伪续。有合订本,每册2集,共30册。在内容上,如一集第一回,“高人隐士們”、“怡聲下氣的”、“湖江而上”。在回目上,第十回回目“訂良缘醉仙作伐”(正文回目“訂良姻”)、第十四回“天都峯白俠遇凶僧,鎖雲洞紅藥逢仙侶”(正文回目“鎭雲洞”),第十七回目录回目“獨劈華岩突噴妖火”,正文回目“獨劈華們驚逢巨蟒”,二集第一回“功服靈藥…”,三集第四回“頒朿敕令…齊集廣場…”,三集第七回“受纒綿……”
    笔者按:“湖江而上”是励力版、正气版。甚至文嵐簃版(如丛山版)便已存在的问题,“訂良缘”、“訂良姻”是民国版已各自存在的,最早的版本是“訂良姻”,“天都峯…鎖雲洞…”也是最早便已存在的。但是“天都峯”在地理上属于“黄山”,文中显然是在“九华山”。“頒朿敕令”还是“頒束敕令”,最早版本中是哪个不好说,但“頒束”应是对的。


    IP属地:浙江2楼2025-01-05 21:59
    回复
      二、聨經出版社
      1984年12月叶红生批校的聨經版,繁体竖排,行距宽松,共26册,无伪续,有再版。内容上,第一回,“高人隐士們”、“怡聲下氣的”、“溯江而上”,相较鸿文版,有所改正。删去“話說”、“這且不提”“下回分解”等字。回目上,第十回回目“訂良姻醉仙作伐”、第十四回“天都峯…鎮雲洞…”,第十七回“獨劈華門驚逢妖蛇”,第十九回“勸服靈藥…”,第三十八回“頒束敕令…齊集廣場…”,第四十一回“受纒綿……”
      笔者按:“鎮雲洞…”是在民国版的正文回目中出现的,目录的回目是“鎖雲洞…”,最早版本回目也是“鎖雲洞…”,第十七回“獨劈華門驚逢妖蛇”大概也是聨經根据鸿文版修改的。第十九回“勸服靈藥…”则是聨經版自行更改的。

      上图为联经复刻本
      以上两种繁体版本,发行不在大陆,大众不易集全,姑且在此一说。也未有文字避讳,总体能正确反映原貌。之后的版本,或多或少,都受了这两个版本的影响。


      IP属地:浙江3楼2025-01-05 22:03
      回复
        三、岳麓书社
        岳麓书社1988年5月出第一本,共十册。平装本、精装本都有五册本。五册精装本从外观、收纳上看,要比平装本和十册本美观。三种都含5集后传伪续,因此跟鸿文版脱不了干系。在内容上,却并非全承自鸿文版,前言说,参加整理的有黄保定、伍国庆、鄢琨、朱纯,合并署名舒群,没有删削修改。因此,并无因为避讳而改动。但也是从这一版开始,内容变成“高人奇士们”、“低声下气的”。回目上,第十回“订良缘…”,第十四回“天都峰…镇云洞…”,第十七回“独劈华门惊逢巨蟒”,二集第一回“功服灵药…”,三集第四回“颁束敕令…齐集广场…”,三集第七回“受缠绵……”。
        笔者按:该版受鸿文版影响,但又有所改正,没有避讳,但也有人物名称前后不统一的问题,这个是自民国版便存在的问题。“高人奇士们”、“低声下气的”,自这版开始,被后面众版本所承袭。“独劈华门”似受联经版影响。

        上图左边为花山文艺出版社、中间为南开大学出版社、右边为岳麓书社五册精装本。下文将会提到前两个版本


        IP属地:浙江4楼2025-01-05 22:07
        回复
          四、漓江出版社
          广西桂林漓江版1988年6月出第一册,至1989年2月,共计十二辑16册,含后传无伪续,由邵秋、凌建校点,分册编辑出版。内容上,承继自联经版,虽无点评,但对一些陌生词语会有注释,第一回文字“高人隐士们”、“溯江而上”、“怡声下气的”,也没有避讳,只是删去了“话说”、“这且不提”、“下回分解”等。回目上,第十回“订良姻…”,第十四回“天都峰…镇云洞…”,第十七回“独劈华门惊逢妖蛇”,第十九回“劝服灵药…”,第三十八回“颁束敕令…齐集广场…”,第四十一回“受缠绵……”,同联经版。
          笔者按:这个版本相对比较友好,没有避讳,开始还有注释,为联经版的简体字版。但正因如此,必然会继承联经版的一些错误,联经版删改的,漓江版也会继承,且同时产生自身印刷时的错误。联经版没有错的,这一版就可能出错,比如联经版文字为余娲,漓江版同个位置为余娟。还有,不得不提的是,后出的各辑封面直接用电影剧照,现在看来,实在有点怪异……


          IP属地:浙江5楼2025-01-05 22:16
          回复
            五、山西&北岳版
            1998年2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十卷(不含后传,七矮与后传合为第11卷)。出版说明中写:裴效维、 周清霖、李观鼎校勘,采用原始版本为底本,并参考了其它版本。分段采用新版古典小说分段的通例划分,采用粗分法,同一人名、地名、物名前后文歧异者,予以统一。在文字方面,对原版本错字、漏字、衍文及文意、文法不通等处或改、或删、或补,还将一些当时通假的字如“他''、“那”等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区分为“他、她、它”、“那、哪”等。由北京大学金开诚作序,启功亲笔题签。内容承继岳麓版“高人奇士们”、“低声下气地”,此处“的”规范为“地”。人名避讳上,由此版始,如邓八姑改为郑八姑,青海派柴达木河改为天师派孔雀河天灵子、藏苗避讳等。回目上,第十回“订良缘…”,第十四回“九华山…镇云洞…”,第十七回“独劈华岩惊逢巨蟒”,第十九回“功服灵药…”,第三十八回“蓦接金牌…齐集广场…”,第四十一回“爱缠绵……”。
            笔者按:岳麓版为参考版之一。避讳由此版始,体现在藏、苗等少数民族词语,还有邓、郑姓氏等。第三十八回“蓦接金牌…”,第四十一回“爱缠绵……”也是由此版更改的。初始的网络版即由此版OCR,后又有作家出版社版OCR。


            IP属地:浙江6楼2025-01-05 22:20
            收起回复
              六、远方出版社
              1999年1月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册,含后传伪续。伪续为初始鸿文版独有,但它其实参考的是联经版,只有伪续部分来自鸿文。第一章内容“高人隐士们”、“溯江而上”、“怡声下气的”。回目上,第十章“订良姻…”,第十四章“天都峰…镇云洞…”,第十七章“独劈华门惊逢巨蟒”,第十九章“劝服灵药…”,二集第一章“颁束敕令…齐集广场…”,二集第四章“受缠绵……”。删去了“话说”、“这且不提”,把“记得在康熙即位的第二年”改为“且说在康熙即位的第二年”,可知内容来自联经版。
              笔者按:有错字,而且还不少,回目中的错字也不免。比如第一集第二章的回目,让人一翻就能看见,第一印象便差了。内容来自联经,伪续来自鸿文。有注释。


              IP属地:浙江7楼2025-01-05 22:23
              收起回复
                七、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2年1月北岳版,源自山西&北岳版,十卷(含后传)。出版说明写着,仍由裴效维点校,并说“郑隐、郑八姑、南疆、山人、边民等一律恢复原文”。第一回“高人奇士们”、“低声下气地”。避讳有所改正,但又不彻底。如“郑隐”改回“邓隐”,“孔雀河天灵子”却未能改回“柴达木河藏灵子”、没有了藏苗避讳等。回目上,第十回“订良缘…”,第十四回“九华山…镇云洞…”,第十七回“独劈华岩惊逢巨蟒”,第十九回“功服灵药…”,第三十八回“蓦接金牌…齐集广场…”,第四十一回“爱缠绵……”,同山西&北岳版。
                2015年1月北岳版,十卷(含后传),为2012年1月北岳版的第2版。
                笔者按:与98版相比,加入后传,删除了避讳,还原本来,却又不彻底,算是与岳麓版更靠近了,本来也没有伪续,依然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如对原版本错字、漏字、衍文及文意、文法不通等处或改、或删、或补,按现代汉语规范用语。


                IP属地:浙江8楼2025-01-05 22:26
                回复
                  八、作家出版社
                  2012年3月作家出版社,八册(不含后传)。出版说明写着,在李观鼎先生支持下,我们组织专门的队伍,对照民国底本,参照其他主要版本,对本书进行了新的校勘工作。在小说分段与标点符号上,尊重前人成果的同时,进行了局部调整。在文字语言上,则进行了大规模的统一与完善工作。第一回文字“高人奇士”、“溯江而上”、“低声下气地”,部分改正了“山西&北岳版”的避讳,但又不彻底。回目上,第十回“订良缘…”,第十四回“九华山…镇云洞…”,第十七回“独劈华岩惊逢巨蟒”,第十九回“功服灵药…”,第三十八回“蓦接金牌…齐集广场…”,第四十一回“爱缠绵……”,同山西&北岳版。
                  笔者按:很明显,作家版在李观鼎先生的支持下,参考的版本便是1998年2月的山西&北岳版。文字略有变动,如“高人奇士”,删去了“们”字。避讳略有还原,如“天灵子”改回了“藏灵子”,但是“南疆”“山民”没有改回“苗疆”、“苗民”,“云南孔雀河”也没有改回“青海柴达木河”,“郑隐”“郑八姑”有部分改正,但改得不彻底。网络电子版有作家出版社版OCR,优于山西北岳的网络版。


                  IP属地:浙江9楼2025-01-05 22:32
                  回复
                    九、花山文艺出版社
                    2015年4月,九卷(含后传、峨眉七矮)。内容承继山西&北岳版“高人奇士们”、“低声下气地”,改正了藏苗避讳,其他避讳等有暇时再对。回目上,第十章“订良缘…”,第十四章“九华山…镇云洞…”,第十七章“独劈华岩惊逢巨蟒”,第十九章“功服灵药…”,第三十八章“蓦接金牌…齐集广场…”,第四十一章“爱意浓……”。
                    笔者按:不推荐这一版。当时买它只是因为便宜。回目都避讳,“白日作案,多臂熊隔户听热闹”、“小灵猴僧舍藏娇”。第四十一章“爱缠绵”改作“爱意浓”。内容应是“山西北岳的网络版”校对而成的。
                    (4楼已附图)


                    IP属地:浙江10楼2025-01-05 22:32
                    回复
                      十、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6年1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含后传为10卷,与山西&北岳版的点校一样,也是裴效维,周清霖, 李观鼎。第一回文字“高人奇士们”、“溯江而上”、“低声下气地”,同2012年北岳版一样,部分改正了“山西&北岳版”的避讳,但又不彻底,如郑八姑已改回邓八姑,山人、边民也恢复了,唯独天灵子也改成藏灵子,但云南孔雀河畔未能改回青海柴达木河。回目上,第十回“订良缘…”,第十四回“九华山…镇云洞…”,第十七回“独劈华岩惊逢巨蟒”,第十九回“功服灵药…”,第三十八回“蓦接金牌…齐集广场…”,第四十一回“爱缠绵……”,同山西&北岳版。
                      2021年2月第1版,中国文史出版社,含后传为10卷,同2016年文史版,也是裴效维,周清霖, 李观鼎点校。


                      IP属地:浙江11楼2025-01-05 22:35
                      回复
                        十一、三秦出版社
                        2017年11月的果麦版,即陕西西安的三秦出版社出版,由李观鼎作序,共十卷(含后传),也是北岳系的内容,同作家版。第一回文字“高人奇士”、“溯江而上”、“低声下气地”。回目上,第十回“订良缘…”,第十四回“九华山…镇云洞…”,第十七回“独劈华岩惊逢巨蟒”,第十九回“功服灵药…”,第三十八回“蓦接金牌…齐集广场…”,第四十一回“爱缠绵……”,同山西&北岳版。内容应是“作家出版社网络版”校对而成的。
                        笔者按:北岳系内容,由作家版校正而来,避讳参考作家版。


                        IP属地:浙江12楼2025-01-05 22:36
                        回复
                          十二、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2月的人文版,共十册(含后传),北岳系的内容,应是作家版校对而成。出版说明写着:其行文习惯和用语可能与当下的规范不一致,为最重历史原貌,一般不作改动。第一回文字“高人奇士”、“溯江而上”、“低声下气地”。回目上,第十回“订良缘…”,第十四回“九华山…镇云洞…”,第十七回“独劈华岩惊逢巨蟒”,第十九回“功服灵药…”,第三十八回“蓦接金牌…齐集广场…”,第四十一回“爱缠绵……”,同山西&北岳版。
                          笔者按:北岳系内容,由作家版校正而来,避讳参考作家版。这一版笔者也买了,还不便宜,当时图的是人文的名气大,作收藏用。现在原封不动地放在原盒里,所以没有拍照。


                          IP属地:浙江13楼2025-01-05 22:37
                          回复
                            十三、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9年6月南开版,由陈洪导读批点,以各事本末分成数部,这里单说《蜀山剑侠之英琼传》。这一部专述英琼为主角的事迹,删去了其他枝节,因为内容上“删而不改”,文字只在衔接段落调整,回目也根据删改内容微调,所以保留了原文的风格。内容源自山西&北岳版,为节选批点本。
                            笔者按:当初买这一本,一是可学习删改技巧,二是也可看批点。删去枝节,保留了主角,只有上下两册,消磨时光,又不会成为负担。
                            (图见4楼)


                            IP属地:浙江14楼2025-01-05 22:38
                            收起回复
                              当然还有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等其他流行版本,请吧友们补充概况,笔者在以上版本上作个总结。
                              在2011年《蜀山剑侠传》的版权到期之前,蜀山的版本,只有联经系和鸿文系。标点本最早见于大陆的是联经版。而大陆本最早标点的是岳麓版。此后,岳麓版一度影响了其他版本。直到1998年山西&北岳版的出现,一则它是裴效维、 周清霖、李观鼎编校的,虽然裴的功劳最大,作为第一点校者,但由还珠之子李观鼎先生背书,自然也更为权威。二则它虽然参考了岳麓版,但是它将文中内容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作了统一和规范,比岳麓版更加适应现代的出版要求。三则它的网络版出现得最早,成为最早开始流行于网络的版本,使得后来的版本进行数字化印刷时,都无一不以此为底本。
                              到了2012年,蜀山版权到期之后,所有的蜀山版本,便都从山西&北岳版演化,作家出版社OCR的网络版本,改进了许多避讳的问题,在质量上自然也更胜山西北岳的网络版。所以后续的出版社,自然也从该电子化版本进行校正出版。从鸿文版、联经版、甚至岳麓版重新进行标点、规范,显然没有必要了。


                              IP属地:浙江15楼2025-01-05 22: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