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吧 关注:8,917贴子:77,673
  • 0回复贴,共1

子洲县历史沿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子洲县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古代多个时期,其行政区划和归属也经历了多次变迁。以下是对子洲县历史沿革的详细梳理:
古代时期夏、商、周:本境属华族及其他非华族部落居住,非华族部落包括夏时的獯鬻、殷商时的鬼方、西周时的严允、申戎等。
春秋:为白狄之地,后归晋国。
战国:属魏国,秦魏雕阴之战(前328年)后魏献纳上郡于秦,本境归秦。
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本境属上郡阳周县。
西汉:本境属朔方刺史部上郡阳周县地。王莽称帝时曾短暂改名,但时间不长。
东汉:阳周县裁撤,本境分属并州刺史部上郡肤施县、高奴县管辖。东汉末,为匈奴等少数民族占据。
三国、西晋:境内为鲜卑、羌胡等少数民族所据。
南北朝:北魏灭大夏后设东夏州,本境归东夏州朔方郡。西魏时,归属有所变化,但总体仍归绥州管辖。
隋:初设大斌、魏平县,后朔方郡守将梁师都称帝,本境归梁管辖。
唐:唐初设魏州,后撤销,本境归关内道绥州大斌、城平县管辖。唐末,党项、吐谷浑等少数民族迁居本境。近古及近现代时期五代:归定难军节度使管辖,行政区划基本沿袭唐代。
宋、金、元:行政区划有所调整,但总体仍属陕西行省或延安路绥德州管辖。
明、清:明代分属延安路绥德州、清涧县、米脂县管辖,隶延安府。清代行政区划与明代相近,但具体里甲设置有所不同。
民国:本境分属绥德、清涧、米脂、横山四县管辖,实行保甲制度。革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革命时期:子洲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境内有多处革命遗址和纪念地。1935~1936年夏,本境部分地区解放,归米西县、秀延县等苏维埃政权管辖。
新中国成立后:
1941年8月,绥德警备区在双湖峪设立绥米清安边界行政区办事处,拟在西川筹建新县。
1942年9月,筹建完毕,命名为西川办事处,后更名为绥西办事处。
1943年12月2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命令,从1944年元旦起正式成立县政府,为纪念革命先烈李子洲同志,命名该县为子洲县。
1944年1月10日,双湖峪镇召开庆祝大会,宣告子洲县正式成立。
此后,子洲县行政区划多次调整,但总体归属榆林市管辖。子洲县的历史沿革复杂而丰富,其行政区划和归属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迁。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01 04:2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