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lz是个文手,同时也是个吃粮人,所以视角可能会同时包括cp受众和创作者两方面。
普遍定义上的bg吧里的大家基本都说得很多很好了,所以lz下面主要提及的是米氏骨科。
1.当我们强调“骨科”的时候,我们在强调什么?
在创作过程中,如果一个标签的存在对于塑造人物和故事没有任何影响,那么它就是不应该存在。“创作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句话的本义在流传的过程中已经被极大的曲解了,这种曲解的原因很多,由于和帖子主题无关,故这里不做赘述。但它在文学理论中最初仅是用来描述创作的本质,用比较通俗的话来描述就是“创作是对生活的集中描写”,生活是琐碎零散的,但文学创作不行,它要提炼主题(标签),要删繁就简。塑造人物也是这样,现实的人可以有许多无伤大雅的小癖好,但艺术形象不行,无意义的标签对于人物而言就是赘余。
基于此,我们再来探讨“骨科”这个标签对于这一类cp的意义——这恰恰是这类cp(艺术形象)区别于其他cp的关键,失去这个标签,这类cp就失去了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产品的特质。
让我们试想一对男女:他们像一对普通的恋人那样恋爱、生活,周围人像祝福一对普通恋人那样祝福他们……假如这时候为他们贴上“兄妹”这一标签,且除了这个标签本身之外,他们的内核依旧是非血亲异性恋人的塑造。这个时候,他们的本质并没有被改变,标签仅仅是一个名头,人物和故事并没有因为多出来的标签而产生相应变化,那么这个有名无实的标签就是创作的“赘余”。
所以,当我们强调“骨科”的时候,我们强调的是因血缘而延伸出来的关系网络,是基于至亲关系而产生的故事纠葛。当血缘和伦理变得有名无实,“骨科”实际意义上便死去了,余下的只是套着血亲名义的陌生异性。
2.米氏兄妹的形象塑造,为什么米氏骨科如此难以下咽?
在1中详细论述了骨科建立的基点,而很不幸的是,米氏的兄妹恰恰犯了上面提到的毛病。
“兄妹”对于这些角色而言只是一种标签,他们彼此并不会因为有这层关系而延伸自己的关系网络。以lz曾经很喜欢的绫人为例,无论有没有神里绫华这个妹妹,他的人生轨迹和故事不会因此有丝毫变化:他的父亲依旧会早逝,母亲依旧会随父亲而去,他依旧会家道中落,依旧会振兴家族……甚至于他的性格和癖好也依旧可以保持一致。
同理,让我们来看另一个倒霉的哥哥,星期日。没有知更鸟,星期日依旧会在战火中流泪,依旧会因为幼鸟而悲伤,依旧要留在匹星,依旧会在漫长的、聆听他人的祷告中产生更加恢宏的理想……唯一有变数的就是他未必会选择多米尼克斯的形象(然而这无伤大雅),除此之外,他人物的根基并不会因此动摇。
当我讲完上述的例子,相信大家不难察觉这样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情况:这些男性角色有一个妹妹,但这个妹妹的存在与否完全不影响他们本身的塑造,换句话说,“妹妹”的存在与否对他们的影响力几乎为零,对应的时间节点上,该发生的依旧发生。(此处应有佟大掌柜那个经典表情包,但我找不到了……)
而有哪一对经典人气cp失去了其中一方后,另一方的人设依旧顺理成章毫无变化的吗?事实上我想不出来,拿lz很磕的一对bg来说:我是个柯哀党。如果没有柯南,哀可能很早就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哀早期是很自闭的,是柯南和少侦让她有了符合年龄的轻快和俏皮),而如果没有哀,柯南的成熟也会晚很多(哀姐姐的死让柯意识到了鲜血和生命的分量)。尽管cp本身的争议存在,但不能否认的是他们是彼此生命中很重要的人,失去了对方,整个人生都会地覆天翻。哪怕是比较偏轻小说厕纸的《我的幸福婚约》里面,男女主如果没遇见对方,估计都早不知道死在哪儿了。
这就是哥哥的厨子们大多磕不了骨科的根本原因:谁会觉得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和自推组成的cp会好磕呢?米氏cp(无论bgbl)或多或少都存在这个问题,bl向往往还可以靠多加互动来掩盖这个问题,bg则由于女角色天生要卖ml不能和异性有太多互动(哪怕这个对象是她哥哥)而愈发明显起来。
3.为什么骨科cp多是女方厨子在磕,为何无法解绑?
其实答案就在上一点倒过来:失去了哥哥们之后,妹妹们将无法保持现有的形象完整性。
如果没有绫人,神里绫华就必须要承担起振兴家族的重任,她就势必要“变成”哥哥。她要被算计,去算计,被奚落,被嘲笑,最后发愤图强,变成一个工于心计善于利用的形象,而这是她现在的受众所无法接受的。知更鸟亦是同理,她必须待在匹星,成为铎音,寰宇巨星的身份将与她无缘,和她相伴的将会是星期日听到的那些充斥着人性扭曲丑陋的祷告,她甚至不像想2.3那样通过旅行来逃避匹星的权力斗争。
这些妹妹是在哥哥们做出了更艰难的选择之后,走上了更好走的那条路。在关键命运路口做出选择的从始至终都是哥哥们,她们的道路一开始就不能脱离哥哥存在,她们所谓的选择更只是哥哥们选剩下的东西而已(尽管她们确实获得了更好的东西,但她们本质上是没有选择的权力的),加之她们又要在言谈举止上跟哥哥保持距离,形成一种不会让incel破防的疏离感。
这就产生了一个很吊诡的现象:兄妹感情淡淡,嘴上说着很在乎,却没有彼此奔赴过。哥哥看上去是个要死要活的妹控,实际上他的人生有没有妹妹都那个样,没什么变化。而妹妹看似是个很厉害的独立女强人,其形象却无法脱离哥哥而存在,甚至由于妹妹们刻意保持的距离(因为她们还要卖ml),导致她们在实际很需要哥哥线帮助塑造自身形象时与之毫无交集,在哥哥的人生轨迹中彻底被边缘化。
这就是哥粉很多对妹妹不感冒,并且觉得跟妹妹解绑毫无影响,但妹粉必须要让妹妹贴着哥哥,提解绑就容易破防的原因。
因为我们大可以想象绫人振兴家族遇到的阻碍和斗争,大可以去想象周日的龙场悟道,这个过程里不需要妹妹们的身影。但妹粉能想象什么呢?因为保持距离,妹妹们的前半生和哥哥交集不大,大概率只有生活的琐碎小事,主线剧情要卖ml,只有逛逛街这种剧情,身上的几个标签都是为了ml服务的,根本不可能详细描写,为了讨incel欢心,妹妹们必须无害化,不会有什么很复杂的人设和波折的剧情,她们是无法拥有一条完整的故事线的。
然后这个时候,妹粉的视线里出现了一个倒霉蛋,这个倒霉蛋有着一条完整的故事线,而且他恰好还是妹妹的哥哥,只要贴过去,共享他的故事线和人物塑造就顺理成章了啊!(不只是骨科如此,事实上米氏所有bg都有这个影子,只是兄妹尤甚罢了)
至此,米氏bg的骨科cp正式出炉。
(附上两张倒霉蛋们的美图)


普遍定义上的bg吧里的大家基本都说得很多很好了,所以lz下面主要提及的是米氏骨科。
1.当我们强调“骨科”的时候,我们在强调什么?
在创作过程中,如果一个标签的存在对于塑造人物和故事没有任何影响,那么它就是不应该存在。“创作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句话的本义在流传的过程中已经被极大的曲解了,这种曲解的原因很多,由于和帖子主题无关,故这里不做赘述。但它在文学理论中最初仅是用来描述创作的本质,用比较通俗的话来描述就是“创作是对生活的集中描写”,生活是琐碎零散的,但文学创作不行,它要提炼主题(标签),要删繁就简。塑造人物也是这样,现实的人可以有许多无伤大雅的小癖好,但艺术形象不行,无意义的标签对于人物而言就是赘余。
基于此,我们再来探讨“骨科”这个标签对于这一类cp的意义——这恰恰是这类cp(艺术形象)区别于其他cp的关键,失去这个标签,这类cp就失去了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产品的特质。
让我们试想一对男女:他们像一对普通的恋人那样恋爱、生活,周围人像祝福一对普通恋人那样祝福他们……假如这时候为他们贴上“兄妹”这一标签,且除了这个标签本身之外,他们的内核依旧是非血亲异性恋人的塑造。这个时候,他们的本质并没有被改变,标签仅仅是一个名头,人物和故事并没有因为多出来的标签而产生相应变化,那么这个有名无实的标签就是创作的“赘余”。
所以,当我们强调“骨科”的时候,我们强调的是因血缘而延伸出来的关系网络,是基于至亲关系而产生的故事纠葛。当血缘和伦理变得有名无实,“骨科”实际意义上便死去了,余下的只是套着血亲名义的陌生异性。
2.米氏兄妹的形象塑造,为什么米氏骨科如此难以下咽?
在1中详细论述了骨科建立的基点,而很不幸的是,米氏的兄妹恰恰犯了上面提到的毛病。
“兄妹”对于这些角色而言只是一种标签,他们彼此并不会因为有这层关系而延伸自己的关系网络。以lz曾经很喜欢的绫人为例,无论有没有神里绫华这个妹妹,他的人生轨迹和故事不会因此有丝毫变化:他的父亲依旧会早逝,母亲依旧会随父亲而去,他依旧会家道中落,依旧会振兴家族……甚至于他的性格和癖好也依旧可以保持一致。
同理,让我们来看另一个倒霉的哥哥,星期日。没有知更鸟,星期日依旧会在战火中流泪,依旧会因为幼鸟而悲伤,依旧要留在匹星,依旧会在漫长的、聆听他人的祷告中产生更加恢宏的理想……唯一有变数的就是他未必会选择多米尼克斯的形象(然而这无伤大雅),除此之外,他人物的根基并不会因此动摇。
当我讲完上述的例子,相信大家不难察觉这样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情况:这些男性角色有一个妹妹,但这个妹妹的存在与否完全不影响他们本身的塑造,换句话说,“妹妹”的存在与否对他们的影响力几乎为零,对应的时间节点上,该发生的依旧发生。(此处应有佟大掌柜那个经典表情包,但我找不到了……)
而有哪一对经典人气cp失去了其中一方后,另一方的人设依旧顺理成章毫无变化的吗?事实上我想不出来,拿lz很磕的一对bg来说:我是个柯哀党。如果没有柯南,哀可能很早就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哀早期是很自闭的,是柯南和少侦让她有了符合年龄的轻快和俏皮),而如果没有哀,柯南的成熟也会晚很多(哀姐姐的死让柯意识到了鲜血和生命的分量)。尽管cp本身的争议存在,但不能否认的是他们是彼此生命中很重要的人,失去了对方,整个人生都会地覆天翻。哪怕是比较偏轻小说厕纸的《我的幸福婚约》里面,男女主如果没遇见对方,估计都早不知道死在哪儿了。
这就是哥哥的厨子们大多磕不了骨科的根本原因:谁会觉得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和自推组成的cp会好磕呢?米氏cp(无论bgbl)或多或少都存在这个问题,bl向往往还可以靠多加互动来掩盖这个问题,bg则由于女角色天生要卖ml不能和异性有太多互动(哪怕这个对象是她哥哥)而愈发明显起来。
3.为什么骨科cp多是女方厨子在磕,为何无法解绑?
其实答案就在上一点倒过来:失去了哥哥们之后,妹妹们将无法保持现有的形象完整性。
如果没有绫人,神里绫华就必须要承担起振兴家族的重任,她就势必要“变成”哥哥。她要被算计,去算计,被奚落,被嘲笑,最后发愤图强,变成一个工于心计善于利用的形象,而这是她现在的受众所无法接受的。知更鸟亦是同理,她必须待在匹星,成为铎音,寰宇巨星的身份将与她无缘,和她相伴的将会是星期日听到的那些充斥着人性扭曲丑陋的祷告,她甚至不像想2.3那样通过旅行来逃避匹星的权力斗争。
这些妹妹是在哥哥们做出了更艰难的选择之后,走上了更好走的那条路。在关键命运路口做出选择的从始至终都是哥哥们,她们的道路一开始就不能脱离哥哥存在,她们所谓的选择更只是哥哥们选剩下的东西而已(尽管她们确实获得了更好的东西,但她们本质上是没有选择的权力的),加之她们又要在言谈举止上跟哥哥保持距离,形成一种不会让incel破防的疏离感。
这就产生了一个很吊诡的现象:兄妹感情淡淡,嘴上说着很在乎,却没有彼此奔赴过。哥哥看上去是个要死要活的妹控,实际上他的人生有没有妹妹都那个样,没什么变化。而妹妹看似是个很厉害的独立女强人,其形象却无法脱离哥哥而存在,甚至由于妹妹们刻意保持的距离(因为她们还要卖ml),导致她们在实际很需要哥哥线帮助塑造自身形象时与之毫无交集,在哥哥的人生轨迹中彻底被边缘化。
这就是哥粉很多对妹妹不感冒,并且觉得跟妹妹解绑毫无影响,但妹粉必须要让妹妹贴着哥哥,提解绑就容易破防的原因。
因为我们大可以想象绫人振兴家族遇到的阻碍和斗争,大可以去想象周日的龙场悟道,这个过程里不需要妹妹们的身影。但妹粉能想象什么呢?因为保持距离,妹妹们的前半生和哥哥交集不大,大概率只有生活的琐碎小事,主线剧情要卖ml,只有逛逛街这种剧情,身上的几个标签都是为了ml服务的,根本不可能详细描写,为了讨incel欢心,妹妹们必须无害化,不会有什么很复杂的人设和波折的剧情,她们是无法拥有一条完整的故事线的。
然后这个时候,妹粉的视线里出现了一个倒霉蛋,这个倒霉蛋有着一条完整的故事线,而且他恰好还是妹妹的哥哥,只要贴过去,共享他的故事线和人物塑造就顺理成章了啊!(不只是骨科如此,事实上米氏所有bg都有这个影子,只是兄妹尤甚罢了)
至此,米氏bg的骨科cp正式出炉。
(附上两张倒霉蛋们的美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