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答主是双反两面弧圈打法,虽然未受任何专业训练+打球两年,全凭网上教学视频+自己悟,但是能靠大路球两年从0打到北京1700说明答主对框架的理解在业余中也算有所成就;本来我之前打樊sa+40蓝国+t19,但是感觉樊sa在透板时的断档感太严重了,弧线长且低平,容易出界,遂决定换一块更均衡的底板,于是购买了一块90克的日版vis,以及抱着试试正手外套的想法,给vis搭配了正手d09c+反手d80的配置
正文之蝴蝶D80测评
虽然大家都说新码vis逐年变软,而y码有所回调,但不知是不是答主的运气还不错,随便买的一块y码vis竟然得到了身边球友的一致评价“硬,底劲足”。
答主粘完拍子立马去球馆尝试,结果发现完全控制不了,反手D80完全不像曾经打过的任何蝴蝶胶皮(t05,19,64,d05,09c),首先是薄摩擦,胶面完全不吃球(但是胶面涩性不错),只要不打进海绵,必定掉球,答主引以为傲的反手薄皮高调弧圈完全失去了作用,在比赛中频频失误,并且薄皮手腕流反手撕更是根本用不了,用就下网;那如果撞击多呢?答案就是这时D80发挥了他全部的力量,内能充沛的它巨弹无比,只要稍加发力,必定出界,就这样在球友欢乐的笑声中,D80的第一次试打结束了,我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这是一块弹击皮,完全不适配弧圈打法。(答主在适应了两天后去参加开球网,怒掉15分)
经过了比赛的失利,答主痛定思痛,决定整改反手动作,在重新观看了无数教学视频后,发现手腕流就是扯淡(手腕流的本质是小臂和手腕不够放松),从推拨开始重修反手,经历了一周的整改后,答主完全掌握更为正确的反手框架,反撕比以前更加稳定,质量更高,起下旋从曾经的薄皮高调变成了现在的撞摩适宜的前冲弧圈,这时,曾经无比难用的“拍拍弹弹乐”,在答主的手上也变的稳定可控,然后,答主试了下朋友的vis+t64,随便爆冲,随便透板,容错高到吓人,高调更是稳定,20个下旋0失误(不是多球,就是对方直接发球),再换回D80,那熟悉的失误又回来了,只要动作有一点点不对,就很难上台(出界占大多数),更重要的是,朋友告诉我,同样的发力,t64比d80爆的多(更转更快),也就是说,纯弹击的话,d80速度很快,但是只要加上摩擦,那其就是又没有速度又没有旋转,当然了d系列的上旋对撕借力感确实比t系列要强不少,毕竟得益于高硬度的海绵,这点d80也不例外。
完
相信朋友们看完整篇文章,应该就能明白答主为什么说D80是神胶,业余涨分利器了吧

正文之蝴蝶D80测评
虽然大家都说新码vis逐年变软,而y码有所回调,但不知是不是答主的运气还不错,随便买的一块y码vis竟然得到了身边球友的一致评价“硬,底劲足”。
答主粘完拍子立马去球馆尝试,结果发现完全控制不了,反手D80完全不像曾经打过的任何蝴蝶胶皮(t05,19,64,d05,09c),首先是薄摩擦,胶面完全不吃球(但是胶面涩性不错),只要不打进海绵,必定掉球,答主引以为傲的反手薄皮高调弧圈完全失去了作用,在比赛中频频失误,并且薄皮手腕流反手撕更是根本用不了,用就下网;那如果撞击多呢?答案就是这时D80发挥了他全部的力量,内能充沛的它巨弹无比,只要稍加发力,必定出界,就这样在球友欢乐的笑声中,D80的第一次试打结束了,我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这是一块弹击皮,完全不适配弧圈打法。(答主在适应了两天后去参加开球网,怒掉15分)
经过了比赛的失利,答主痛定思痛,决定整改反手动作,在重新观看了无数教学视频后,发现手腕流就是扯淡(手腕流的本质是小臂和手腕不够放松),从推拨开始重修反手,经历了一周的整改后,答主完全掌握更为正确的反手框架,反撕比以前更加稳定,质量更高,起下旋从曾经的薄皮高调变成了现在的撞摩适宜的前冲弧圈,这时,曾经无比难用的“拍拍弹弹乐”,在答主的手上也变的稳定可控,然后,答主试了下朋友的vis+t64,随便爆冲,随便透板,容错高到吓人,高调更是稳定,20个下旋0失误(不是多球,就是对方直接发球),再换回D80,那熟悉的失误又回来了,只要动作有一点点不对,就很难上台(出界占大多数),更重要的是,朋友告诉我,同样的发力,t64比d80爆的多(更转更快),也就是说,纯弹击的话,d80速度很快,但是只要加上摩擦,那其就是又没有速度又没有旋转,当然了d系列的上旋对撕借力感确实比t系列要强不少,毕竟得益于高硬度的海绵,这点d80也不例外。
完
相信朋友们看完整篇文章,应该就能明白答主为什么说D80是神胶,业余涨分利器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