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中型铁路建设项目,基本上遵循如下流程:列入规划(规划研究)→预可研→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招标→正式开工建设。基本上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经过预审、评审、鉴修、再评审、批复的过程,牵涉到内业资料和外业勘察的方方面面。从预可研到开工,正常需要3-4年的时间。
一、列入规划(规划研究)
最重要的规划就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五年规划。纳入了规划就有了项目实施的依据,可以不经过规划研究的阶段,直接从预可研开始。目前最新版本的中长期规划是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铁路总公司于2016年7月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目前国家正在对这一规划进行修编。
铁路出资比例▼
目前国家出资为主的项目基本都是中西部的骨干线路或通道项目,如川藏铁路出资100%,雄忻高铁、西成铁路出资均在50%以上。
对于中东部的“八纵八横”通道项目国铁出资比例基本在20~30%左右,中西部在30~50%左右,如武汉至宜昌高铁、雄商高铁、西延高铁等。
部分省内城际铁路项目兼具通道性质,如安徽淮宿蚌城际铁路、广东汕头至汕尾高铁、广湛高铁等,国铁出资比例为扣除征拆费用后的20%,且需地方先垫资、项目开通后再逐年注入资本金。
根据年初最新发布的《铁路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中西部地区干线铁路国家出资比例又降低至30~40%左右。
而对于省内城际铁路项目基本以地方全资修建为主,由省市按比例分摊;或者像浙江的杭绍台高铁,采取PPP民营资本控股的方式建设。
如项目未纳入国家规划,如果需要考虑国家出资,则修建的难度会更大。
二、预可研及评审
预可研的主要目的是为项目立项提供依据,据此编制项目建议书,并作为可研编制的依据。2015年之前的国家铁路项目均需上报项目建议书至国家发改委批复。
2015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调整铁路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的通知》,对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国务院批准的区域、专项规划明确规划建设的铁路项目,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直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因此2015年之后的国家投资铁路项目,预可研评审取得国铁集团的评审意见后便可以直接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
预可研阶段主要是对项目功能定位、客货运量、建设标准、线路走向和设站、引入枢纽方案、投资估算等进行初步研究。主要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可能性和风险性。
预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勘察设计单位招标(或者委托)、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审查等。
从预可研评审至可研评审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可研评审到可研批复一般也需要一年左右,可研批复到施工招标也是一年左右。
如果是地方自批自建的铁路项目(如山东济枣高铁、广西南玉高铁),各阶段时间可缩短至半年左右。
三、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对预可研的深化,也是项目建设的主要依据。项目完成可研评审和批复以后即意味着离开工不远了。
对于已纳入国家或省级层面开工计划的项目,可以直接进行可行性研究及勘察设计招标,将预可研至施工图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打包招标。
四、初步设计及定测
即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定测基础上开展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经审查批准后,开展施工图设计。
定测即进行线路详细测量,将线路中线在地面上定桩,并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钻孔,定测线路里程的标记为DK。
五、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招标
初步设计完成并批复后,即可开始施工图设计(也可与初步设计同时开展),同样需要进行施工图设计的审核和批复流程。施工图设计完成预示着项目精确的线站位、桥隧等结构物完全确定下来,可以用来作为实施征地拆迁的依据。
铁路项目工期一般在3年以上,而与线路长度基本无关。
中东部地区项目一般为3.5~4.5年,如雄商高铁工期4年、潍宿高铁工期4.5年;若有重大跨江跨海的控制性桥隧工程则为5~7年,像宁波至舟山铁路、北沿江高铁启东至上海段等;中西部山地、高原复杂环境地区的项目由于隧道长、桥隧比高,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工期一般在5~10年左右,如渝昆高铁、西渝高铁、宜涪高铁工期6年,西宁至成都铁路工期7.5年,大瑞铁路保山至瑞丽段已开工9年仍未完工,预计还需数年时间才能建成。


一、列入规划(规划研究)
最重要的规划就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五年规划。纳入了规划就有了项目实施的依据,可以不经过规划研究的阶段,直接从预可研开始。目前最新版本的中长期规划是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铁路总公司于2016年7月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目前国家正在对这一规划进行修编。
铁路出资比例▼
目前国家出资为主的项目基本都是中西部的骨干线路或通道项目,如川藏铁路出资100%,雄忻高铁、西成铁路出资均在50%以上。
对于中东部的“八纵八横”通道项目国铁出资比例基本在20~30%左右,中西部在30~50%左右,如武汉至宜昌高铁、雄商高铁、西延高铁等。
部分省内城际铁路项目兼具通道性质,如安徽淮宿蚌城际铁路、广东汕头至汕尾高铁、广湛高铁等,国铁出资比例为扣除征拆费用后的20%,且需地方先垫资、项目开通后再逐年注入资本金。
根据年初最新发布的《铁路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中西部地区干线铁路国家出资比例又降低至30~40%左右。
而对于省内城际铁路项目基本以地方全资修建为主,由省市按比例分摊;或者像浙江的杭绍台高铁,采取PPP民营资本控股的方式建设。
如项目未纳入国家规划,如果需要考虑国家出资,则修建的难度会更大。
二、预可研及评审
预可研的主要目的是为项目立项提供依据,据此编制项目建议书,并作为可研编制的依据。2015年之前的国家铁路项目均需上报项目建议书至国家发改委批复。
2015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调整铁路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的通知》,对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国务院批准的区域、专项规划明确规划建设的铁路项目,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直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因此2015年之后的国家投资铁路项目,预可研评审取得国铁集团的评审意见后便可以直接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
预可研阶段主要是对项目功能定位、客货运量、建设标准、线路走向和设站、引入枢纽方案、投资估算等进行初步研究。主要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可能性和风险性。
预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勘察设计单位招标(或者委托)、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审查等。
从预可研评审至可研评审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可研评审到可研批复一般也需要一年左右,可研批复到施工招标也是一年左右。
如果是地方自批自建的铁路项目(如山东济枣高铁、广西南玉高铁),各阶段时间可缩短至半年左右。
三、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对预可研的深化,也是项目建设的主要依据。项目完成可研评审和批复以后即意味着离开工不远了。
对于已纳入国家或省级层面开工计划的项目,可以直接进行可行性研究及勘察设计招标,将预可研至施工图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打包招标。
四、初步设计及定测
即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定测基础上开展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经审查批准后,开展施工图设计。
定测即进行线路详细测量,将线路中线在地面上定桩,并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钻孔,定测线路里程的标记为DK。
五、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招标
初步设计完成并批复后,即可开始施工图设计(也可与初步设计同时开展),同样需要进行施工图设计的审核和批复流程。施工图设计完成预示着项目精确的线站位、桥隧等结构物完全确定下来,可以用来作为实施征地拆迁的依据。
铁路项目工期一般在3年以上,而与线路长度基本无关。
中东部地区项目一般为3.5~4.5年,如雄商高铁工期4年、潍宿高铁工期4.5年;若有重大跨江跨海的控制性桥隧工程则为5~7年,像宁波至舟山铁路、北沿江高铁启东至上海段等;中西部山地、高原复杂环境地区的项目由于隧道长、桥隧比高,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工期一般在5~10年左右,如渝昆高铁、西渝高铁、宜涪高铁工期6年,西宁至成都铁路工期7.5年,大瑞铁路保山至瑞丽段已开工9年仍未完工,预计还需数年时间才能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