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x吧 关注:106,883贴子:1,385,860

半年itx入坑经验及折腾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发过一个帖,好像热度不是很高,就再来炒一波冷饭。
先介绍一下机箱以及折腾的目的和方向。

很普通的下置电源a4机箱,体积5.8l,钣金加工的铝合金,做工和观感很不错,叠券之后180多一点,比一堆几十一百多的铁皮好多了。
显卡支持195mm长,这使得它能够塞下极少部分的双风扇显卡,比如技嘉风魔4070。机箱有个前面板USB3.0,其他优点没了。
上配置图

很奇怪的配置,加了5T的固态和96g内存,但是显卡一般,主要是因为这台机器是上学半年期间慢慢攒出来的,显卡升级花费过高,其次是等50系。
装机的主要目的是跑计算化学,这对CPU和显卡,硬盘空间和内存都有要求。垃圾学校寝室实在太挤,只能放小主机,其次明年出国打算背出去,因此选择了5L的小机箱。其次本人喜欢折腾,也比较擅长手搓,因此配件换了又换,侧板螺丝都快拧滑丝了,平均两三天拧开一次。
成品展示

下面从每个配件开始介绍一下这半年的折腾(烧钱)经历,并且分享一些小主机经验。由于文章字数限制,之后的内容在评论区。


IP属地:新加坡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1-30 13:38回复
    1.CPU和主板
    5月末装机的时候,刚好碰上126kf的降价潮,当时散片降到了900不到(当然比不过现在,这个也挺神奇的,几个月涨涨跌跌起伏很大),就入手了126kf➕铭瑄b760i板U。总体来说用起来没啥毛病,铭瑄的b760i d5虽然有四个视频输出口膈应人,再加上机箱和主板都没有c口(后面被解决了),其他用着都挺舒服,玩游戏性能够用,但是跑软件多核性能总是差点意思。
    后面看到了b站一则推荐13700T的视频,觉得很合适,就蹲了几天,发现这玩意qs和正式版的价格是真的贵,es版也没几个卖,没啥性价比。但是这也让我了解了esCPU,找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U,q0pv(13900t es2)。不过一开始还是有很多顾虑的,什么13代暴雷,x47下压散热压不住,当时纠结了几天,恰好闲鱼看到一个同城的,就入手了。
    q0pv入手,后面就是折腾的开始。到手,装机,黑屏进bios,标准流程折腾了一天,还点不亮,就在准备退货的时候,在网上看到给主板刷微码的教学视频。用软件一看,果然是铭瑄b760i d5没有支持13代es的微码(但是b760i d4就有,很神奇),给bios刷进去个微码,就能开机了,感天动地🙏❤️
    开机之后,一切正常,之后就是给CPU降压。当时还没有特别了解,还是按照给126kf降压的经验,切到104微码(当时不知道非k系列不能切换104微码降压,然后就黑屏了,要重新刷bios才能进系统。我以为是铭瑄的锅(其实也确实是),一气之下买了个华硕b760i,CPU一下点亮,一点都不用折腾(不过出现了其他问题)。
    之后就趁着还没大幅度跌价把126kf丢给闲鱼贩子回收了,铭瑄也卖了。
    用q0pv爽了一个多月,多核性能确实强,满载用x47原装风扇都能压到90°c,r23有2.8w分,玩游戏够了,但是单核确实不太够。不过这一次换u让我解除了散热焦虑,因为这颗u不限制功耗墙能跑到200w,给x47纯铜换上4070风扇后,能把200w的U压到90°c。
    从b站找了个13900k的能效曲线,发现200w已经能发挥139k 85%以上的性能了。于是又是机缘巧合,刚好同城有一个卖13900k es3(Q1HM)的,就去自提了回来,开始挑战极限。
    折腾了两天,最终能在acll 0.33,防掉压6级,offset -0.18下过测,r23跑分3.2w左右,r23电压1.04v,CPUz跑分1.4w,4070风扇满转速能压220w,但还是撞了功耗墙。由于offset-0.18虽然各种测试都能过,但关机的时候有几率冻屏,再加上-0.1和-0.18好像区别不大,维持在-0.1使用。这样由于散热限制这颗U似乎已经到头了。
    但是还是有些不爽,因为这颗u降压后的默认满载功耗,恰恰就是230w左右,而我就差了这十瓦。这时候刚好在闲鱼上看到一位大佬设计的4070风扇支架,支架只有0.5cm高,会使得0.5cm的风扇突出支架,于是一通计算,刚好发现我可以配合那个风扇支架,在机箱里面塞下x53,通过在侧板开孔让风扇突出2mm。
    3d打印打了个样,证明计划可行,于是一边下单定制CNC铝合金侧板,一边在京东购入了x53纯铜。到手装上我的tc5888硅脂后,果然能压住240w的CPU,刚好撞温度墙,也符合利民官方标称x53的解热能力比x47强20w的宣传(不过挺奇怪的,x53用的是新款的逆重力热管,竟然只能多解热20w)。
    解决温度墙后,再次测试跑分,发现r23依旧跑不满睿频,只能跑到5.0,4.0,而睿频是5.1,4.0。就在想放弃的时候,突然想着试试把bios里本来设置的全核睿频5.5改成auto,结果r23竟然能奇迹般的跑满5.1,4.0了,温度还降了3°c,r23分数也涨到了3.4w分,CPUz来到了1.5w,只能说华硕的auto调度还是有点东西的。
    至此CPU部分就折腾完了,心满意足。



    IP属地:新加坡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1-30 13:40
    回复
      2025-08-13 15:26: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显卡
      5月刚装机的时候,还是小白一个的我大着胆子上了2080m,用了几个月除了有两次掉驱动外(可能是夏天玩游戏核心温度过高),没有一点问题,光追和dlss也能开。
      本来还挺喜欢这张显卡的,但是因为换CPU,从铭瑄换到华硕之后,竟然点不亮了!一开始以为是显卡坏了,拿去维修店检测,维修店也点不亮,说显存坏了,要180给我修。后面我了解到华硕主板就是不能点亮魔改卡,维修店给我检测用的主板也是华硕的,白坑我180,怪不得拿回来螺丝都没拧开🌚
      这时候又是机缘巧合(可能运气有点好),闲鱼看到有人在卖改好散热器的4060ti,直接拿下👍。
      显卡如图,影驰2070的mini散热器,卡长17cm,散热有些勉强,烤鸡玩游戏都能到80°c,不过也还行。
      图一为2080m,图二为4060ti



      IP属地:新加坡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1-30 13:42
      回复
        3.硬盘
        主硬盘是把之前给笔记本换上的2t 980pro给薅了下来。为了装双系统,又搞了一块1t pcie3.0 无缓的980放在主板背面。最后又买了一块企业级的pm883做仓库盘存数据(数据丢了就毕不了业了)。
        itx的硬盘散热是个难题,主硬盘用了佳翼神鳍散热片,这个散热片鳍片方向合适,刚好使得下压散热器吹出来的风能顺着硬盘散热鳍片方向从顶部风扇出去。
        背部的980,用导热贴把硬盘的热导到机箱中框上。又加了个普通的散热片意思了一下(小喆这个机器背面硬盘散热片装6mm左右都是没问题的,刚好顶到显卡)。
        在烤鸡的时候,两块硬盘都在50°c左右,还可以接受。


        IP属地:新加坡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1-30 13:44
        回复
          4.内存
          一开始用的是光威深渊ddr5 32g 6800 c38。不得不说上半年内存是真的贵,就这花了700多,现在降价很多了。
          趁着内存降价,又是机缘巧合,从闲鱼买了一对金邦巨蟹96g内存条,96g c40,镁光颗粒。
          这个条子个人认为还行,没有灯,散热能力也过得去。更重要的是仅有38mm的矮马甲,这使得他能够兼容黑风岭这样的散热器。金邦是从小听到大的牌子,也不算很杂牌。就是这个镁光颗粒确实有点蛋疼,折腾了几天只能6000 c40使用,延迟80ns,网游大佬劝退。不过我既不是大佬更不玩网游,这跟条子还是挺舒服的,量大管饱。
          这套内存条xmp温度稳定在45°c,不过其中一根的温度始终比另一个高5°c,可能是内部导热贴没贴好。但是由于itx机箱散热捉急,一旦电压加到1.45v,温度一下就上到60°c以上,这也可能是时序压不下去的原因。
          图一图二,光威内存条光效,图三为金邦巨蟹。




          IP属地:新加坡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1-30 13:46
          回复
            5.电源
            没什么好说的,一开始用的游戏引力500w电源,没什么缺点,但就是心痒痒,闲鱼买了个优易家的7660b,一直用到现在没什么问题(可能我对噪音不敏感,负载到400w我还是没听出来电源风扇的声音)。


            IP属地:新加坡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1-30 13:48
            回复
              6.杂七杂八
              由于没有前置c口有些不爽,就自己从机箱里面拉了一个c口到机箱底部。
              本来想在机箱内置usb口上插一个解码耳放小尾巴,再用延长线通到机箱外面来提高音质,但可能是我的音律美小尾巴的问题,也可能是在机箱里面过热,经常过几个小时就断联,重启才能恢复正常,就取到机箱外面用了。
              在显卡那边加了个远程开机卡,这样在外就可以远程控制电脑开机,用todesk操控电脑,还是挺方便的。


              IP属地:新加坡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11-30 13:49
              回复
                7.散热改造
                由于需要长时间满载跑程序,对主机的散热能力还是有点考验的。跑程序功耗在200w多一些,不高,但是长时间负载让电源摸起来有点烫,就用导热贴把电源和机箱连起来,又在机箱底部加上散热器。预留的位置是一个7007风扇位,受限于各种原因暂时没有安装。
                主板散热,华硕比之前的铭瑄好多了,长时间满载也才50多度,但是本着折腾的原则,还是给主板加了些散热片和一个4010小风扇,让主板降了10°c不到。
                这个机箱初始设计只能在顶部装一把9015风扇,但是位置完全够塞两把,由于小喆把前置接口io塞到了顶上,把风扇空间给占了,因此只能强行再塞下一把利民8010。
                日常情况下顶部的9010,CPU风扇,显卡风扇全部手动调速,8010维持100%转速给内存散热。
                图一机箱底部电源散热片及前置typec口,图二为内部展示,包括主板散热片和散热风扇,有两个扬声器,两个顶部散热风扇,一个风扇集线器。内存散热还没有完善好,还是给壳子。



                IP属地:新加坡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1-30 13:51
                回复
                  2025-08-13 15:20: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8.之后折腾的方向
                  做一个内存散热器,以应对夏天可能的内存高温产生的不稳定。
                  在内存散热器和机箱侧板处加装RGB灯带。
                  在机箱底部把电源散热风扇装上。
                  这三条都会在短期内完成。
                  把显卡升级为4070tisuper或者50系的同等显卡。这个肯定是要改散热器的,而且花费巨大,在攒钱中。
                  更换z板精细降压超频(概率不大)。理论上这颗u,r23跑分能到4w,超频到5.6,但是那样功耗会去到300w,显然不是我这个小机器能承受的。不过换微星的z790i可能能让内存延迟降一点,但是这个差价还不如换内存了。


                  IP属地:新加坡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1-30 13:52
                  回复
                    更多的图片,图六为小扬声器,一共装了两个,加起来功率最大10w,音质还不错







                    IP属地:新加坡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1-30 13:53
                    回复
                      滑稽脸为之前装的SATA口蓝牙音响,因为想多装一个硬盘,所以把这个音响淘汰了,这个音响本身还是很好的,开机提示音和关机提示音很好听,不是人声,开机自动连接,只要插一个SATA供电线就好。


                      IP属地:新加坡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1-30 13:55
                      回复
                        老哥们各种想问的我都可以分享,也可以给硬件选购建议,不过我不用amd


                        IP属地:新加坡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1-30 13:56
                        回复
                          同款机箱。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1-30 15:25
                          回复
                            因为电源和机箱所以妥协了主板?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4-11-30 16: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