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发现大家对强度理解有很大的不同,对推荐榜的理解也有些机械化。关于角色推荐榜,首先,他评价星级的标准是“该卡在这一栏的作用的强度”,而不是该卡的强度,比如妨碍者那一栏其实是“仅考虑妨碍能力”,半拐那一栏评价的是拐力。那么,在这个评价情形下,很多卡虽然该效果强度评价很高,但整体强度(或者说我们大家使用时感受到的强度)其实是不能放在这个位置的。例如,水狐浴衣啖长期4.5星,第一是因为他们作为半拐,拐力确实比较出色,甚至和探敛梦敛放在同一级。但我们大家使用时感受的是整张卡的强度,并不觉得他们有这么强,都是已经被淘汰的卡,根本不能和探敛平起平坐。第二个原因是,纯输出那一栏也有拐刀,沙狐沙啖都和水狐浴衣啖有竞争关系,并且强度完完全全能碾压他们。只不过沙狐他们本身输出很高,拐力是27%相对不高,所以放在了纯输出那里,没有放到半拐去再写一次,水狐的这些强力竞争对手被这个分类排出去了。所以在这两个原因的作用下,最后半拐这一栏看起来很风平浪静,水狐浴衣啖这种被淘汰的卡仍然长期4.5星。
同时,推荐榜本身也写了,不同栏的星级强度不能比较,比如盾的4.5星强度远小于纯输出的4星。盾狼4.5星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他一出来就被骂废卡,4cd完全没有竞争力,现在4.5也是高压环境群盾作用大了,拉了他一把。同时,盾整体都一个死样,出的卡也少,定位内竞争力也不高,所以大家都轻轻松松5星4.5星,不会被挤下去。而半拐和纯输出竞争特别激烈,即使是自身特别强势,但想上去也不容易,别人有的机制赢你,有的数值赢你,所以很多我们用起来感觉很强的卡也只能排上4星。但这不代表他们不强势,他们风评比盾、妨碍、群体的4.5星卡(甚至一些5星卡)还高。相比之下,我们会认为4星的他们是强卡,而那些4.5星的盾不是。所以,当我们把4.5星的盾作为强势卡时,如果一些4星的半拐和纯输出如果不算作强势卡的话,那就和我们的使用体验相悖了,必然引起困扰和纠纷。
最后,不用错误使用推荐榜,更不要迷信推荐榜。推荐榜本身就写清楚了是分栏分作用比较的,同一个栏目看看他们在这个作用上的强度就行了,你需要什么作用的卡,就去这一栏看看谁好一些,这个星数并不能代表这个卡的整体强度,横向截断4.5星拿出来比较毫无意义。

同时,推荐榜本身也写了,不同栏的星级强度不能比较,比如盾的4.5星强度远小于纯输出的4星。盾狼4.5星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他一出来就被骂废卡,4cd完全没有竞争力,现在4.5也是高压环境群盾作用大了,拉了他一把。同时,盾整体都一个死样,出的卡也少,定位内竞争力也不高,所以大家都轻轻松松5星4.5星,不会被挤下去。而半拐和纯输出竞争特别激烈,即使是自身特别强势,但想上去也不容易,别人有的机制赢你,有的数值赢你,所以很多我们用起来感觉很强的卡也只能排上4星。但这不代表他们不强势,他们风评比盾、妨碍、群体的4.5星卡(甚至一些5星卡)还高。相比之下,我们会认为4星的他们是强卡,而那些4.5星的盾不是。所以,当我们把4.5星的盾作为强势卡时,如果一些4星的半拐和纯输出如果不算作强势卡的话,那就和我们的使用体验相悖了,必然引起困扰和纠纷。
最后,不用错误使用推荐榜,更不要迷信推荐榜。推荐榜本身就写清楚了是分栏分作用比较的,同一个栏目看看他们在这个作用上的强度就行了,你需要什么作用的卡,就去这一栏看看谁好一些,这个星数并不能代表这个卡的整体强度,横向截断4.5星拿出来比较毫无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