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人类学吧 关注:51,083贴子:2,724,160

青蓝府墓古DNA揭示姜齐的外族属性与中原血统的复杂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青蓝府墓地古DNA共有29例标本,包括15例男性标本。
.
16个男性标本有以下三大类:
.
5例N系:
N-Y125670、N-M7884、N-BY126742、N-TYT12157等四例均归属N1a1-M46、还有一例疑似姬周王族的N1a2-L666,都是北亚-西伯利亚阿尔泰语系游牧人群最常见的父系主体,数千年前向中原、东欧广泛扩散。原文指出:这五例N1a北支的常染成分大体上接近仰韶先民,还含有北亚成分,可见他们祖先来到中原后与黄河农业人群高度混血,后来成为姜子牙部族的主要成员。蒲姑国(嬴姓)是殷商盟国,西周时被武王所灭。武王封姜子牙齐地时,曾以蒲姑城为都,后迁都临淄。但是,青蓝府墓地没有发现N1b-F2930南支。
.
9例O系:
一例O(未测下游)。
O-Y157445、O-V4278、O-TYT63490等三例,归属汉藏人群O2a1b1a1-M117/F8。
一例O-MF159488属于黄河中下人群O2a1b1a2-F114。
一例O-IMS-JST002611是海岱本土大汶口人后裔。
一例O-F2818归属O1a-M119,由于倗国墓地(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发现了殉人O1a-M119,推测江南古人O-F2818早于西周而来到中原定居,可能以难民或者工匠的身份迁到临淄。
O-F3323和O-TY9187等两例,归属O1b1a2-Page59,就是老中原土著仰韶人后裔。
这9例O系的常染成分是以黄河农业人群为主体,还含有10%的南方成分,
.
2例C系:
C-FT80481归属C2b1b-F845,也就是老中原土著仰韶人后裔。
C-FTB45168归属中原C2b1a2b-CTS3385,陕北石峁遗址首次发现一例CTS3385,是海岱人群C2c1a2a-F1319的兄弟支,两者共祖C2c1a-K700分化时间距今8000年。他们也都是姜子牙部族的主要成员,迁居临淄。
.
在现代山东人中,N1a1-M46、N1a2-L666、O1a-M119、C2b1a2b-CTS3385、C2b1b-F845等五支的所占比例只有1~5%,只是一时兴起,却最终失势了,成不了气候。而O1b1a2-Page59、O2a1b1a-M117/F8、O2a1b1a2-F114都是黄河农业人群,对现代山东人群有很大的遗传贡献。
.
与此类似,虢国是周朝立国前后分封的重要姬姓封国,考古发现了上河墓地、李家窑遗址古DNA,反映出中原人血统复杂性,遗传格局割裂严重,是和牧誓八国(是指追随周武王伐纣的八大诸侯盟国,分别是庸国,蜀国、羌国、髳国、微国、卢国、彭国、濮国)有很大的关系,这也许是中原仰韶后人和黄土高原游牧人群、长江人群不断混血而导致的。
.
“姜”与“羌”是同宗同源。商王朝与羌方间基本处于敌对状态。商朝时期羌人地位低下,“羌”是个带有贬义的称呼。卜辞中有大量“用羌”、“岁羌”、“俎羌”、“卯羌”的记录,即是以“羌”为牺牲进行祭祀。最终羌人部落在不断挨打过程中,接受了部分中原文明,从以“羌”为标志的部族分化,形成以“姜”为标志的姓氏。姜子牙(姜太公),姜姓吕氏,显然属于羌人后裔,而羌人是商朝的敌人,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姜子牙投靠周文王,打击共同的敌人商王朝,似乎也有族群利益的原因在其中。周朝时,羌人与周王室及其直系有姻亲关系,又因助武王伐纣成为了有功之臣,地位上升,这个带有贬义色彩的称号就被羌人和羌人的同盟周人回避了。青蓝府墓古DNA揭示姜齐的外族属性,不难看出姜子牙部族与西伯利亚人N1a1-M46、姬周王族N1a2-F1998等北亚-黄土高原游牧人群建立了亲密的政治联姻。

2024年9月出的一篇知网论文里面提到:山东烟台市龙口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古人,其中一个战国早期,一个战国中期,二人的血统均可拟为山东100%本地血统,可以模拟为大汶口文化西夏侯遗传成分。因为西周早期的莱国古DNA说是西夏侯人群的遗传成分,而同时期的临淄墓葬群古人则携带了100%青蓝府人群的遗传成分。
.
姜子牙被分封到山东建立起齐国,却被莱国视为外来侵略者,为九世宿敌。 “莱夷”一词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尚书·禹贡》,不是莱人的自称,而是姜齐对莱人的贬称。归城城址出土的青铜器铭文“莱伯作旅鼎”,这就是真正的莱国尊号。这个说法很可能是姜子牙成王败寇的托辞,也就是齐国最终征服莱子国后,便以胜利者的高高在上的姿态,对曾经的这块土地上的原住民进行无情的诋毁,乃至到汉朝时司马迁也以为黑莱子国是理所当然的。
莱国,早于商代在胶东沿海建立,世代活跃在山东半岛。《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的首席科学家李学勤指出:莱国是子姓国,为商朝时即已存在的同姓国。《路史·国名纪四》谓莱为商后之国,殷商子姓,则莱国亦当为子姓,《史记》卷三《殷本纪》载:“(商祖)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氏,有殷氏、莱氏。”《左传·隐公元年》正义据《世本》“来为子姓”之说。

烟台莱国故城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一尊一卣铭文。卣上———“王出狩南土……启从征……。钺箙。” 从这条铭文来看,莱国君王「启」,能够率领军队参加周天子组织的征伐战役。钺在当时是王权首领的象征。当时莱国与周王朝关系密切,封莱侯,比大部分姬周宗亲封国的地位都高,经常参与周王朝的国事。莱国君王启跟随周昭王南征伐楚后,铸造了这个青铜尊,刻有铭文:“启从王南征,跚山谷,在洀水上,启乍且丁旅宝彝钺箙。”大意是“莱国国君启,随着周昭王的军队南征,跋山涉水,启为纪念征程而铸造了彝器和钺。” 这条铭文与《左传·僖公四年》有关“昭王十六年伐楚荆,南征而不复”的记载相吻合。
.
虽然莱国、鲁国、齐国相继灭亡了,但他们对中国历史产生长远影响。莱人之名称来源于莱人首先培育了小麦,亦即原始之农业民族。从文献记载看,我国历史上自古传承下来的小麦品种和小麦种植技术,还是莱人的小麦和小麦种植技术。莱人首先培育了小麦,为我国的小麦栽培作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西汉时期的农学家氾胜之(山东菏泽人),致力于在中原地区推广小麦种植。汉代陕西关中人口的增加与小麦种植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IP属地:北京1楼2024-11-22 12:02回复

    郑州站马屯遗址(仰韶文化)出土的14具人类遗骸的全基因组数据
    其中有六例男性标本:
    O-Z24291(属O1b1a2-Page59下游)一例
    O-MF91(O2a1b1a2-F114下游)一例
    N1b2-M1819一例
    C-F11579、C-F845 等两例,归属C2b1b-F845。C2b1-CTS2(未测下游)一例,很可能是F845。
    .
    不难发现,青蓝府墓地部分DNA,与站马屯遗址具有密切的共祖关系,但站马屯遗址没有发现N1a北支。


    IP属地:北京2楼2024-11-22 13:43
    回复
      2025-08-24 09:03: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都2024年了,都还在编故事么?
      O1b-F3323那支,是有虞氏、虞朝、于姓。商之前的山东秩序掌权者。可能是赢姓祖先。
      C-F987是下游的F3777纪姜。实际上,他们才是商代的姜齐。不存在姜子牙。只有以蚩尤为祖的纪姜。他们和那些N伴生。之前,N就是他们的领导者。
      姜子牙原型是吕国吕候汲,即最新证据清华简厚父里的厚父、封许之命里的吕丁。
      以上三支,是命运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NC祭祀蚩帝、女娲。O1b-F3323祭祀凌家滩白王-白帝,下游就是甘肃天水老秦人,祭祀羲皇。白王就是人皇伏羲。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1-22 15:21
      收起回复
        其次,前些年,学者论证纪莱一国说。实际上,这不成立。纪已经明显的是C-F3777。这支不具备航海能力。也不是农耕者。而是山系文化修仙者。因此,他们不是莱。莱引进了小麦。从海陆引入的,因此,莱是航海民族。是O1a或者O1b。但是到了大洪水以后,他们和NC是命运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1-22 15:24
        回复
          纪国和莱国的启,指的是夏启、商契。不是周代人物。而是有虞氏末期、虞朝中晚期,先商早期人物。商以虞(O1b-F3323)为夏,为正统来源。周以唐为夏,以四川湖北某个人为禹。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1-22 15:27
          回复
            齐国鲁国灭亡,对中华华夏没啥影响。因为他们不是华夏文化原生参与者。反之,莱国、中山国的灭亡,对华夏影响才是巨大的。因为现在的汉字,来自中山国。小麦来自莱国。炎帝来自纪国和中山国。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1-22 15:29
            收起回复
              N系不是鸡粥。这都2024年了。N系就是在鸡粥时代彻底衰落一蹶不振的。能是鸡粥么?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11-22 15:31
              收起回复

                根据YeZhang2016年文章,小河沿文化雪山类型的姜家梁遗址(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距今4907-3542年,出土了17个样本,全部样本百分之百的Y基因单倍群是N-M231,其中41%属于n1c1-Tat(现改称为N1a1-M46)。豫西仰韶村龙山晚期遗址发现了1例N1a1-M46下游支系F1139,所携带的鬼门洞人成分较多,是不是起源于姜家梁遗址?还有,内蒙古裕民遗址(距今8000年)发现了一例N1a1a3-SK1496,吉林后套木嘎(距今7400年前及5900年)发现N1a1a-M178。看来,青蓝府墓地四例N1a1-M46,与这些新石器时代遗址及其北亚-黄土高原游牧人群具有密切的祖源关系。


                IP属地:北京8楼2024-11-22 17:38
                回复
                  2025-08-24 08:57: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姜姓源于夏逃到羌族后东羌回归形成,最早的羌是藏d,中期c,ncdo都有可能,周母系地位不低的,不同时间段要区分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1-22 18:26
                  收起回复
                    子姓是C南?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1-22 19:08
                    收起回复
                      如不要夹带私货,那你说说看这五例N1a北支是怎么回事呢?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1-22 20:14
                      收起回复

                        人类学家成功在石峁遗址(SM)祭祀灰坑(K4)(位于1号马面西北的城墙下)提取到了一例DNA样本,其父系为N1-F963(因为古DNA降解问题测的不是太深,最终确认为N1a2b1a1-CTS2959,姬周王族上游类型),其母系为A-a1。该样本SM-K4-1是石峁皇城台东门外的4号头骨人殉祭祀灰坑发现的,不在皇城台范围内。该N-F963样本是一个人殉样本,并且身首异处,只留下头骨,大概率是石峁人群在战场上俘获的战俘。这些坑里只有人头,那个N1是十六个人头之一,而且表面有燎祭的痕迹,就是说被砍下脑袋用于焚烧和祭祀。

                        石峁遗址发现4000年前完整城防体系,在祭坛周边,分布数座“活土坑。石峁遗址的建造是为了抗击北狄,但又深受欧亚草原文化的影响,石峁古城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被遗弃,背后可能有北狄的因素。从此之后,部分北狄南下,到达泾水一带,他们就是周人的祖先。这些考古资料,大体符合姬周祖先自传:不窋到古公亶父共十代均窜于戎狄之间。

                        北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人口很少并且分散,姬周祖先窜于戎狄,没有殉葬。殉葬纯属黄河农业社会的恶俗。姬周入主中原后,全力铲除殷商人祭文化。东方非姬诸国出身于商代而归顺姬周,仍然保留一些殷商遗风。到了春秋之时,越是远离周王畿的边远诸侯,越流行人殉,但当初分封的姬姓诸侯几乎没有这个习惯。
                        姚河塬遗址J1殉人坑测出的是Y染色体N1a2,正是姬周王族的同宗。
                        .
                        据史料记载,周穆王和周宣王都曾发起过对戎狄的征讨和平叛。无奈,敌方实力强大,不仅未能获胜,反而在多年的拉锯战中耗伤国力,最终亡于犬戎之手。《史记》中也有描述:周避犬戎难,东徙洛邑。
                        .
                        考古工作者马强说:“以殷制戎”的推论源自遗址中丰富的文物佐证。“如果没有姚河塬遗址,这些推论都很难成立。”

                        犬侯起源于吠夷(东夷族的一支),为商王开边守土迁徙,戍守西北陕甘边陲,商王令犬侯为大将,率领多子族征伐周方。犬戎是指姬周对于商代犬侯的贬称,后来泛指西北异族部落,即西戎。商亡后,犬侯追杀周幽王,西周覆灭。东夷嬴姓族群大批西迁分多次,第一次是为商王开边守土迁徙冀晋,第二次为周王戍守西北陕甘边陲,分成两个集团赵国、秦国。


                        IP属地:北京13楼2024-11-22 23:09
                        收起回复
                          姜齐是哪一支?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11-23 08:49
                          收起回复
                            青蓝府汉墓和黑水国汉军重合度很高,说明这些人群是汉军主力,其中f845的是f5477这个南方支,是传统的楚军主力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4-11-23 11:07
                            收起回复
                              2025-08-24 08:51: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汉军主要由战国职业军人如n北支和楚国职业军人加中原农民组成,其他看不见的就是诸子百家门生和纯农民,还有南方未开发的越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11-23 14: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