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从黄山转道黄龙山,一字之差,一个有美景,一个制美器,黄山归来不看岳,黄龙山走过不看外山紫砂。黄龙山紫砂因其独特的双气孔结构而特别适合泡茶,前期有过科普,感兴趣的壶友可以搜我帖子,此处不再赘述。
本次再访丁山有四个目的,和老哥一起炼制几捆宝山红降坡泥;回炼一捆二月份炼制的四号井底槽清做壶;老哥是七十年代黄龙山挖矿工人,请他带我一起寻砂探源近距离接触感受紫砂之源;和老朋友们见面沟通后期紫砂壶的制作。
使用卫星地图是腾讯提供,我手写加上本次逛园的了解,位置只能大体标记,难免会有误差,不当之处请壶友吧友泥友一起指正。边回忆边写,可能更新略慢,一并请谅解。
总图

本次再访丁山有四个目的,和老哥一起炼制几捆宝山红降坡泥;回炼一捆二月份炼制的四号井底槽清做壶;老哥是七十年代黄龙山挖矿工人,请他带我一起寻砂探源近距离接触感受紫砂之源;和老朋友们见面沟通后期紫砂壶的制作。
使用卫星地图是腾讯提供,我手写加上本次逛园的了解,位置只能大体标记,难免会有误差,不当之处请壶友吧友泥友一起指正。边回忆边写,可能更新略慢,一并请谅解。
总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