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鱼前提
(一)有闲钱,虽然不是什么高贵品种,但想养好,还是要花些钱的;
(二)有闲时,不管养什么鱼都需要时间去打理,它们才能有好的表现;
(三)有氛围,养之前,要争取家人的支持,至少是不反对,不能因为个人兴趣爱好影响家庭和睦;
(四)有脑子,需要一定的动手和辩证能力;
二、硬件
(一)鱼缸
1、根据家里场地条件,尽量买大;
2、网购比较便宜,去经营了几年的老店买超白玻璃的就行,优先选择包上楼商家;
(二)水泵
1、水泵是全年运转的设备,建议花多点钱买大品牌的;一般商家标注的流量是最有利条件下的理论值,而且水泵长期使用会衰减,功率可选大一点的;
2、选择流量可调的,有暂停喂食功能的,最好是数显的;
3、水泵出水口外直径选择20mm或者25mm的,方便连接PVC管件,不匹配的也可以用PVC变径直通连接;
4、鱼缸下水建议舍弃水泵或者给鱼缸钻底孔,改用虹吸管更安全,还省了一个泵和电费;
(三)过滤系统
1、首选底滤,简单的分两个仓就行,一个滤材仓,一个水泵仓;底滤缸与下水口之间,根据空间大小,设置N层物理过滤盒,可采用周转箱底部打孔,经济实惠;
2、上滤系统可能更好,但考虑到大多数鱼友是在室内养鱼的,万一堵水或者构件失稳就危险了;
3、滤材网购就行,主打一个便宜,形状颜色材质随个人喜好,效果都差不多;只要水流能顺畅通过,滤材仓尽量放满滤材,越多越好,滤材不会经常更换,第一次下水前,一定要认真清洗干净;
4、物理过滤推荐羊绒棉搭配超滤棉,经济实惠。超滤棉容易堵水,可在下面垫一些颗粒滤材,不必要买那些专业防堵水垫子;过滤棉是高消耗的东西,如何选择也是凭个人喜好,功能就是拦截水中颗粒物,让水更清澈。鱼缸里水混或者明显有悬浮物,那就需要加强物理过滤,一般两到三层就足够了;如果空间充足,多放几层周转箱,下面几层可放直径3mm左右的火山石滤材,形成滴流效果,滴流盒中细小颗粒的滤材下面要垫上大颗粒滤材防堵水。 (四)加热棒
1、没有长期稳定的加热棒,只能尽量买品牌的,还要配合水温度计使用;建议买智能恒温变频数显的;
2、加热棒放底滤箱更美观;
3、功率大小可以根据商家推荐的加大一个码,你懂的;功率大和小,电费都是一样的;
(五)氧气泵
1、不是必备之物,底滤和上滤系统可以不配;
2、静音的都不便宜;
3、喜欢鱼缸泡泡视觉的,配一个更安心;
4、困水桶配一个爆氧,3W小功率即可;
(六)鱼缸垫和背景纸
鱼缸垫要买厚一点的,有弹性的,尽量让鱼缸受力均匀。背景纸建议不要用胶粘的,更换清理起来很麻烦,选择可水粘的。缸垫和背景纸颜色根据个人喜好,自己看着舒服就好。
(七)困水桶
1、不一定要配,但配了就是锦上添花,会让你的鱼儿更舒服;
2、容量大些最好,至少也要满足换1/3的水量;
(八)鱼料
1、商品鱼料搭配自制鱼料;
2、商品鱼料直接买大牌子的,贵点但用不了多少;
3、自制鱼料也是一种乐趣,更安全更实惠;
(九)灯具
为了提高观赏性,配个LED全光普灯,经济实惠就行,至少品牌就随意了,看钱包。
三、人个经验(仅供参考)
(一)鱼缸系统安装好后,开始运行时,自来水是有点白的,运行一段时间,水就变清亮了,就可以去买鱼了。春季或初夏买鱼比较好,气温会越来越高,对热带鱼比较友好。新鱼到家,用小容器装上鱼缸水过下水就行,几分钟就行了,至于过温可以忽略,因为就那几分钟。这里说下药浴,成批押小苗不需要药浴,因为很多都是要被自然淘汰的,顺其自然呗;
(二)从小苗养起比较有乐趣,不管是网上买还是鱼友买都要看下卖家信用。相对来说,苗越小安全值越高,因为小苗相对难分好坏,长大一些,卖家就会根据大小形态、颜色条纹等分等级,我们很容易买到淘汰苗;
(三)不要过于担心鱼苗难养活,只要不是病鱼残鱼等先天不足,肉身37.5px的鱼苗,新手也可以养了。买多少苗要根据自已的预期去考虑,比如80的缸,最终想养5条左右成鱼,那至少买15条鱼苗,慢慢养慢慢淘汰,最终留下品相好的5条;
(四)不要在乎卖家喂的是什么,因为你问了,基本回答都是丰年虾、红虫或牛心汉堡。根据自己的条件,便宜和方便才是长久之计。可傍晚去市场或超市买当天死虾,将虾肉(虾尾去皮后用高锰多泡一下杀寄生虫)和商品饲料一起打碎做成冰块储存使用。25px多的小苗,可以买点冰冻孵化的丰年虾卵喂半个月,一般30元钱的就够了,后面就可以喂自制鱼饲料了,自制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药物到饲料中预防生病,人吃的药鱼都能吃,至于用什么药,你高兴就好,主打一个便宜;
(五)成鱼之前,因为喂食频繁,喂食量大,鱼缸不要摆放任何造景装饰物包括底砂,很容易藏污纳垢,污染水质;等成鱼了,喂食量减下来了,就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安排装饰物,提高观赏性;
(六)喂食量要保证每条鱼苗都吃饱,不赞同少量多餐喂养,只是在新鱼到家后几天内,少量喂食过渡一下,后面都要喂饱。如果少量喂,一些胆小的鱼很难抢到食物,久而久之,个体大小相差太大甚至营养不良导致生病挂了;随着鱼苗越长越大,喂食量也慢慢增大,一个月调整一次即可;
(七)喂食频率根据鱼的求食状态确定,看见人会激动摇头摆尾冲到水面,鱼料丢下去能在1分钟左右吃完,一般小苗3小时左右就可以喂一次了;试过每天只喂一次的(喂饱),鱼也照样长大长好了,只是慢一些,所以不要因为喂鱼这件事去焦虑,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制定,有时间的多喂几次,没时间的早晚喂一次,主打一个有规律就行,出去旅游或出差饿一个星期也没事,不要因为养鱼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成鱼过后,喂食频率就可以佛系点了,省点心。
(八)因为喂食频率高,工具鱼强烈建议买几条,用来处理残食。不管是清道夫还是鼠鱼都不是百分百喜欢劳动,多买几条观察一下,淘汰那些不干活和喜欢吸鱼的,所有的工具鱼都有吸鱼的概率,只是金苔鼠的概率基本是百分百,不建议混养。可以黄金胡子或女王与鼠鱼搭配,鼠鱼的特点是好动,它能搅动缸底的残食或鱼便,更快的被出水口吸走,水质不会那么快恶化;还可以配几条热带小鱼,吃悬浮在水中鱼料残渣,如一眉道人或者黑尾大勾可以安排一两条,所有的配角鱼数量不能多,多了成群就会胆大,胆大就会抢食,还会欺负主鱼。
(九)换水频率,不用纠结于科学道理,简单粗暴点。小苗每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约观赏缸水量的80%(底滤缸的水不要动),放完水后,立即将困好的水注入缸中,困的水不够就用自来水补,鱼没那么脆弱(除非是吃地下水的地区,请忽略我说的一切);成鱼就不用每天换了,因为鱼的总数少了,喂食次数也少了,水没那么快变质,一个星期换一次就可以了。困水桶也要放个温度计,水温太低了就要烧开水勾兑一下。冬天换水尽量选择中午高温时间。
(十)缸壁长藻是正常现象,特别是养小苗,喂得多水肥藻多加上光线充足,藻类生长很快,工具鱼可以清理大部分,观赏面可以用刷子清理,其实鱼苗期无所谓的,又不是用来观赏,长就长呗,水清就行了。如果是绿藻造成绿水,不方便观察鱼苗的进食和健康,那就将过滤箱用黑布完全遮避阳光,绿水慢慢会变清。如果是丑陋的褐藻,擦掉即可。
(十一)最好的体表药就是勤换干净的水,但是家养鱼不可能提前储备那么多水,那么只有用些简单的药了。如果鱼体发黑或者呼吸急促,单独隔离用高锰酸钾来泡个澡还是比较有效的,鱼体表面的病基本都能搞定,泡完澡后鱼的粘膜会损坏,1天内不要喂食,等粘膜自行恢复好了再放回原缸。就算管理的很好,鱼生病或者死鱼都是正常现象,不要太纠结是为什么,大多是先天不可抗力造成的,丢到垃圾桶就行,特别是那些得了内寄肠炎啥的,就不要去买药治了,治好了也长不好。也不要谈什么责任什么慈悲,如果你是那般菩萨心肠,应该把缸里的鱼放生。
(十二)阳光对鱼来说是最好的药,鱼缸放在能见阳光的地方,鱼就不容易生病,缺点就是容易长藻,对于有洁癖的鱼友不大友好。个人觉得鱼缸里长满绿绿一层藻,也非常养眼。
(十三)长期养鱼,还是要学会繁殖,一是节约成本,二是自己繁殖才能出精品。网上买的鱼绝大部分都不是精品,但可以繁殖出精品。不要过于纠结品种,健康的鱼都漂亮,很多品种名字是杂交后才随意取的,目的就是巧立名目吸睛。买鱼尽量在本地或者周边地区,气候条件差不多。
(十四)网购鱼缸及相关配件和耗材,也不能闭着眼睛乱买。比如鱼缸,可能就要在北方商家买,因为那里生产的玻璃多;灯具就在南方的商家买,因为那里电子厂多。不要被商家洗脑产品有特效或者多高科技,很多产品不能被平代,是因为太便宜了。水路管件建议用PVC水管,便宜耐用到处都有卖,软管容易变形破损,接头也容易松动。
(十五)养鱼这事是让自己开心的,鱼肯定是不开心的,那么小的一个缸,吃的再好也不开心。所以要唯心主义一点,你的感觉和体验才是最重要的,能把鱼养到什么状态,有时候是天意或者运气。所以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经验,但也不能完全效仿,不要搞成科研项目,优胜劣汰尽心尽力了就行。前期半年养小苗肯定是要累点的,但是换来后期几年的赏心悦目也是值得的,所以在后期我们一定要在心理和生理层面进行优化升级,不能一直累一直醉,再也不要去捣鼓水温、鱼食、过滤、水质、药物等等,该适应的鱼儿早也都适应了,能留下来的就是最适合你的,有空就去和鱼儿互动一下,没空的时候该干嘛干嘛,让养鱼成为一种平淡,平淡到有时候忘了它们,猛然乍见,也许会发现更多的美好!
(能力有限,看官将就。不敢说教,纯属个感。接受批评,绝不整改。)
(一)有闲钱,虽然不是什么高贵品种,但想养好,还是要花些钱的;
(二)有闲时,不管养什么鱼都需要时间去打理,它们才能有好的表现;
(三)有氛围,养之前,要争取家人的支持,至少是不反对,不能因为个人兴趣爱好影响家庭和睦;
(四)有脑子,需要一定的动手和辩证能力;
二、硬件
(一)鱼缸
1、根据家里场地条件,尽量买大;
2、网购比较便宜,去经营了几年的老店买超白玻璃的就行,优先选择包上楼商家;
(二)水泵
1、水泵是全年运转的设备,建议花多点钱买大品牌的;一般商家标注的流量是最有利条件下的理论值,而且水泵长期使用会衰减,功率可选大一点的;
2、选择流量可调的,有暂停喂食功能的,最好是数显的;
3、水泵出水口外直径选择20mm或者25mm的,方便连接PVC管件,不匹配的也可以用PVC变径直通连接;
4、鱼缸下水建议舍弃水泵或者给鱼缸钻底孔,改用虹吸管更安全,还省了一个泵和电费;
(三)过滤系统
1、首选底滤,简单的分两个仓就行,一个滤材仓,一个水泵仓;底滤缸与下水口之间,根据空间大小,设置N层物理过滤盒,可采用周转箱底部打孔,经济实惠;
2、上滤系统可能更好,但考虑到大多数鱼友是在室内养鱼的,万一堵水或者构件失稳就危险了;
3、滤材网购就行,主打一个便宜,形状颜色材质随个人喜好,效果都差不多;只要水流能顺畅通过,滤材仓尽量放满滤材,越多越好,滤材不会经常更换,第一次下水前,一定要认真清洗干净;
4、物理过滤推荐羊绒棉搭配超滤棉,经济实惠。超滤棉容易堵水,可在下面垫一些颗粒滤材,不必要买那些专业防堵水垫子;过滤棉是高消耗的东西,如何选择也是凭个人喜好,功能就是拦截水中颗粒物,让水更清澈。鱼缸里水混或者明显有悬浮物,那就需要加强物理过滤,一般两到三层就足够了;如果空间充足,多放几层周转箱,下面几层可放直径3mm左右的火山石滤材,形成滴流效果,滴流盒中细小颗粒的滤材下面要垫上大颗粒滤材防堵水。 (四)加热棒
1、没有长期稳定的加热棒,只能尽量买品牌的,还要配合水温度计使用;建议买智能恒温变频数显的;
2、加热棒放底滤箱更美观;
3、功率大小可以根据商家推荐的加大一个码,你懂的;功率大和小,电费都是一样的;
(五)氧气泵
1、不是必备之物,底滤和上滤系统可以不配;
2、静音的都不便宜;
3、喜欢鱼缸泡泡视觉的,配一个更安心;
4、困水桶配一个爆氧,3W小功率即可;
(六)鱼缸垫和背景纸
鱼缸垫要买厚一点的,有弹性的,尽量让鱼缸受力均匀。背景纸建议不要用胶粘的,更换清理起来很麻烦,选择可水粘的。缸垫和背景纸颜色根据个人喜好,自己看着舒服就好。
(七)困水桶
1、不一定要配,但配了就是锦上添花,会让你的鱼儿更舒服;
2、容量大些最好,至少也要满足换1/3的水量;
(八)鱼料
1、商品鱼料搭配自制鱼料;
2、商品鱼料直接买大牌子的,贵点但用不了多少;
3、自制鱼料也是一种乐趣,更安全更实惠;
(九)灯具
为了提高观赏性,配个LED全光普灯,经济实惠就行,至少品牌就随意了,看钱包。
三、人个经验(仅供参考)
(一)鱼缸系统安装好后,开始运行时,自来水是有点白的,运行一段时间,水就变清亮了,就可以去买鱼了。春季或初夏买鱼比较好,气温会越来越高,对热带鱼比较友好。新鱼到家,用小容器装上鱼缸水过下水就行,几分钟就行了,至于过温可以忽略,因为就那几分钟。这里说下药浴,成批押小苗不需要药浴,因为很多都是要被自然淘汰的,顺其自然呗;
(二)从小苗养起比较有乐趣,不管是网上买还是鱼友买都要看下卖家信用。相对来说,苗越小安全值越高,因为小苗相对难分好坏,长大一些,卖家就会根据大小形态、颜色条纹等分等级,我们很容易买到淘汰苗;
(三)不要过于担心鱼苗难养活,只要不是病鱼残鱼等先天不足,肉身37.5px的鱼苗,新手也可以养了。买多少苗要根据自已的预期去考虑,比如80的缸,最终想养5条左右成鱼,那至少买15条鱼苗,慢慢养慢慢淘汰,最终留下品相好的5条;
(四)不要在乎卖家喂的是什么,因为你问了,基本回答都是丰年虾、红虫或牛心汉堡。根据自己的条件,便宜和方便才是长久之计。可傍晚去市场或超市买当天死虾,将虾肉(虾尾去皮后用高锰多泡一下杀寄生虫)和商品饲料一起打碎做成冰块储存使用。25px多的小苗,可以买点冰冻孵化的丰年虾卵喂半个月,一般30元钱的就够了,后面就可以喂自制鱼饲料了,自制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药物到饲料中预防生病,人吃的药鱼都能吃,至于用什么药,你高兴就好,主打一个便宜;
(五)成鱼之前,因为喂食频繁,喂食量大,鱼缸不要摆放任何造景装饰物包括底砂,很容易藏污纳垢,污染水质;等成鱼了,喂食量减下来了,就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安排装饰物,提高观赏性;
(六)喂食量要保证每条鱼苗都吃饱,不赞同少量多餐喂养,只是在新鱼到家后几天内,少量喂食过渡一下,后面都要喂饱。如果少量喂,一些胆小的鱼很难抢到食物,久而久之,个体大小相差太大甚至营养不良导致生病挂了;随着鱼苗越长越大,喂食量也慢慢增大,一个月调整一次即可;
(七)喂食频率根据鱼的求食状态确定,看见人会激动摇头摆尾冲到水面,鱼料丢下去能在1分钟左右吃完,一般小苗3小时左右就可以喂一次了;试过每天只喂一次的(喂饱),鱼也照样长大长好了,只是慢一些,所以不要因为喂鱼这件事去焦虑,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制定,有时间的多喂几次,没时间的早晚喂一次,主打一个有规律就行,出去旅游或出差饿一个星期也没事,不要因为养鱼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成鱼过后,喂食频率就可以佛系点了,省点心。
(八)因为喂食频率高,工具鱼强烈建议买几条,用来处理残食。不管是清道夫还是鼠鱼都不是百分百喜欢劳动,多买几条观察一下,淘汰那些不干活和喜欢吸鱼的,所有的工具鱼都有吸鱼的概率,只是金苔鼠的概率基本是百分百,不建议混养。可以黄金胡子或女王与鼠鱼搭配,鼠鱼的特点是好动,它能搅动缸底的残食或鱼便,更快的被出水口吸走,水质不会那么快恶化;还可以配几条热带小鱼,吃悬浮在水中鱼料残渣,如一眉道人或者黑尾大勾可以安排一两条,所有的配角鱼数量不能多,多了成群就会胆大,胆大就会抢食,还会欺负主鱼。
(九)换水频率,不用纠结于科学道理,简单粗暴点。小苗每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约观赏缸水量的80%(底滤缸的水不要动),放完水后,立即将困好的水注入缸中,困的水不够就用自来水补,鱼没那么脆弱(除非是吃地下水的地区,请忽略我说的一切);成鱼就不用每天换了,因为鱼的总数少了,喂食次数也少了,水没那么快变质,一个星期换一次就可以了。困水桶也要放个温度计,水温太低了就要烧开水勾兑一下。冬天换水尽量选择中午高温时间。
(十)缸壁长藻是正常现象,特别是养小苗,喂得多水肥藻多加上光线充足,藻类生长很快,工具鱼可以清理大部分,观赏面可以用刷子清理,其实鱼苗期无所谓的,又不是用来观赏,长就长呗,水清就行了。如果是绿藻造成绿水,不方便观察鱼苗的进食和健康,那就将过滤箱用黑布完全遮避阳光,绿水慢慢会变清。如果是丑陋的褐藻,擦掉即可。
(十一)最好的体表药就是勤换干净的水,但是家养鱼不可能提前储备那么多水,那么只有用些简单的药了。如果鱼体发黑或者呼吸急促,单独隔离用高锰酸钾来泡个澡还是比较有效的,鱼体表面的病基本都能搞定,泡完澡后鱼的粘膜会损坏,1天内不要喂食,等粘膜自行恢复好了再放回原缸。就算管理的很好,鱼生病或者死鱼都是正常现象,不要太纠结是为什么,大多是先天不可抗力造成的,丢到垃圾桶就行,特别是那些得了内寄肠炎啥的,就不要去买药治了,治好了也长不好。也不要谈什么责任什么慈悲,如果你是那般菩萨心肠,应该把缸里的鱼放生。
(十二)阳光对鱼来说是最好的药,鱼缸放在能见阳光的地方,鱼就不容易生病,缺点就是容易长藻,对于有洁癖的鱼友不大友好。个人觉得鱼缸里长满绿绿一层藻,也非常养眼。
(十三)长期养鱼,还是要学会繁殖,一是节约成本,二是自己繁殖才能出精品。网上买的鱼绝大部分都不是精品,但可以繁殖出精品。不要过于纠结品种,健康的鱼都漂亮,很多品种名字是杂交后才随意取的,目的就是巧立名目吸睛。买鱼尽量在本地或者周边地区,气候条件差不多。
(十四)网购鱼缸及相关配件和耗材,也不能闭着眼睛乱买。比如鱼缸,可能就要在北方商家买,因为那里生产的玻璃多;灯具就在南方的商家买,因为那里电子厂多。不要被商家洗脑产品有特效或者多高科技,很多产品不能被平代,是因为太便宜了。水路管件建议用PVC水管,便宜耐用到处都有卖,软管容易变形破损,接头也容易松动。
(十五)养鱼这事是让自己开心的,鱼肯定是不开心的,那么小的一个缸,吃的再好也不开心。所以要唯心主义一点,你的感觉和体验才是最重要的,能把鱼养到什么状态,有时候是天意或者运气。所以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经验,但也不能完全效仿,不要搞成科研项目,优胜劣汰尽心尽力了就行。前期半年养小苗肯定是要累点的,但是换来后期几年的赏心悦目也是值得的,所以在后期我们一定要在心理和生理层面进行优化升级,不能一直累一直醉,再也不要去捣鼓水温、鱼食、过滤、水质、药物等等,该适应的鱼儿早也都适应了,能留下来的就是最适合你的,有空就去和鱼儿互动一下,没空的时候该干嘛干嘛,让养鱼成为一种平淡,平淡到有时候忘了它们,猛然乍见,也许会发现更多的美好!
(能力有限,看官将就。不敢说教,纯属个感。接受批评,绝不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