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维斯塔潘的超车就是“硬挤内线、往弯心一扔”。这个帖子想更加具体地讨论一下,为什么在现有技术规则下,维斯塔潘拥有目前围场最顶级的超车能力。
早在2015、2016连续两年,维斯塔潘都当选超车最多的车手。今年还创造了从最多不同发车位(共10个:P1、P2、P3、P4、P6、P7、P9、P10、P14、P17)获得分冠的记录。
维斯塔潘的超车能力,主要得益于:(1)快速咬紧前车的能力,(2)对功弯线路的独特理解和运用。这使得维斯塔潘成为最少被陷入车阵的车手,且平均每年都能贡献两场追击/超车秀:
(注意:这里要求必须至少【以符合赛车性能的位置完赛】,例如2023沙特P15->P2这种就不算)
2015比利时,P18 -> P8
2015新加坡,P20 -> P8
2015日本,P17 -> P9
2016奥地利,P8 -> P2
2016巴西,P16 -> P3
2016阿布扎比,P22 -> P4
2017中国,P16 -> P3
2017美国,P16 -> P4
2018俄罗斯,P19 -> P5
2018美国,P18 -> P2
2018阿布扎比,P10 -> P3
2019奥地利,P8 -> P1
2021俄罗斯,P20 -> P2
2022匈牙利,P10 -> P1
2022比利时,P14 -> P1
2022意大利,P7 -> P1
2023迈阿密,P9 -> P1
2023比利时,P6 -> P1
2023美国,P6 -> P1
2024圣保罗,P17 -> P1
(除2015新加坡、2024圣保罗外,均没有安全车/红旗压缩车阵)
上述比赛能【以符合赛车性能的位置完赛】,有三方面原因。
————————————————————
1. 穿越车阵的效率极高
通常来说,想要以符合赛车性能的位置完赛,需要在前10圈左右,就离该位置最多只剩一步之遥,因而在车阵中损失的时间极少,举几个例子就清楚了:
2015比利时,前4圈P18 -> P10,最终P8
2016巴西,SC后14圈,P16 -> P3,最终P3
2017中国,前11圈,P16 -> P2,最终P3
2017美国,前10圈,P16 -> P6,最终P4
2018俄罗斯,前8圈,P19 -> P5,最终P5
2018美国,前7圈,P18 -> P5,最终P2
2022比利时,前12圈,P14 -> P1,第18圈锁定P1
2022意大利,前5圈,P7 -> P2,第34圈锁定P1
2023迈阿密,前15圈,P9 -> P2,第48圈锁定P1
2023比利时,前9圈,P6 -> P2,第17圈锁定P1
————————————————————
2. 以极小的圈速优势,就能跟紧前车
对于其他车手,通常需要在干净空气下拥有0.5秒的圈速优势,才能在脏空气下跟到前车0.5秒左右的距离(能靠DRS完成超车的跟车距离),除非是像2022这种脏空气影响较小的年份。维斯塔潘最出名的应该是2019奥地利,当时的圈速优势极小,但一旦跟近前车就能贴紧。顺便每年再举一个例子:2015中国(3次极限超车)、2016英国(无DRS超ROS)、2017中国(无DRS超RIC)、2018阿布扎比(三超OCO、超BOT)、2019巴西(二超HAM)、2020伊莫拉(超BOT)、2021匈牙利(超MSC)、2022迈阿密(超LEC)、2023美国(4次超车)、2024西班牙(超RUS)。
————————————————————
3. 在更多的弯角(非超车点)完成超越
早在2016年,维斯塔潘堪称当时围场中的“街道赛超车之王”和“无DRS超车之王”。
2016摩纳哥,在4处不同的弯角(1、10、12、19号弯),完成7次超车(均无DRS),
2016新加坡,在4处不同的弯角(1、7、8、20号弯),完成9次超车(多次无DRS),
2016巴西,在6处不同的弯角(1、3、4、10、11、12号弯),完成15次超车(均无DRS):
第8圈1号弯,内线超RAI
第32圈3号弯,外线超ROS
第56圈SC后,超ALO和MAG
第56圈1号弯,外线超GUT
第57圈1号弯,内线超WEH
第58圈3号弯,外线超BOT
第59圈11号弯,外线超RIC
第60圈4号弯,内线超KVY
第61圈10号弯,外线超OCO
第62圈4号弯,内线超NAS
第65圈4号弯,内线超HUL
第66圈12号弯,交叉线超VET
第67圈4号弯,内线超SAI
第69圈10-12号弯,超PER
Sky解说Martin Brundle在看到银石高速组合弯的超车时(见下图),直呼离谱("outrageous"),看到新加坡20号弯的超车后(见下图),他这样评价道:“他不断在柏油路上发明新的走线,使之成为F1前所未有的超车点”("He just keeps inventing bits of tarmac that are yet to see in Formula One car as an overtaking place")。
举几个2016年“无DRS超车”的例子,看一看贴紧前车的能力和对攻弯线路的选择。
2016新加坡第48圈T20,超科维亚特(附当时的赛道图):


2016英国第16圈T10-T14高速组合弯的T13,超罗斯伯格:

2016美国第10圈T3-T9高速组合弯的T8,超巴顿:

2016巴西第32圈T3,超罗斯伯格:

2016巴西第69圈T10-T12,超佩雷兹:

早在2015、2016连续两年,维斯塔潘都当选超车最多的车手。今年还创造了从最多不同发车位(共10个:P1、P2、P3、P4、P6、P7、P9、P10、P14、P17)获得分冠的记录。
维斯塔潘的超车能力,主要得益于:(1)快速咬紧前车的能力,(2)对功弯线路的独特理解和运用。这使得维斯塔潘成为最少被陷入车阵的车手,且平均每年都能贡献两场追击/超车秀:
(注意:这里要求必须至少【以符合赛车性能的位置完赛】,例如2023沙特P15->P2这种就不算)
2015比利时,P18 -> P8
2015新加坡,P20 -> P8
2015日本,P17 -> P9
2016奥地利,P8 -> P2
2016巴西,P16 -> P3
2016阿布扎比,P22 -> P4
2017中国,P16 -> P3
2017美国,P16 -> P4
2018俄罗斯,P19 -> P5
2018美国,P18 -> P2
2018阿布扎比,P10 -> P3
2019奥地利,P8 -> P1
2021俄罗斯,P20 -> P2
2022匈牙利,P10 -> P1
2022比利时,P14 -> P1
2022意大利,P7 -> P1
2023迈阿密,P9 -> P1
2023比利时,P6 -> P1
2023美国,P6 -> P1
2024圣保罗,P17 -> P1
(除2015新加坡、2024圣保罗外,均没有安全车/红旗压缩车阵)
上述比赛能【以符合赛车性能的位置完赛】,有三方面原因。
————————————————————
1. 穿越车阵的效率极高
通常来说,想要以符合赛车性能的位置完赛,需要在前10圈左右,就离该位置最多只剩一步之遥,因而在车阵中损失的时间极少,举几个例子就清楚了:
2015比利时,前4圈P18 -> P10,最终P8
2016巴西,SC后14圈,P16 -> P3,最终P3
2017中国,前11圈,P16 -> P2,最终P3
2017美国,前10圈,P16 -> P6,最终P4
2018俄罗斯,前8圈,P19 -> P5,最终P5
2018美国,前7圈,P18 -> P5,最终P2
2022比利时,前12圈,P14 -> P1,第18圈锁定P1
2022意大利,前5圈,P7 -> P2,第34圈锁定P1
2023迈阿密,前15圈,P9 -> P2,第48圈锁定P1
2023比利时,前9圈,P6 -> P2,第17圈锁定P1
————————————————————
2. 以极小的圈速优势,就能跟紧前车
对于其他车手,通常需要在干净空气下拥有0.5秒的圈速优势,才能在脏空气下跟到前车0.5秒左右的距离(能靠DRS完成超车的跟车距离),除非是像2022这种脏空气影响较小的年份。维斯塔潘最出名的应该是2019奥地利,当时的圈速优势极小,但一旦跟近前车就能贴紧。顺便每年再举一个例子:2015中国(3次极限超车)、2016英国(无DRS超ROS)、2017中国(无DRS超RIC)、2018阿布扎比(三超OCO、超BOT)、2019巴西(二超HAM)、2020伊莫拉(超BOT)、2021匈牙利(超MSC)、2022迈阿密(超LEC)、2023美国(4次超车)、2024西班牙(超RUS)。
————————————————————
3. 在更多的弯角(非超车点)完成超越
早在2016年,维斯塔潘堪称当时围场中的“街道赛超车之王”和“无DRS超车之王”。
2016摩纳哥,在4处不同的弯角(1、10、12、19号弯),完成7次超车(均无DRS),
2016新加坡,在4处不同的弯角(1、7、8、20号弯),完成9次超车(多次无DRS),
2016巴西,在6处不同的弯角(1、3、4、10、11、12号弯),完成15次超车(均无DRS):
第8圈1号弯,内线超RAI
第32圈3号弯,外线超ROS
第56圈SC后,超ALO和MAG
第56圈1号弯,外线超GUT
第57圈1号弯,内线超WEH
第58圈3号弯,外线超BOT
第59圈11号弯,外线超RIC
第60圈4号弯,内线超KVY
第61圈10号弯,外线超OCO
第62圈4号弯,内线超NAS
第65圈4号弯,内线超HUL
第66圈12号弯,交叉线超VET
第67圈4号弯,内线超SAI
第69圈10-12号弯,超PER
Sky解说Martin Brundle在看到银石高速组合弯的超车时(见下图),直呼离谱("outrageous"),看到新加坡20号弯的超车后(见下图),他这样评价道:“他不断在柏油路上发明新的走线,使之成为F1前所未有的超车点”("He just keeps inventing bits of tarmac that are yet to see in Formula One car as an overtaking place")。
举几个2016年“无DRS超车”的例子,看一看贴紧前车的能力和对攻弯线路的选择。
2016新加坡第48圈T20,超科维亚特(附当时的赛道图):


2016英国第16圈T10-T14高速组合弯的T13,超罗斯伯格:

2016美国第10圈T3-T9高速组合弯的T8,超巴顿:

2016巴西第32圈T3,超罗斯伯格:

2016巴西第69圈T10-T12,超佩雷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