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之壁吧 关注:154,584贴子:6,338,921

日漫在美国的收视率和日本acg系IP在美国的普及率探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隔壁b吧发帖被疯狂吞楼,在这里发试一下,数据就存在这个贴里面
数据来自各种民调机构和收视率统计机构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11-07 21:07回复
    吞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1-07 21:45
    收起回复
      前排支持


      IP属地:江苏3楼2024-11-07 21:58
      回复
        首先先明确一下我这里“普及率”和“受众人数”的概念
        知名度算是“受众人数”和“普及率”,的一种体现但是知名度不等于受众人数,大IP里面有的是值知道个名字,除此以外啥都不知道的,比如Hellokitty这种
        我这里的普及率是认知度,了解程度,好感率,收视率,实际体验过这款产品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这几个指标结合起来的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11-07 22:48
        回复
          首先来看看第一部在美国成功的日漫,是一部叫《马赫GOGOGO》的作品,该动漫在美国被翻译成Speed Racer,60年代引进美国(同时期引进美国的有阿童木和森林大帝,但没有这部火),这部作品被誉为“首部在美国取得主流级成功”的日本动漫,迅速成为热门作品,一直重播到90年代才过气,30多年时间里在美国电视上累计收获了4000万左右的观众数量。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11-07 22:52
          收起回复
            前排围观。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1-07 22:58
            回复
              然后是80年代的日本游戏IP在美国的受众,雅达利大崩溃后,NES占领游戏市场,到了90年代美国30%的家庭拥有NES,任天堂这个时候在美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初代马力欧在美国1991年销量破2000万套,算上间接的辐射人数(买一套游戏一家人一起玩;很多朋友一起玩),初代马力欧在美国的辐射受众有3000万人以上(保守统计);另一个取得主流成功的作品吃豆人,1982年在美国街机上的活跃玩家数量在3000万左右,算上后续增长,吃豆人在美国的辐射人数丝毫不弱于马力欧甚至更强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11-07 23:02
              回复
                以民调为例,我们这里搬出一个叫“Q指数”的东西,这个东西国内大部分可能不了解,但是在美国这个玩意儿有快60年的统计历史,上世纪60年代这个指标就存在了,调查方式也非常朴素,全美随机调查,每年都进行,抽取美国6-80岁全部年龄段的人群,调查一个事物的Familiarity(知名度)和popularity(受欢迎程度),受访者会收到问卷,上面描述一个人物,比如明星/虚拟角色,或者品牌,或者某个热门事件,下面会附上这个东西的简介,选项只有6个:
                A 我最喜欢的之一 B 非常不错 C 很不错 D 一般 E 不咋样 F 我没听说过这个东西
                然后根据回收问卷来进行调查,这个调查概念在美国业内很普及,甚至黑袍纠察队里祖国人天天嚷嚷的那个支持率在设定上就是Q指数,按照黑袍纠察队的虚构设定,祖国人+星光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是98%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11-07 23:09
                回复
                  Q指数的计算方式: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4-11-07 23:11
                  回复
                    我们来看看90年代的Q指数分析,当时美国儿童范围内(6-12岁)最受欢迎的角色通常是米老鼠,马力欧一般会排在第二位,偶尔会拿下第一,90年代世嘉的索尼克在美国火成了现象级角色,最猛的一年击败米老鼠夺下第一,虽然好像就一次,但也非常不错了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4-11-07 23:19
                    回复
                      那当时马力欧当时在美国的认知度如何呢?
                      根据调查的话,马力欧1996年在美国6-80岁群体里的认知度达到了60%,就是10个美国人里面有6个知道马力欧,好感度在30%左右,当时的马力欧在美国大概是什么水平?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看其它IP在美国的国民认知度(同时期的调查):
                      米老鼠 97%
                      米妮 96%
                      唐老鸭 95%
                      兔八哥 95%
                      加菲猫 94%
                      猫和老鼠 93%
                      啄木鸟伍迪 93%
                      崔迪鸟 93%
                      史努比 90%
                      这些角色在美国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家喻户晓,并且各个都有几十年的历史,跨越几代人,当时仅仅出现10年的马力欧还无法与之相比(更别说这还是个日本角色,在美国算是客场作战了),但马力欧在美国的知名度能和这些IP比拼:
                      辛普森一家(电视动画) 59%
                      调查的时候辛普森一家在美国刚刚出了10年,国民认知度在59%,这部动画巅峰时期的平均收视率每集都能破2000万人,可以说是美国历史最火爆的动画之一,而马力欧在当时的美国的国民认知度可以媲美辛普森一家
                      Tommy 44%
                      这是一部叫淘气小小兵的动漫里的主角,淘气小小兵(1991年的动画)在美国是现象级的动漫,在国内可能感受不明显,在美国这部动画巅峰一集,单集首播收视人数能上千万,海绵宝宝都做不到,而Tommy作为这部动漫的主角,当时刚火5年,国民认知度在44%左右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11-07 23:31
                      收起回复
                        所以截止90年代初期,我对于日本IP在美国的普及率定档:
                        马力欧,准国民级,虽然当时在美国还没有达到家喻户晓的地位,但国民认知度已经突破60%,相当来说,大部分美国人已经熟悉马力欧这个角色,从受众人数角度来讨论,初代马力欧美国销量截止90年代初达到2000万,算上各种衍生商品,间接辐射应该有几千万人
                        吃豆人,准国民级,1982年街机活跃玩家达到3000万左右,辐射人数丝毫不弱于马力欧,没有理由认知度低于它,因此同样判定为准国民级
                        马赫GOGOGO(Speed Racer),准国民级,一个日本动画能在美国电视上呆30多年,这水平现在也没有日漫能做到,30多年来累计电视观众在4000万左右,当然这个是截止90年代初期的定位,因为这个动漫在美国后面也没续下去。
                        索尼克,现象级,当时来看,历史不够悠久算不上国民级,单巅峰时期有Q指数击败米老鼠(在6-12岁范围里)的战绩,所以肯定也是现象级的IP。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4-11-07 23:38
                        收起回复
                          时间依然是90年代,1993年,美版战队Power Ranger成为现象级作品,在2-11岁观众里数量达到430万以上,估算当时美国这个年龄段大概有3500-4000万人左右,这个收视率《忍者神龟》后最高,Speed Racer之后第二个引起主流电视轰动的日本作品(Speed Racer单集水平可能还比不过恐龙战队,因为它是30多年累积4000多万电视观众)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4-11-08 00:02
                          收起回复
                            支持聚聚 找资料能力在国内社区里是真厉害


                            IP属地:广东16楼2024-11-08 06:20
                            收起回复
                              最后就是90年代末期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盛况Pokemon,当年正处于巅峰时期的宝可梦在美国成为了历史最大的文化现象之一,华盛顿邮报在1999年直接用“Pokemon Invasion”来形容宝可梦的文化入侵,1999年大概是宝可梦在美国最巅峰的一年,这一年,宝可梦所有版本在美国销售出1220万套,超梦的逆袭拿下8570万美元票房(大概1700-1800万人走进电影院观看),动画播出到9月份观众人数达到310万,到11月份,WB kids表示所有看电视的男孩(6-11岁)里有一半在看宝可梦动画,宝可梦动画平均每集都可以击破300万观众人数(也有说法是500万以上),如果算累计电视受众,宝可梦那么多集连续在黄金时段定点播放,哪怕排除很多人会连着追的情况下,宝可梦在美国的电视受众几千万也是有的,再加上当时在美国爆火的各种宝可梦周边,卡牌(华盛顿邮报1999年8月表示宝可梦这一年在美国的市场规模7亿美元起步)综上所述,宝可梦在1999年被称为Pokemon Invasion并不过分,这一年宝可梦所有游戏+卡牌+动画+剧场版+周边保底直接影响了5000万以上美国人(我这可能还是说少了),间接辐射上亿美国人(美国孩子的父母被动地接触到了宝可梦),只算这一年,马力欧和吃豆人在游戏方面的辐射力都高于宝可梦,Power Ranger在电视上的观众未必输给宝可梦动画多少,但确实架不住宝可梦全领域出击,在每个领域都取得了成功,达到了一个IP能辐射到的极限(除了没有一部大爆的真人好莱坞电影这种)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4-11-08 07:5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