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一般选择:电子版、廉价二手、借阅,所以买实体书对我就是一个目的:收藏。
大概在今年九、十月份的时候,我曾经头脑发热,想拿下一整套二十四史——主要目标就是那套浅绿色的精装大字本。
然而,终究理智占据了高地。直到最近,自己(用作私人仓库)的房子也装修好了,又开始谋划二十四史的事情。我主要关注这三套:
1、精装普通版:即草绿色布面烫金封皮,32开本,241本/套。这套书,中华书局已经脱印了,市面上还有一定量的存货。原定价7900,现在有货的基本上都是溢价;
2、精装大字本:即浅绿色纸面封皮,16开本,241本/套。这套是目前中华书局主推的。原定价13000,一般不应超过9000,想要低于6000拿下,得长期蹲守;
3、精装缩印本:即深绿色PU面,大16开本,20本/套。这套书其实有些年头了,也是目前在售的主要版本之一。定价2380(会随着印次递增),一般不应超过2000。
此外,其他的版本就不在考虑之中了。比如那套平装本的,既然用来收藏,买那种就没啥意义。更不用说建国70周年版了,那套封面的设计纹案不好看,侧边的阿拉伯数字顺序号很刺眼,不考虑。还有早年南洋出资印刷的,也是大字本,但存量太少了。
(顺带一提,现在双十一,大字本二十四史其实还没有到它近一年的最低价。我清楚地记得,最低价应该是56xx,而且,貌似10月的时候,还有昙花一现的54xx)
由于我曾经在《明通鉴》的两套精装书(黄皮32开本、白皮红脊16开本)上见识过中华书局的印刷装订质量——连精装书都那个鬼样子。于是我从旧书网上找到便宜的散卖本,每一种各拍了一本,花了接近100两银子,想着体验一下实物。
先上评价:拿到实物以后,我算是对这三套主流的精装二十四史彻底放弃了。没错!就是彻底放弃!
点校本二十四史(不是后来的修订版)应该还在使用传统的铅字油印,与现在常见的电脑排版激光印刷的质感不同。但是,中华书局目前的铅字印刷书籍(包括还没改过来的《续资治通鉴》)却完全没有铅字油印那种传统的美感:
先说精装普通版和精装大字本,正文印刷,不是臃肿滚胖(溢墨、笔画粘连),就是断线残缺(缺墨、字迹不清),完全没有那种传统铅印字应具有的饱满而不失锐利的感觉。个别字还有不整齐,歪斜的情形。更不用说,连书芯和外壳都对不齐的装订问题。普通本稍强一点,大字本简直就是灾难。
比较令我感到意外的是精装缩印本,或许是出版较早(九几年首印)的缘故,完全没有前两者的问题。缩印本里面的字符排列十分整齐,字符也个个饱满,唯独就是字太小了,某些页面也存在整体偏淡的情形。
再吐槽一下中华书局的设计审美:大字本封面花纹很丑,封面上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大字本”俗不可耐,封面和书脊上的数字也很丑(不理解为什么用“一〇”、“二〇”、“三〇”,而不是“十”“廿/卄”“卅”等)。本来对精装普通版有一定好感,后来发现它的书脊下部竟然也烫印了阿拉伯数字暗纹,很丑(再此吐槽建国70周年版上的阿拉伯数字)。但是不仔细看也较难看见。
最后,上图吧:





















大概在今年九、十月份的时候,我曾经头脑发热,想拿下一整套二十四史——主要目标就是那套浅绿色的精装大字本。
然而,终究理智占据了高地。直到最近,自己(用作私人仓库)的房子也装修好了,又开始谋划二十四史的事情。我主要关注这三套:
1、精装普通版:即草绿色布面烫金封皮,32开本,241本/套。这套书,中华书局已经脱印了,市面上还有一定量的存货。原定价7900,现在有货的基本上都是溢价;
2、精装大字本:即浅绿色纸面封皮,16开本,241本/套。这套是目前中华书局主推的。原定价13000,一般不应超过9000,想要低于6000拿下,得长期蹲守;
3、精装缩印本:即深绿色PU面,大16开本,20本/套。这套书其实有些年头了,也是目前在售的主要版本之一。定价2380(会随着印次递增),一般不应超过2000。
此外,其他的版本就不在考虑之中了。比如那套平装本的,既然用来收藏,买那种就没啥意义。更不用说建国70周年版了,那套封面的设计纹案不好看,侧边的阿拉伯数字顺序号很刺眼,不考虑。还有早年南洋出资印刷的,也是大字本,但存量太少了。
(顺带一提,现在双十一,大字本二十四史其实还没有到它近一年的最低价。我清楚地记得,最低价应该是56xx,而且,貌似10月的时候,还有昙花一现的54xx)
由于我曾经在《明通鉴》的两套精装书(黄皮32开本、白皮红脊16开本)上见识过中华书局的印刷装订质量——连精装书都那个鬼样子。于是我从旧书网上找到便宜的散卖本,每一种各拍了一本,花了接近100两银子,想着体验一下实物。
先上评价:拿到实物以后,我算是对这三套主流的精装二十四史彻底放弃了。没错!就是彻底放弃!
点校本二十四史(不是后来的修订版)应该还在使用传统的铅字油印,与现在常见的电脑排版激光印刷的质感不同。但是,中华书局目前的铅字印刷书籍(包括还没改过来的《续资治通鉴》)却完全没有铅字油印那种传统的美感:
先说精装普通版和精装大字本,正文印刷,不是臃肿滚胖(溢墨、笔画粘连),就是断线残缺(缺墨、字迹不清),完全没有那种传统铅印字应具有的饱满而不失锐利的感觉。个别字还有不整齐,歪斜的情形。更不用说,连书芯和外壳都对不齐的装订问题。普通本稍强一点,大字本简直就是灾难。
比较令我感到意外的是精装缩印本,或许是出版较早(九几年首印)的缘故,完全没有前两者的问题。缩印本里面的字符排列十分整齐,字符也个个饱满,唯独就是字太小了,某些页面也存在整体偏淡的情形。
再吐槽一下中华书局的设计审美:大字本封面花纹很丑,封面上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大字本”俗不可耐,封面和书脊上的数字也很丑(不理解为什么用“一〇”、“二〇”、“三〇”,而不是“十”“廿/卄”“卅”等)。本来对精装普通版有一定好感,后来发现它的书脊下部竟然也烫印了阿拉伯数字暗纹,很丑(再此吐槽建国70周年版上的阿拉伯数字)。但是不仔细看也较难看见。
最后,上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