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内存,闪存就会第一时间想到的品牌,想必金士顿一定有一席之地。
自 1987 年成立以来,金士顿凭借卓越品质与创新精神,一路书写辉煌历史。成为了消费者心中,存储行业中家喻户晓的品牌,在 SSD 制造领域持续展现着强大的统治力。与此同时,
据IT之家 10 月 25 日消息
金士顿郑重宣布,其 Renegade DDR5 CUDIMM 内存于微星 MEG Z890 UNIFY - X 平台上成功达成了 12,108MT/s 的卓越超频战绩,一举问鼎 HWBOT 榜首。像金士顿这样的老牌厂商,不仅在产能销量方面一直表现出色,保持着稳定且可观的成绩,而且在创新领域也持续发力,此次能在超频方面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着实令人惊叹不已。它充分展现了金士顿在内存技术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实力,以及不断追求卓越、突破极限的创新精神,这种多维度的优秀表现无疑为整个行业树立了典范.

这应该也是广大消费者,能愿意购买,支撑起金士顿如此高的市场份额份额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虽然品牌历史悠久,但是丝毫未曾停下努力和创新。
在现在硬盘产品犹如满天繁星的市场里,数据一定是最有说服力的,根据TrendForce的最新报告,2023 年,金士顿作为SSD制造商的领导地位依然稳固,金士顿的全球市场份额达到了惊人的 34%,这一数字足以说明一切,消费者的钱包会自己做决定,金士顿的销量将众多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说起金士顿的硬盘,可能早期大家更为熟知的应该是金士顿的A400系列sata硬盘,它以一骑绝尘的200万+评论的销量,长期霸榜京东的销量排行榜单,领先了第二名几倍之多,这足以证明大家对金士顿的认可,而且它也给我们很多台式机升级提供了非常可靠并放心的选择,小编自己的公司,就是全部选择了A400的480g版本,为以前的 6 ,7代办公电脑进行级,19年至今,十余台电脑都是平安度过自己的完整生命周期,直到升级win11的到来,整机彻底淘汰,也没有一台的硬盘出过问题。 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大家对金士顿品牌的认可,都可谓深入人心。
但是伴随着硬盘速度的发展,sata协议能提供的速度,明显慢慢不足矣满足我们的使用需求,对此金士顿也是在2021发布了pcie3.0的nv1系列,并于2022年9月发布了pcie4.0的nv2系列,可以看出老干部确实是稳扎稳打,按照自己的计划,一点点的稳步前行着 随着 PCIe 4.0 技术日益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咱们的老干部金士顿也顺势推出了NV3系列,力求为入门级用户也能提供低价且兼顾高速的 高性价比型号。
那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的,正是这个系列pcie4.0的更新产品 —— 金士顿NV3 1TB
首先来看一下外观


这款产品的包装延续了金士顿的经典风格,就连高端的 KC3000 也是如此。这种包装方式有着显著的好处,那就是能有效应对 “摸摸党”。因为这种包装一旦拆开就必然会遭到损坏,所以那些仅想随意试用硬盘,却不打算购买的消费者就会有所顾虑,这样的包装设计也有助于保证商品在到达真正消费者手中之前的完整性和全新性,让消费者收到的不会再是他人随意摆弄读写过的二手产品,避免憋屈消费的情况出现。 这点其实我还是特别赞同的,谁也不愿意花着全新的价格,买到一个别人用过的二手产品吧。



外包装上表明了几个信息,我们先简单看一下。
1.硬盘的速度,是6000MB/s 比nv2提高了接近一倍, 价格反而相比NV2刚上市时稍微下调,基本不变 nv2上市是529 nv3 上市 499 现在nv3在那个平台 430 (就是广告巨多删不完那个平台)
2.三年保修,这个有不少固态都是一样的保修年限。支持个人送保
3.产品背面是产地信息,和公司信息,以及售后服务电话等,值得注意的是,居然有中国,中国台湾,泰国,美国,四个产地。( 标注中国台湾正确!,个别品牌出来挨打)
打开看一下硬盘本身




可以看到这款 SSD 呈现的是蓝色 PCB 板,其规格为标准的 2280 尺寸。在正面的贴纸上, 标注着一些容量,型号,电压,和工作协议,序列号和其他相关认证的信息,也为售后提供了便利。
我手上这块是1TB版本,同时会有500g,2t 以及后续会出的4t版本,并且都是单面颗粒,对现在的很多轻薄本,尤其是 Mini主机和一些戴尔笔记本,可以说是非常友好,越来越多的笔记本把硬盘位插槽,都做成了只支持单面颗粒的设计。这一点大家在选购硬盘为笔记本扩容的时候,一定要优先注意,避免到手装不上还不方便退货造成的损失,手上的这块硬盘看着做工还是很不错的。
硬盘主控颗粒情况

我的这块1TB版本, 主控是来自群联的PS5027-E27,可能是金士顿专门定制的主控吧,官网并没有搜索到和这个型号完全一样的产品,应该是一款较高性能低功耗的主控,这个在后面测试中也会有所反应,2颗512GB 颗粒,组成的1Tb版本。 用上东芝162层TLC颗粒了应该重点表扬。
上机实测软件跑分测试
之前有吧友发过帖子,新硬盘装上电脑之后,看不到分区,也不会分区,这次顺便提一下具体怎么操作。本着尽量最简单的想法,不借助其他软件操作。
在你把硬盘装上主板之后,开机,此时电脑里应该没有你的硬盘,直接在我的计算机右键,找到管理,设备管理,磁盘管理,这时候就会看到一个灰色的磁盘了。
简单说一下测试平台,也是我昨天刚组好的一套配置
12900es +z690pro-a+32g 主硬盘戴尔全新拆机,群联p0221 512 将nv3放在第二槽pcie4.0x4接口进行测试。机箱内有正常风道。

按照默认选项点击确定即可

然后就是一直下一步,下一步默认确定。
最后就能看到一个新的硬盘,被建立成了一个新分区,这时候就可以使用了
如果你想对分区进行拆分操作,在此分区上右键,选择压缩并且输入大小即可。

这时候已经能看到新的磁盘分区。可以进行下一步测试。

首先是 Crystal Disk Info 软件的 硬盘信息介绍
简单看一下硬盘具体信息,同时,当你买到新硬盘,也可以用这个软件,看一下硬盘的通电次数,读写量,等信息,来帮助你验证硬盘是否全新。

根据 Crystal Disk Info的信息显示,可知金士顿NV3 1TB的标称容量为1000.2GB,全新硬盘,0通电状态(我开了两次机), 可以看到开机之后nv3的温度表现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对比另一块 安装了散热马甲的群联硬盘,nv3并没有安装散热马甲,20℃室温下无散热情况待机温度仅为29℃。
支持PCIe4.0x4传输模式, 当前也是处于PCIe4.0x4工作状态,硬盘支持NVMe1.4标准.
AS SSD 跑分


娱乐软件就顺便看一眼吧,这个软件在相同情况下波动挺大的,有时候4k能有80多MB/s
有时候也只有六七十, 不过 整体得分到了8500左右 已经算是比较不错的分数了
不过。还是得公开处刑一下前些天我提过的这块戴尔全新拆机盘。可以说是非常离谱。
等我这两天公司的事儿忙完之后,我真得好好测测这个,到底是什么鬼。。一直也没搞清楚

CrystalDisk Mark跑分
然后是 大家最熟悉的跑分基准测试软件 Crystal Disk Mark 测试

经过几次测量发现分数基本是一致的,读取速度6130MB/s 写入速度5360MB/s左右, 均略微超出6000MB/s和4000MB/s的标称值,相对于上代产品NV2性能提升幅度接近一倍,硬盘整体速度也到了pcie4.0硬盘中比较高的水平,可见大厂在这方面确实是比较严谨, 没有出现实际跑分低于宣传的情况。
单独看这个硬盘的分数,可能不是很直观,随便找几个比较热门的硬盘比较一下

这样看来在各家大厂横向比较,nv3的读写性能,还是表现相当很不错的
ATTO Benchmark跑分

虽然是金士顿的入门级固态,没有独立缓存,但是性能确实表现不错
在HD Tune测试中200g不掉速

用200GB数据向金士顿NV31TB 写入,写入速度一直保持在5870MB/s 读取速度则是保持在5980MB/s 整体曲线只有小幅度波动,基本没有掉速情况出现,可见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 同时对于一个1t硬盘,写入200g 不掉速,而且温度不高,我感觉还是挺满意的,既然200g完全没有掉速的情况, 那也让我很好奇,想看一下它的模拟缓存到底有多大。
用白眼测一下。模拟缓存320g左右

通过白眼的三次测试 。 发现三次结果均基本相同,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我测试平台的影响,后续我会在cpu散热器到了之后,重新测一下。当前的散热器知识一个原装intel,直接摆在上面散热, 感觉跑一会之后,cpu温度会90度左右,然后降频,不确定是不是影响到了硬盘速度,但是这次测试主要是为了看模拟缓存多大,可以看到,硬盘在连续写入达到 320g左右时,开始变成出缓速度,缓外速度基本稳定在230MB/s
不过在实际使用中,相当于能复制接近两个黑神话悟空游戏的大小。 基本足够应付大家的日常需求了,对一个金士顿pcie4.0的入门型号来说,这个表现已经算非常不错,而且像这样比较大的slc缓存,一般正常使用状态下,是很难用到出缓的,日常使用肯定是足够了。 这种用法基本上在你换硬盘的时候,用一次,也就差不多了,平时很小概率能直接连续读写到出缓。 况且nv3的温度表现,可以称得上很不错了。(不过我这边现在室温确实低)
Aida64测试结果

为了更准确,我们换成aida64在测两次。两次aida64结果基本一致,与之前的白眼测试,结果也基本一致。
那就基本能说明,这块硬盘的1TB版本
模拟缓存大小是320g左右 (sd10 1t 的模拟缓存是220g左右)
缓外是230mb/s左右
性能方面大致测到这里,相信大家基本也有了一个比较整体的了解,那我们再说点其他的方面。这其实也会对你购买和使用硬盘产生很大的影响。
品牌售后服务相关
我相信之所以这么多人,都会选择金士顿,售后服务和良好的品牌的口碑方面绝对是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有这种销量第一的大牌做背书,售后也是只需要提供硬盘本身,就可以保修,不会索要发票,也不会只通过经销商保修,这其实是很方便的。 但是大家记得不要撕掉标签。
并且和之前的nv2一样,支持3年的个人送保,在价格略微下调的情况下,nv3 给到的相对于nv2的巨大提升,整体优势显著。
售后的具体流程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

关注微信金士顿科技 找到离你最近的售后授权维修站,然后联系之后发快递过去即可,
当然如果真的离你很近,你也可以直接亲自过去,不过去之前最好电话沟通一下,避免白跑一趟。
总结
总体而言,NV3固态硬盘是一款在金士顿品牌内,非常非常具有性价比的入门级PCIe 4.0 SSD, 而且此次 NV3 相较于 nv2 的升级幅度可谓相当显著,其速度从原本的 3500Mb/s 一举跃升至 6000+Mb/s 每秒,并且像我手中拿到的1t版本还是东芝的tlc颗粒,在多个高负载情况下,NV3表现依然流畅稳定 温度较低, 同时价格方面首发价还略微降价,我感觉还是看得到这种大厂在平稳进步的。
NV 系列的销量毋庸置疑一直都是ssd中的第一梯队, 有这样一个出货量第一的大牌给我们提供保障,确实会让人放心很多。 我相信nv3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说一点题外话,大品牌的好处之一,就是售后站点特别多,像我附近就有一个,快递第二天就能到了,也会大大缩短售后所需的等待时间,其实像之前给大家介绍的笔记本电脑的选购一样,大量的售后服务站点,肯定是要投入巨量成本的,这一部分成本肯定要适当的体现在硬盘的价格上,这本也无可厚非,所以nv3,只需要跟nv2比较,性价比,性能,颗粒都有所提升,我感觉已经算是nv3完成了使命了并且做出进步了。
至于大家在选择的时候,自己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那就是你的自由了,你到底是侧重极致的低价,比如有些厂家的黑白片混用,或者个别有跑路的风险,或者说性能一般,但是他就是极致的便宜,便宜到一定程度,那就足矣打动你不是吗。
或者说有些吧友想加一点预算在售后保障这方面尽量做到兼顾,又或者说你要加更多预算,去购买一个绝对的旗舰产品,图个安心,这其实都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痛点选择就好, 但是当你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购买目标或者自己不太会选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一个他们最耳熟能详的大品牌去直接购买,这就是品牌效应给大家心底里根深蒂固的影响力,也是金士顿能这么多年销量一直如此的原因之一了吧。
写在最后:
这次时间比较仓促,而且赶上我有客户公司的大量资料要做,不过我还是在拿到的第一时间,先把nv3的上手测试给大家写出来,帖子里肯定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大家有建议可以随便提,我会慢慢完善。 不过数据方面为了能更客观,我其实真做了不少测试。。 你看这个读写就能看出来哈哈 但是数据还是不敢保证绝对准确,大家还是要结合别人的测试,一起拿来作参考,兼听则明。

而且我也想把这种测评,顺带着说一些能对一些小白用户有用的东西, 比如之前就不止一个人发帖问,新买的硬盘,插电脑上开机,为什么看不到这样的问题, 我争取一次附带一两个这种给小白看的小教程,
同时,我之所以标题叫,初见,就是因为我打算有二周目,在这个帖子下面,如果你们有觉得还想让我测的nv3的项目,我会挑两三项点赞比较高的,测出来,在我发下一个帖子的时候一起发出来 。同时也会在这个帖子下面更新出来。 这样每次都和大家能有一个互动,并且我也能通过你们的指导,进步得更快。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我继续去删广告了 感谢兄弟们支持 有意见和建议可以留言
自 1987 年成立以来,金士顿凭借卓越品质与创新精神,一路书写辉煌历史。成为了消费者心中,存储行业中家喻户晓的品牌,在 SSD 制造领域持续展现着强大的统治力。与此同时,
据IT之家 10 月 25 日消息
金士顿郑重宣布,其 Renegade DDR5 CUDIMM 内存于微星 MEG Z890 UNIFY - X 平台上成功达成了 12,108MT/s 的卓越超频战绩,一举问鼎 HWBOT 榜首。像金士顿这样的老牌厂商,不仅在产能销量方面一直表现出色,保持着稳定且可观的成绩,而且在创新领域也持续发力,此次能在超频方面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着实令人惊叹不已。它充分展现了金士顿在内存技术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实力,以及不断追求卓越、突破极限的创新精神,这种多维度的优秀表现无疑为整个行业树立了典范.

这应该也是广大消费者,能愿意购买,支撑起金士顿如此高的市场份额份额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虽然品牌历史悠久,但是丝毫未曾停下努力和创新。
在现在硬盘产品犹如满天繁星的市场里,数据一定是最有说服力的,根据TrendForce的最新报告,2023 年,金士顿作为SSD制造商的领导地位依然稳固,金士顿的全球市场份额达到了惊人的 34%,这一数字足以说明一切,消费者的钱包会自己做决定,金士顿的销量将众多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说起金士顿的硬盘,可能早期大家更为熟知的应该是金士顿的A400系列sata硬盘,它以一骑绝尘的200万+评论的销量,长期霸榜京东的销量排行榜单,领先了第二名几倍之多,这足以证明大家对金士顿的认可,而且它也给我们很多台式机升级提供了非常可靠并放心的选择,小编自己的公司,就是全部选择了A400的480g版本,为以前的 6 ,7代办公电脑进行级,19年至今,十余台电脑都是平安度过自己的完整生命周期,直到升级win11的到来,整机彻底淘汰,也没有一台的硬盘出过问题。 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大家对金士顿品牌的认可,都可谓深入人心。
但是伴随着硬盘速度的发展,sata协议能提供的速度,明显慢慢不足矣满足我们的使用需求,对此金士顿也是在2021发布了pcie3.0的nv1系列,并于2022年9月发布了pcie4.0的nv2系列,可以看出老干部确实是稳扎稳打,按照自己的计划,一点点的稳步前行着 随着 PCIe 4.0 技术日益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咱们的老干部金士顿也顺势推出了NV3系列,力求为入门级用户也能提供低价且兼顾高速的 高性价比型号。
那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的,正是这个系列pcie4.0的更新产品 —— 金士顿NV3 1TB
首先来看一下外观


这款产品的包装延续了金士顿的经典风格,就连高端的 KC3000 也是如此。这种包装方式有着显著的好处,那就是能有效应对 “摸摸党”。因为这种包装一旦拆开就必然会遭到损坏,所以那些仅想随意试用硬盘,却不打算购买的消费者就会有所顾虑,这样的包装设计也有助于保证商品在到达真正消费者手中之前的完整性和全新性,让消费者收到的不会再是他人随意摆弄读写过的二手产品,避免憋屈消费的情况出现。 这点其实我还是特别赞同的,谁也不愿意花着全新的价格,买到一个别人用过的二手产品吧。




外包装上表明了几个信息,我们先简单看一下。
1.硬盘的速度,是6000MB/s 比nv2提高了接近一倍, 价格反而相比NV2刚上市时稍微下调,基本不变 nv2上市是529 nv3 上市 499 现在nv3在那个平台 430 (就是广告巨多删不完那个平台)
2.三年保修,这个有不少固态都是一样的保修年限。支持个人送保
3.产品背面是产地信息,和公司信息,以及售后服务电话等,值得注意的是,居然有中国,中国台湾,泰国,美国,四个产地。( 标注中国台湾正确!,个别品牌出来挨打)
打开看一下硬盘本身




可以看到这款 SSD 呈现的是蓝色 PCB 板,其规格为标准的 2280 尺寸。在正面的贴纸上, 标注着一些容量,型号,电压,和工作协议,序列号和其他相关认证的信息,也为售后提供了便利。
我手上这块是1TB版本,同时会有500g,2t 以及后续会出的4t版本,并且都是单面颗粒,对现在的很多轻薄本,尤其是 Mini主机和一些戴尔笔记本,可以说是非常友好,越来越多的笔记本把硬盘位插槽,都做成了只支持单面颗粒的设计。这一点大家在选购硬盘为笔记本扩容的时候,一定要优先注意,避免到手装不上还不方便退货造成的损失,手上的这块硬盘看着做工还是很不错的。
硬盘主控颗粒情况

我的这块1TB版本, 主控是来自群联的PS5027-E27,可能是金士顿专门定制的主控吧,官网并没有搜索到和这个型号完全一样的产品,应该是一款较高性能低功耗的主控,这个在后面测试中也会有所反应,2颗512GB 颗粒,组成的1Tb版本。 用上东芝162层TLC颗粒了应该重点表扬。
上机实测软件跑分测试
之前有吧友发过帖子,新硬盘装上电脑之后,看不到分区,也不会分区,这次顺便提一下具体怎么操作。本着尽量最简单的想法,不借助其他软件操作。
在你把硬盘装上主板之后,开机,此时电脑里应该没有你的硬盘,直接在我的计算机右键,找到管理,设备管理,磁盘管理,这时候就会看到一个灰色的磁盘了。
简单说一下测试平台,也是我昨天刚组好的一套配置
12900es +z690pro-a+32g 主硬盘戴尔全新拆机,群联p0221 512 将nv3放在第二槽pcie4.0x4接口进行测试。机箱内有正常风道。

按照默认选项点击确定即可

然后就是一直下一步,下一步默认确定。
最后就能看到一个新的硬盘,被建立成了一个新分区,这时候就可以使用了
如果你想对分区进行拆分操作,在此分区上右键,选择压缩并且输入大小即可。

这时候已经能看到新的磁盘分区。可以进行下一步测试。

首先是 Crystal Disk Info 软件的 硬盘信息介绍
简单看一下硬盘具体信息,同时,当你买到新硬盘,也可以用这个软件,看一下硬盘的通电次数,读写量,等信息,来帮助你验证硬盘是否全新。

根据 Crystal Disk Info的信息显示,可知金士顿NV3 1TB的标称容量为1000.2GB,全新硬盘,0通电状态(我开了两次机), 可以看到开机之后nv3的温度表现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对比另一块 安装了散热马甲的群联硬盘,nv3并没有安装散热马甲,20℃室温下无散热情况待机温度仅为29℃。
支持PCIe4.0x4传输模式, 当前也是处于PCIe4.0x4工作状态,硬盘支持NVMe1.4标准.
AS SSD 跑分


娱乐软件就顺便看一眼吧,这个软件在相同情况下波动挺大的,有时候4k能有80多MB/s
有时候也只有六七十, 不过 整体得分到了8500左右 已经算是比较不错的分数了
不过。还是得公开处刑一下前些天我提过的这块戴尔全新拆机盘。可以说是非常离谱。
等我这两天公司的事儿忙完之后,我真得好好测测这个,到底是什么鬼。。一直也没搞清楚

CrystalDisk Mark跑分
然后是 大家最熟悉的跑分基准测试软件 Crystal Disk Mark 测试

经过几次测量发现分数基本是一致的,读取速度6130MB/s 写入速度5360MB/s左右, 均略微超出6000MB/s和4000MB/s的标称值,相对于上代产品NV2性能提升幅度接近一倍,硬盘整体速度也到了pcie4.0硬盘中比较高的水平,可见大厂在这方面确实是比较严谨, 没有出现实际跑分低于宣传的情况。
单独看这个硬盘的分数,可能不是很直观,随便找几个比较热门的硬盘比较一下

这样看来在各家大厂横向比较,nv3的读写性能,还是表现相当很不错的
ATTO Benchmark跑分

虽然是金士顿的入门级固态,没有独立缓存,但是性能确实表现不错
在HD Tune测试中200g不掉速

用200GB数据向金士顿NV31TB 写入,写入速度一直保持在5870MB/s 读取速度则是保持在5980MB/s 整体曲线只有小幅度波动,基本没有掉速情况出现,可见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 同时对于一个1t硬盘,写入200g 不掉速,而且温度不高,我感觉还是挺满意的,既然200g完全没有掉速的情况, 那也让我很好奇,想看一下它的模拟缓存到底有多大。
用白眼测一下。模拟缓存320g左右

通过白眼的三次测试 。 发现三次结果均基本相同,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我测试平台的影响,后续我会在cpu散热器到了之后,重新测一下。当前的散热器知识一个原装intel,直接摆在上面散热, 感觉跑一会之后,cpu温度会90度左右,然后降频,不确定是不是影响到了硬盘速度,但是这次测试主要是为了看模拟缓存多大,可以看到,硬盘在连续写入达到 320g左右时,开始变成出缓速度,缓外速度基本稳定在230MB/s
不过在实际使用中,相当于能复制接近两个黑神话悟空游戏的大小。 基本足够应付大家的日常需求了,对一个金士顿pcie4.0的入门型号来说,这个表现已经算非常不错,而且像这样比较大的slc缓存,一般正常使用状态下,是很难用到出缓的,日常使用肯定是足够了。 这种用法基本上在你换硬盘的时候,用一次,也就差不多了,平时很小概率能直接连续读写到出缓。 况且nv3的温度表现,可以称得上很不错了。(不过我这边现在室温确实低)
Aida64测试结果

为了更准确,我们换成aida64在测两次。两次aida64结果基本一致,与之前的白眼测试,结果也基本一致。
那就基本能说明,这块硬盘的1TB版本
模拟缓存大小是320g左右 (sd10 1t 的模拟缓存是220g左右)
缓外是230mb/s左右
性能方面大致测到这里,相信大家基本也有了一个比较整体的了解,那我们再说点其他的方面。这其实也会对你购买和使用硬盘产生很大的影响。
品牌售后服务相关
我相信之所以这么多人,都会选择金士顿,售后服务和良好的品牌的口碑方面绝对是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有这种销量第一的大牌做背书,售后也是只需要提供硬盘本身,就可以保修,不会索要发票,也不会只通过经销商保修,这其实是很方便的。 但是大家记得不要撕掉标签。
并且和之前的nv2一样,支持3年的个人送保,在价格略微下调的情况下,nv3 给到的相对于nv2的巨大提升,整体优势显著。
售后的具体流程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

关注微信金士顿科技 找到离你最近的售后授权维修站,然后联系之后发快递过去即可,
当然如果真的离你很近,你也可以直接亲自过去,不过去之前最好电话沟通一下,避免白跑一趟。
总结
总体而言,NV3固态硬盘是一款在金士顿品牌内,非常非常具有性价比的入门级PCIe 4.0 SSD, 而且此次 NV3 相较于 nv2 的升级幅度可谓相当显著,其速度从原本的 3500Mb/s 一举跃升至 6000+Mb/s 每秒,并且像我手中拿到的1t版本还是东芝的tlc颗粒,在多个高负载情况下,NV3表现依然流畅稳定 温度较低, 同时价格方面首发价还略微降价,我感觉还是看得到这种大厂在平稳进步的。
NV 系列的销量毋庸置疑一直都是ssd中的第一梯队, 有这样一个出货量第一的大牌给我们提供保障,确实会让人放心很多。 我相信nv3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说一点题外话,大品牌的好处之一,就是售后站点特别多,像我附近就有一个,快递第二天就能到了,也会大大缩短售后所需的等待时间,其实像之前给大家介绍的笔记本电脑的选购一样,大量的售后服务站点,肯定是要投入巨量成本的,这一部分成本肯定要适当的体现在硬盘的价格上,这本也无可厚非,所以nv3,只需要跟nv2比较,性价比,性能,颗粒都有所提升,我感觉已经算是nv3完成了使命了并且做出进步了。
至于大家在选择的时候,自己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那就是你的自由了,你到底是侧重极致的低价,比如有些厂家的黑白片混用,或者个别有跑路的风险,或者说性能一般,但是他就是极致的便宜,便宜到一定程度,那就足矣打动你不是吗。
或者说有些吧友想加一点预算在售后保障这方面尽量做到兼顾,又或者说你要加更多预算,去购买一个绝对的旗舰产品,图个安心,这其实都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痛点选择就好, 但是当你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购买目标或者自己不太会选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一个他们最耳熟能详的大品牌去直接购买,这就是品牌效应给大家心底里根深蒂固的影响力,也是金士顿能这么多年销量一直如此的原因之一了吧。
写在最后:
这次时间比较仓促,而且赶上我有客户公司的大量资料要做,不过我还是在拿到的第一时间,先把nv3的上手测试给大家写出来,帖子里肯定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大家有建议可以随便提,我会慢慢完善。 不过数据方面为了能更客观,我其实真做了不少测试。。 你看这个读写就能看出来哈哈 但是数据还是不敢保证绝对准确,大家还是要结合别人的测试,一起拿来作参考,兼听则明。

而且我也想把这种测评,顺带着说一些能对一些小白用户有用的东西, 比如之前就不止一个人发帖问,新买的硬盘,插电脑上开机,为什么看不到这样的问题, 我争取一次附带一两个这种给小白看的小教程,
同时,我之所以标题叫,初见,就是因为我打算有二周目,在这个帖子下面,如果你们有觉得还想让我测的nv3的项目,我会挑两三项点赞比较高的,测出来,在我发下一个帖子的时候一起发出来 。同时也会在这个帖子下面更新出来。 这样每次都和大家能有一个互动,并且我也能通过你们的指导,进步得更快。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我继续去删广告了 感谢兄弟们支持 有意见和建议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