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20 超重静点
3.2.3 B14.1测试贮箱

图21 B14.1由共底、柱段、前底和前裙构成
B14.1是专门的测试贮箱,SpaceX使用这个贮箱与筷子配合测试,得到了很多工程经验,最终促成这次回收成功,因此,本文在此处也汇总其研制历史。
B14.1只有一个上箱(液氧箱)和一个共底,设计之初是为了验证工艺和优化结构,星舰四飞后用于筷子系统升级改造测试;
2023年2月17日共底首次被发现;
2024年2月28日开始堆叠;
2024年6月21日被起重器抬升至筷子上;
2024年6月26日进行了巴掌测试(筷子塔架快速合拢拍打至火箭舱壁);
2024年6月27日进行了巴掌测试和缓冲升降梁的阻尼测试;
2024年8月7日至8月16日,先后多次进行了筷子快速合拢和升降梁压缩测试;
2024年8月17日离开发射台。
3.3 起飞前准备
T-50min~48min二级加注开始,持续到T-3min20s;
T-40min~34min一级加注开始,持续到T-2min50s;
T-19min40s发动机开始预冷;
T-40s,标准流程中存在一个hold,用于等待最佳起飞风速,来降低结构载荷;
星舰有能力在这个状态维持几分钟用于决策(这在猎鹰9上是无法做到的);用于检查发动机,箭体姿态,电气设备,增压系统;某些时刻这种做法可以有效提高发射窗口的可用性,可以快速解决一些临时发生的问题,比如风速过高;
T-30s,发射指挥系统放行发射;
T-10s,火焰偏转器(水冷钢板+氮气消防)启动;
T-3s进入发动机点火程序,
T+2s,火箭起飞;
3.4 飞行阶段

图22 官方给出的飞行动作曲线
火箭在33台发动机启动2s后起飞,由于本次飞行依然没有启用牵制释放装置,火箭在推重比超过1时就会离开发射台,升空1min02s后达到最大动压(Max Q),即火箭经受空气动力应力的峰值;
2分41秒后,一级33台发动机中的30台发动机会陆续关机,剩余3台发动机也会主动降低推力,为级间热分离做好准备的同时,尽可能满足一级推进剂沉底的要求,以便于分离后快速重启一级发动机进行返回点火;
2分41秒时,级间分离使用的锁定机构解锁,同步启动二级发动机三台真空版,短时间后启动二级内圈三台海平面版猛禽,由于需要避免对一级隔热罩产生过大的载荷,内圈三台启动时刻主动外摆15度。
二级发动机启动前,一级超重助推器启动栅格舵给组合体俯仰力矩,分离后,二级失去俯仰力矩,一子级箭体在俯仰力矩作用下摆开掉头,由于星舰一二级分离面位于真空延长喷管末端之后,一二级几乎瞬间完成分离没有分离行程。
2分48秒,一级超重助推器启动全部13台发动机进行返回点火;53秒后,发动机关机;
3分43秒,一级超重助推器抛弃热分离环,随后启动冷气姿控和开启部分发动机主阀,辅助超重助推器远离热分离环;
6分33秒,超重启动13台发动机进行着陆开机;23秒后,所有发动机关机,超重助推器被筷子(SpaceX称机械哥斯拉)捕获,回收结束。
8分27秒,二级星舰上升段开机结束,二级星舰飞船注入轨道;
48分03秒,二级星舰开始再入大气;
1小时05分20秒,二级星舰启动着陆点火
1小时05分34秒,二级星舰海上溅落。
3.5 飞行结果
一切飞行符合预期,B12被筷子捕获,实现人类首次采用地面设备回收航天器,人类第二款轨道级助推器回收成功!S30准确溅落在预定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