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是为了你好”
“听父母的安排”
“不都这样吗”
“你不考个好大学将来怎么办”
“你怎么分数一点都不稳啊”
这些话经常萦绕在我的耳边,刚开始我还会抱怨式的反问回去,可后来我发现一切都是徒劳……
亲戚家的孩子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春节来做客的时候我见到了他。
第一眼感觉他很拘谨,没有想象的文绉绉的样貌,淡黄的脸上挂了个啤酒瓶底厚的眼镜,我给他让座时他时刻盯着他母亲的脸,这种样子像极了一个害怕犯错的孩子。
可是,他早已成年。
看他有点拘束,我想着与他搭话来缓解一下,在交谈中他是很轻松,而且与刚刚的拘束相比他也显得从容了些。正好我当时在县城里上着高中,于是就想趁此机会问问他市里的高中都怎么样,以及学习方法什么的,有点确实承认,他学习真的很厉害,不过比起天赋型他更多的是努力。我问他在学校里每天都是如此吗,他的回答是每天都这样而不是只是在学校才这样。我在县城的高中是一所普高,本科率都是靠别的方式来拉人头,班里的学习氛围很差,我也只是在学校里能保证独善其身的前提下听听课写写作业,除此之外我便没了更多与学习有关行为。所以他说的这些在我眼里简直就是疯狂,像一个被输入学习指令的机器人一般。
将他送走,家里刚才热闹的气氛变得冷清,我嗅到了不妙,提前跑进屋里反锁上了门。果不其然几分钟后我妈欲开门数落我
“你就知道锁门,你看看人家的孩子,你再看看你,你要是有人家的一半我跟你爸也不可能说你。”
曾在上高中前,少年以为一切的指责会在考上高中后结束,可旧的指责过去新的指责又开始了,难道只有这种消极黑暗的东西才能活得长久吗?
冷酷的现实令我逐渐想逃离现实,在小说中我找到了我的天地,可父母看到我看小说却又开始唠叨,课内东西都没学明白呢还看课外书。
无论我做什么,在他们看来都是错的,可课外书籍也是在课外看的,阅读的乐趣就在于能让人短暂的逃离现实,在这时间我读了很多,像余华老师的《兄弟》、《活着》、《第七天》、《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呐喊》,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阿德勒《被讨厌的勇气》、《毛泽东选集》等等,看了这么多书我拥有了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的文笔也变得越来越优秀。
可这些发生的一切,他们看不到摸不着的,因为这一切不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他们的任务就是疯狂的打压你的任何想法,等你安静的带上象征着被驯化的项圈他们才善罢甘休。曾经不理解为什么有叛逆期这个说法,现在想想那不就是青年觉醒的开始吗?但偏偏一代代青年都被冠以叛逆的称号,从来如此。
“ 从来如此,便对么?”
一个个青年的觉醒被常人看作狂人般,各种方式对其萌发出的新事物新思想疯狂打压,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会受到旧事物的迫害,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读过的书成为了脚下的路,路越走越宽。如今任何行业都进入了存量的时代,卷学历已经卷到头了,再去用过去的眼光看待问题已经不行了,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问题,辩证地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绝对好的方案,所以即使别人对你有再大的误解偏见,也不要轻易放弃你所信仰的一切,自命不凡,世人皆醉我独醒。
或许现在的你正在和我一样经历着父母的打压谩骂,别人的不理解。
但,那又如何呢?你的人生终究由你来书写,你的答卷你是执笔人,成绩不好不代表处处不好,人人都可以通过努力考上好大学的时代早已过去,卷学历不如卷个人竞争力,让那些随波逐流的雨滴嘲笑去吧,因为最终都会汇入大海成为芸芸众生的一个激不起浪花的水滴。而你选择逆流而上,虽然流入到了地下,但因为你的存在,地上的树木长得高大雄伟,你也跟着长到了宇宙之巅。
最后,感谢你能看到这里,我打算用教员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帖子
“放弃幻想,准备斗争”
“听父母的安排”
“不都这样吗”
“你不考个好大学将来怎么办”
“你怎么分数一点都不稳啊”
这些话经常萦绕在我的耳边,刚开始我还会抱怨式的反问回去,可后来我发现一切都是徒劳……
亲戚家的孩子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春节来做客的时候我见到了他。
第一眼感觉他很拘谨,没有想象的文绉绉的样貌,淡黄的脸上挂了个啤酒瓶底厚的眼镜,我给他让座时他时刻盯着他母亲的脸,这种样子像极了一个害怕犯错的孩子。
可是,他早已成年。
看他有点拘束,我想着与他搭话来缓解一下,在交谈中他是很轻松,而且与刚刚的拘束相比他也显得从容了些。正好我当时在县城里上着高中,于是就想趁此机会问问他市里的高中都怎么样,以及学习方法什么的,有点确实承认,他学习真的很厉害,不过比起天赋型他更多的是努力。我问他在学校里每天都是如此吗,他的回答是每天都这样而不是只是在学校才这样。我在县城的高中是一所普高,本科率都是靠别的方式来拉人头,班里的学习氛围很差,我也只是在学校里能保证独善其身的前提下听听课写写作业,除此之外我便没了更多与学习有关行为。所以他说的这些在我眼里简直就是疯狂,像一个被输入学习指令的机器人一般。
将他送走,家里刚才热闹的气氛变得冷清,我嗅到了不妙,提前跑进屋里反锁上了门。果不其然几分钟后我妈欲开门数落我
“你就知道锁门,你看看人家的孩子,你再看看你,你要是有人家的一半我跟你爸也不可能说你。”
曾在上高中前,少年以为一切的指责会在考上高中后结束,可旧的指责过去新的指责又开始了,难道只有这种消极黑暗的东西才能活得长久吗?
冷酷的现实令我逐渐想逃离现实,在小说中我找到了我的天地,可父母看到我看小说却又开始唠叨,课内东西都没学明白呢还看课外书。
无论我做什么,在他们看来都是错的,可课外书籍也是在课外看的,阅读的乐趣就在于能让人短暂的逃离现实,在这时间我读了很多,像余华老师的《兄弟》、《活着》、《第七天》、《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呐喊》,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阿德勒《被讨厌的勇气》、《毛泽东选集》等等,看了这么多书我拥有了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的文笔也变得越来越优秀。
可这些发生的一切,他们看不到摸不着的,因为这一切不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他们的任务就是疯狂的打压你的任何想法,等你安静的带上象征着被驯化的项圈他们才善罢甘休。曾经不理解为什么有叛逆期这个说法,现在想想那不就是青年觉醒的开始吗?但偏偏一代代青年都被冠以叛逆的称号,从来如此。
“ 从来如此,便对么?”
一个个青年的觉醒被常人看作狂人般,各种方式对其萌发出的新事物新思想疯狂打压,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会受到旧事物的迫害,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读过的书成为了脚下的路,路越走越宽。如今任何行业都进入了存量的时代,卷学历已经卷到头了,再去用过去的眼光看待问题已经不行了,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问题,辩证地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绝对好的方案,所以即使别人对你有再大的误解偏见,也不要轻易放弃你所信仰的一切,自命不凡,世人皆醉我独醒。
或许现在的你正在和我一样经历着父母的打压谩骂,别人的不理解。
但,那又如何呢?你的人生终究由你来书写,你的答卷你是执笔人,成绩不好不代表处处不好,人人都可以通过努力考上好大学的时代早已过去,卷学历不如卷个人竞争力,让那些随波逐流的雨滴嘲笑去吧,因为最终都会汇入大海成为芸芸众生的一个激不起浪花的水滴。而你选择逆流而上,虽然流入到了地下,但因为你的存在,地上的树木长得高大雄伟,你也跟着长到了宇宙之巅。
最后,感谢你能看到这里,我打算用教员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帖子
“放弃幻想,准备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