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狱公司吧 关注:62,904贴子:1,932,133
  • 5回复贴,共1

《神曲》的简单解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概是原著《神曲》以及对书中维吉尔但丁的不完全简单解读,给想要阅读原著的朋友提供一个辅助。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0-11 11:16回复
    在了解《神曲》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埃涅阿斯纪》和它的神学解读研究。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对后世欧洲文学与神学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它本身没有基督教神学思想。将这部作品拐到基督教神学视角进行研究解读的是神学家奥古斯丁,他深受维吉尔作品的影响,对维吉尔的态度可谓爱恨交织。
    “罗马的沦陷使奥古斯丁对人类整体命运进行重新思考。在奥古斯丁看来,整个世界在衰老,整个世界在坍毁,旧有的文明大势已去,势必为基督教这种新文明所取代。但奥古斯丁似乎不愿意让维吉尔随着古代文明的衰落而死去,这位“旧世界”的诗人必须经过“新宗教”的洗礼和重新淬炼,才能最终在基督教文明中占据一席之地。也正是由于奥古斯丁和其他拉丁教父的不懈努力,西方文明才得以保存了一个具有永恒生命力的维吉尔,一个催生了但丁、弥尔顿、T.S.艾略特的维吉尔。”(《奥古斯丁与维吉尔》)
    自此开始,《埃涅阿斯纪》常常被神学家摘词选句,《神曲》这部作品便是基于这种宗教思想进行创作的。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0-11 11:1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地狱篇》开篇的写到朝圣者起点——幽暗森林。
      奥古斯丁修正了自中世纪以来将罪恶的起源单纯归于肉身的看法,他认为罪恶是来自恶的意志,但他同时认为,由于人的原罪,人的肉身也堕落了,情欲及其它不当欲望的产生就是肉身堕落的标志。故秉承奥古斯丁传统的但丁在此处所写的“幽暗的森林”(selva oscura)意味着有罪的身体。那么,朝圣者之罪究竟为何?
      对于这一点,奥古斯丁不强调单纯的古希腊灵魂论的认知因素,转而以“自由意志”或“爱”来分析人类灵魂的力量,即自由意志或爱是灵魂的脚。
      圣托马斯将古希腊传统和奥古斯丁传统进行调和:“坚实的脚”指左脚,代表人的意志或爱,与之相对的右脚则代表理智,因此朝圣者双足走过的旅程其寓意即灵魂内在走向神圣的过程。“我使疲惫的身体稍微休息了一下,然后又顺着荒凉的山坡走去……那只坚实的脚总是落在后面。”(《地》:1.28-30)
      在这里“坚实的脚”即象征爱或意志,“落在后边”则是指意志的堕落比理智的蒙昧更加严重,因此《神曲》开篇便意味着医治“爱(意志)之伤”。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0-11 11:22
      回复
        在《地狱篇》面对凶恶的复仇女神叫嚣着让美杜莎将朝圣者变成石头时,维吉尔惊慌失措,让朝圣者转身后又亲自帮助捂上了朝圣者的眼。在先前的旅途中维吉尔不乏教诲嘱咐,这次却是第一次出手约束朝圣者的行为。
        在《埃涅阿斯纪》第四卷狄多爱欲的纠缠使记忆犹新的维吉尔深知美杜莎的诱惑力,他扮演了自己史诗中墨丘利的角色,强迫自己的“埃涅阿斯”克服罪恶欲望,走向“西土”。此外,此时的维吉尔也像是《旧约》中的希伯来先知,想要通过律法中的规约来训诚自己的子民。在两种情节中,神衹或先知都不相信陷入罪恶的人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克服罪恶的爱欲,也不相信人能有心灵的自由,个人的爱欲和神圣的使命无法和解。因此,维吉尔不指望但丁自己闭上眼睛,而是亲自出手来替他遮住面孔。然而这种行为却不是完满的,这是维吉尔节制中的缺陷:能遮住朝圣者的眼,却无法打开深层地狱的大门。
        “在这过程中,维吉尔以一种埃涅阿斯的方式执行了神的正义,他以埃涅阿斯式的坚定和节制对待地狱深处败坏的“爱”的诱惑,却也因此失去了探索黑暗深处世界知识的勇气和智能。换言之,维吉尔在知识上的缺欠是以他对“爱”的节制态度为基础的。在地狱的旅行中,我们多次看到维吉尔这种“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式的节制,这种节制有时以沉默的方式、有时以告诫的方式表达出来,它体现了维吉尔埃涅阿斯式的高贵,也体现了埃涅阿斯式的无知与迷茫。”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0-11 11:27
        回复
          《神曲》中的维吉尔的精神与《埃涅阿斯纪》是一致的,那就是以节制的态度对待凡人的欲望,以盲目的虔敬对待神圣世界的秘密。这样的态度能够对人类的意志之恶进行有力的节制,但却既无法发现恶的来源,也无法识别更高的爱。因而《炼狱篇》中维吉尔在炼狱入口处的加图面前如此无力。
          《神曲》中的维吉尔是一个被动的角色,他只是因为受到了贝雅特丽齐的嘱托才得以暂时离开灵泊(limbo)地狱,他忠诚地执行着向导的使命,却只能倚仗贝雅特丽齐之名才能推动朝圣者前行,最后在天国的大门前被迫离去。他在漫长的旅程中再现给我们的,只是那种没有自由的“虔敬”,天国的命令对他来说就像《埃涅阿斯纪》中的命运,面对强大的天命,他没有被给予选择的余地。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0-11 11:27
          回复
            “在基督教的传统中,最优秀的异教诗人的最好处境也只能到达基督教天堂的边缘。”奥古斯丁也好但丁也好,他们对维吉尔的态度其实基于一位基督教徒对异教徒的救赎。即使但丁敬爱维吉尔,他的灵魂也只能待在灵泊地狱,“他们并不受苦,只是由于不可能进天国而叹息。”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0-11 11: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