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琉华子的个人结局,很多人是持否定态度的,负面评价也很多,我非常能够理解,但是我还是希望有更多人能够理解这个结局,达成一种“和解”,毕竟个人觉得这个结局并不是那种肤浅的“恋爱”结局,其要传达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跳脱出剧情分析】
纵观本篇+0篇,琉华子结局是唯一一个冈伦主动选择不去拯救真有理的故事线(0篇虽然有跳回α线,但跳线本身不是冈伦主动选择的,并且冈伦没有失去真有理后那段痛苦记忆)。展开描写放弃真有理之后各角色的表现,算是对作品的一种补全,这种补全放在打工战士线很难掺入。菲莉丝线则是为了突出冈伦的孤独感,让世界线大幅变动,这种变动放在“秋叶原大地主”是否存活的矛盾下更合理,而放在一个普通高中生的性别差异面前就会显得太过离谱。剩下的助手线和真有理线更不用多说,所以剩下能插入的地方,就只剩感觉最无足轻重的琉华子线中了。值得一题的是,主线中冈伦确实有过像菲莉丝线一样再发送一封Dmail阻止琉华子打扫仓库的想法,由此可见,琉华子线完全可以按照菲莉丝线做法一样操作,但这样不仅让情节雷同,同时也没机会去“补全”作品了。
【回归剧情分析】琉华子结局最令人诟病的,无疑就是真有理的死竟然只换来了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的女性性别,完全没有助手生命和真有理生命二选一的纠结感和无奈感,并且真有理死后,琉华子还和刚伦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在一起,着实让人难以接受。这种想法我非常能理解,但我还是希望能够更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结合我上面的分析,如果“必须要描写一个真有理死后的世界”,那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人都还要继续生活,就算再纠结,再痛苦也都要接受真有理死亡的事实,如此一来就很难找到比“共犯理论”更加合理和温馨结局了。当然这个问题在真有理线中也有所暴露:本篇和0篇,都有一个很重要的设定,就是不让真有理知道自己会死这件事,也不让真有理知道为了拯救她发生过什么,牺牲了什么。这个设定就是为了避免真有理产生心理负罪感,也避免真有理去选择,毕竟真有理也一定是一个会选择牺牲自己而拯救别人的人,这种背德感很难消除,所以只能让真有理变成“不知情”。琉华子线中需要处理的最大问题也是这种背德感(用真有理的性命换回自己以女性身份存活),处理的方式是提出“共犯”这个概念,表现一种互相救赎的状态,可以说是很不错的处理了。但反观真有理线中真有理知道事情真相后所做的表现就有些太单薄了。
【思想内核分析】首先石头门一直都在暗中讨论一个问题:记忆和人格。讨论时间跳跃时就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0篇中大量篇幅也在讨论这个问题(篝被覆盖记忆,拥有记忆的人工智能,未来被写入记忆的冈伦等等)。作品本身也明确说过“记忆是组成人格的一部分”,纵观石头门整体,作品想要表达的即是:记忆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没有记忆等同于这个人的存在消失了,所以剥夺记忆和杀人无异。这样理解我们也能更好的理解刚伦的痛苦。冈伦牺牲其他人记忆的痛苦也来自于此,因为抹除记忆如同“杀人”,所以冈伦才会每次选择都会犹豫,选择后才会觉得痛苦,最后发现世界并不如他所预料那般美好的时候才会如此愤怒。因而在琉华子的问题上,冈伦才会选择保留琉华子作为女性的记忆,换句话说,在他心里保留女性琉华子的记忆和拯救女性琉华子的性命是等同的。当然,不管怎么说都不能否认冈伦放弃拯救真有理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行为,但是我觉得他内心的这种痛苦和纠结也应该被理解。如果不能理解“记忆”是“人”存在的根本,就不能真正感受到冈伦的悔恨和痛苦。总结来说,冈伦其实一直都在进行“杀死”这个人拯救真有理的选择,面对琉华子时也是这样,选择保留琉华子的性别也是在选择拯救另一个“生命”(当然在最开始进行Dmail实验的时候冈伦的这种想法还没觉醒,之后了解了世界线变动的原理后才慢慢醒悟)
【关于琉华子结局彩蛋】琉华子和冈伦诞下的新生命和真有理逝去的生命形成对应,一个生命的逝去连接着一个生命的诞生,产生了标题所谓的背德与重生的“连接”
以上,关于琉华子支线的个人分析,求同存异,望理性讨论!
【跳脱出剧情分析】
纵观本篇+0篇,琉华子结局是唯一一个冈伦主动选择不去拯救真有理的故事线(0篇虽然有跳回α线,但跳线本身不是冈伦主动选择的,并且冈伦没有失去真有理后那段痛苦记忆)。展开描写放弃真有理之后各角色的表现,算是对作品的一种补全,这种补全放在打工战士线很难掺入。菲莉丝线则是为了突出冈伦的孤独感,让世界线大幅变动,这种变动放在“秋叶原大地主”是否存活的矛盾下更合理,而放在一个普通高中生的性别差异面前就会显得太过离谱。剩下的助手线和真有理线更不用多说,所以剩下能插入的地方,就只剩感觉最无足轻重的琉华子线中了。值得一题的是,主线中冈伦确实有过像菲莉丝线一样再发送一封Dmail阻止琉华子打扫仓库的想法,由此可见,琉华子线完全可以按照菲莉丝线做法一样操作,但这样不仅让情节雷同,同时也没机会去“补全”作品了。
【回归剧情分析】琉华子结局最令人诟病的,无疑就是真有理的死竟然只换来了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的女性性别,完全没有助手生命和真有理生命二选一的纠结感和无奈感,并且真有理死后,琉华子还和刚伦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在一起,着实让人难以接受。这种想法我非常能理解,但我还是希望能够更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结合我上面的分析,如果“必须要描写一个真有理死后的世界”,那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人都还要继续生活,就算再纠结,再痛苦也都要接受真有理死亡的事实,如此一来就很难找到比“共犯理论”更加合理和温馨结局了。当然这个问题在真有理线中也有所暴露:本篇和0篇,都有一个很重要的设定,就是不让真有理知道自己会死这件事,也不让真有理知道为了拯救她发生过什么,牺牲了什么。这个设定就是为了避免真有理产生心理负罪感,也避免真有理去选择,毕竟真有理也一定是一个会选择牺牲自己而拯救别人的人,这种背德感很难消除,所以只能让真有理变成“不知情”。琉华子线中需要处理的最大问题也是这种背德感(用真有理的性命换回自己以女性身份存活),处理的方式是提出“共犯”这个概念,表现一种互相救赎的状态,可以说是很不错的处理了。但反观真有理线中真有理知道事情真相后所做的表现就有些太单薄了。
【思想内核分析】首先石头门一直都在暗中讨论一个问题:记忆和人格。讨论时间跳跃时就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0篇中大量篇幅也在讨论这个问题(篝被覆盖记忆,拥有记忆的人工智能,未来被写入记忆的冈伦等等)。作品本身也明确说过“记忆是组成人格的一部分”,纵观石头门整体,作品想要表达的即是:记忆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没有记忆等同于这个人的存在消失了,所以剥夺记忆和杀人无异。这样理解我们也能更好的理解刚伦的痛苦。冈伦牺牲其他人记忆的痛苦也来自于此,因为抹除记忆如同“杀人”,所以冈伦才会每次选择都会犹豫,选择后才会觉得痛苦,最后发现世界并不如他所预料那般美好的时候才会如此愤怒。因而在琉华子的问题上,冈伦才会选择保留琉华子作为女性的记忆,换句话说,在他心里保留女性琉华子的记忆和拯救女性琉华子的性命是等同的。当然,不管怎么说都不能否认冈伦放弃拯救真有理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行为,但是我觉得他内心的这种痛苦和纠结也应该被理解。如果不能理解“记忆”是“人”存在的根本,就不能真正感受到冈伦的悔恨和痛苦。总结来说,冈伦其实一直都在进行“杀死”这个人拯救真有理的选择,面对琉华子时也是这样,选择保留琉华子的性别也是在选择拯救另一个“生命”(当然在最开始进行Dmail实验的时候冈伦的这种想法还没觉醒,之后了解了世界线变动的原理后才慢慢醒悟)
【关于琉华子结局彩蛋】琉华子和冈伦诞下的新生命和真有理逝去的生命形成对应,一个生命的逝去连接着一个生命的诞生,产生了标题所谓的背德与重生的“连接”
以上,关于琉华子支线的个人分析,求同存异,望理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