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吧 关注:326,400贴子:3,948,552

【涉及剧透】关于无根生的行为逻辑、动机以及相关剧情的推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为甲申之乱中的灵魂人物,无根生一直是一人之下全漫画中最大的谜团,他一人的行为,导致了本篇中绝大多数的问题,但直到漫画最新的第734话,依然没有太多的情报可以为这个人的诸多行为作出解释。还好截止目前在全篇漫画中,存在着不少隐隐约约的伏笔。我本人将在这个贴针对无根生其人、目的、三十六贼的结义、以及八奇技这些进行一些推测。并且对后续的个别发展进行毒奶。
先行说明,本帖的说法仅为我个人的猜测,如果有不同意见的,欢迎讨论。还有,本帖设计剧透,请还未看完漫画的吧友酌情观看。


IP属地:山西1楼2024-10-05 15:44回复
    1、无根生的行为逻辑
    先说一点,我个人认为,米二这个作者,在设计与回收漫画中的伏笔的时候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即很少会在揭露伏笔的时候唐突空降一个设定,然后用这个设定去强行去圆剧情。基于这一点,我个人很不认同现在到处满天传的[三十六贼之所以一生逃亡是因为八奇技会证明修行注定无法通天]这个猜测,不过这一点我后续会进一步的去解释。目前先说明无根生整体的行为逻辑。
    我认为,无根生这个角色的行为方式在全性掌门时期与三十六贼时期是截然不同的,事实上,在迎鹤楼事件中,作为全性掌门的无根生表现出来的行为与许新回忆中结义时的无根生是完全相反的。在现代的许新,在面对金凤的疑问时,也表示结义时的无根生[仿佛变了个人一般]。这个观点是相当准确的,在回忆中甚至专门用了一话,来描写无根生改名为冯耀的剧情。


    IP属地:山西2楼2024-10-05 16:04
    收起回复
      一定不能小看改名这个剧情,在所有影视作品中,关键人物的改名一定代表着这个角色在某个方面关键性的改变。比如在假面骑士exaid中,檀黎斗先后将名字改为新 檀黎斗与檀黎斗 神,表面看只是一字之差,但实际则先后代表着檀黎斗死亡作为Bugster重生后接受自己已非人类的身份,以及决定彻底放弃人性,以神的身份去实现自己人类复活的理想。类似的Bulid中,借着失忆的更名,内向、略为阴沉,为了消灭蛇皮怪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葛城巧与开朗活泼,虽然失忆但真心因为自己做好事而高兴的桐生战兔被观众们顺理成章的分为了两个角色。即使是在儿童动画开心超人联盟中的大大怪,在失忆误认为自己是好人时,也本能的拒绝了代表自己邪恶身份的“大大怪”这个名字,而选择改名为“点心超人”。简单的说,角色主动的更名,代表着角色否定了过去的自己。
      而事实上,在漫画中全性时期的无根生与结义时期的冯耀在表现上也几乎可以被看做是两个角色。
      全性掌门无根生对待他人极有分寸,对所有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绝不为难他人。

      能做交易就做,许董二人不愿意就尊重他们的选择

      即使丰平表达出善意,但还是把握好分寸直接拒绝

      对于能讲道理的人能讲就讲,讲不了的也不去强求对方


      IP属地:山西3楼2024-10-05 16:26
      回复
        而在结义时期的冯耀,却完全无视了彼此之间的身份地位,将自己的欲求托付给他人

        这里的冯耀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欲求,甚至是强硬的希望与其他人达成最亲密的关系
        因此本帖将会将无根生分为无根生与冯耀两个时期,来分析先后的行为逻辑以及动机。


        IP属地:山西4楼2024-10-05 16:34
        回复
          在全性时期的无根生,虽然很多行为让人琢磨不透,但是基本上符合一个逻辑:[一码归一码]。在这一时期的无根生虽然名义上是全性的掌门,但他也和周圣、郑子布等日后一起成为三十六贼的正道人士有所交往。对于许董、张怀义等正道人士,在收到攻击时会适度的自卫,但对方没有敌意时,也会正常的与对方交流。对于全性内部,不管是金凤这样的纯良之人,还是梁挺、李慕玄这样的极恶人士,都没有表露出多少好恶。针对全性门人的态度就是:你愿意跟着我,那就跟着吧;你要是有事求我,你听我的我就帮你。我帮你的时候我会尽量照顾你,帮完了你我二人就与陌生人没有两样。

          帮别人的时候,金凤有危险也毫不在意

          在帮李慕玄的时候,甚至能对他以兄弟相称

          在决定与左若童决斗的时候,面对李慕玄除了没有直接说“滚”,态度几乎和对待一条狗差不多了


          IP属地:山西5楼2024-10-05 16:52
          回复
            所以我认为,与倒吊相似,无根生希望通过排除一切外部因素,平等相待每一个人这个行为,去达成自己的某个目的。当然,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无根生本人的最终目的是通天。但以下两点是我的推测:
            1、无根生这些行为的目的并非是虚无缥缈的通天,而是有着更加实际的目的
            2、无根生不仅把这些行为视作达到目的的手段。
            第一点我在后续会做出解释,先说第二点。
            无根生在唐门回忆篇正式登场之前,我们也对于无根生是个怎样的人进行过猜测,但是其实早在很早期之前,对于无根生其人陆瑾已经进行过简单的阐释了。
            “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无性情无根源,过去无始,将来无踪”这一点实际上与全性时期无根生的行为不谋而合。而在结义时无根生也亲口承认了,这是个假名。这一点可以参考一下小李因为崇拜左若童而主动改名为李慕玄。可以说,无根生自身所做的行为与他起的这个名字,代表了他对于自身行为以及目标的期许。更直接的说,“无根生”这个名字代表的行为本身,就是他心中的“何为人”


            IP属地:山西7楼2024-10-05 17:26
            回复
              第一节写完了,明天晚上更针对"何为人"与"诚"的分析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0-05 18:52
              回复
                啊这,沿用倒吊的那一段莫名被系统判定图片有二维码自动给我删了,我这边把原文再发一下吧。
                老实说,这种几乎自相矛盾,吃力不讨好的行为在正常人眼里确实很难理解,很多读者在看了之后的认为,无根生是在借着[引渡]全性门人的方式来实现自我修行的目的,甚至就是在见到全性众多的[不知悔改]之后后悔,引发了从无根生到冯耀的转变。我个人是不认可这种推测的。我个人认为他的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他的目的之一。虽然无根生的行为仅看他本人的话很难以理解,但是在漫画中另一个同样难以理解的角色——倒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
                [原图第643话,倒吊对贝斯迪亚阐述关于自我的理论]
                倒吊这里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试图证明[自我]的存在,倒吊自己在试着【排除一切外部因素,仅以纯粹的自我的主观思维来对待他人】实际上,在三一门篇中,无根生在锐评正派时,也发表过类似的说法:
                [原图第712话第21页]
                “你们这些人,口口声声自诩为名门正派,干什么事都要先想想自己的屁股。门派之争,正邪之见,纲常伦理,难道离了这些就做不了人了吗?”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0-05 18:59
                回复
                  马克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4-10-06 23:02
                  回复
                    2、“何为人”与“诚”
                    聊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提出一个问题——无根生是根据什么来选出另外35个人去结义的?就如同无根生自己所说,这些人在之前对于他的态度千奇百怪,甚至都没见几面

                    既然如此,无根生选择这35人的理由是什么呢?对于这一点,谷畸亭提出了自己的说法:

                    但是这种说法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哪怕不提目前没有出现的角色,作为本回忆篇章主角的许新与董昌二人在结义前与无根生仅见过三面,对无根生本人的认识都极为有限,来赴约也只是想看看无根生在搞什么名堂,显然与“成就自己”这一点搭不上边。
                    我个人认为,无根生选择他们的直接原因,其实在于他们每个人都有符合无根生要求的某个东西,而这个标准,就是“何为人”与“诚”。


                    IP属地:山西13楼2024-10-06 23:28
                    回复
                      那么说到底,“何为人”与“诚”这两点究竟是指什么呢?对此,漫画中已经有了相应的解释。


                      这段话单看可能不太好理解,但是结合漫画各处的剧情,结论就很清晰了。



                      如果只是追求着奇妙的体验……重新堕为出生是早晚的事。
                      这样一看其实就很明白了,在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艰险,威逼利诱,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绝对不能逾越的底线,坚守这道底线所做的行为,即为何为人。对于田晋中来说,即使深陷困顿,为了不伤害师傅、师兄、同门,宁可至死再不睡觉,“神满不思睡”就是他的“何为人”;对于王也来说,即使内景中预见的未来必定不会平稳,即使自己插手的情况下注定不会有任何好处情况下,依然以身入局,“明知不可为而为”就是王也的“何为人”。反过来说,虽然在山谷中有所得,但阮丰底线是在不断变化的




                      面对口腹之欲的诱惑不断降低自己的底线,最终堕落为畜生也是必然的了。


                      IP属地:山西14楼2024-10-07 00:03
                      回复
                        而对于无根生来说,他对自己的要求相当的高,他的何为人就是不分好恶、不分立场的,去平等的对待任何人。实际上被他邀请的35人虽然身份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抛开了门派的成见,以普通人的心态去对待无根生。




                        面对无根生与正儿八经的全性门人高艮,可以毫无芥蒂的一桌吃饭甚至自爆家门。





                        即使对手为全性掌门,面对对方被围攻的情况还是出手解围,甚至主动为对手提供补给。
                        前面也说过了,无根生对于自己的要求相当高,对于这些同样能抛开正邪之争、门派之见这些客观因素去做事的角色,无根生认为他们能够很好地践行“何为人”这一点也并不奇怪


                        IP属地:山西15楼2024-10-07 00:11
                        回复
                          好了,今天先更到这里了,后续针对“诚”的分析更多,明天再更


                          IP属地:山西16楼2024-10-07 00:12
                          回复
                            关于“诚”,王震球提到的说法是:
                            王震球的说法就是,“诚”应为在何为人的过程中不管遇到任何的压迫诱惑,都应该毫不动摇的去贯彻自己的道路。但我认为这种说法还是太简单了,难以作为实际考察的依据,更加实际的说法,应该是左若童在考察李慕玄时提出的:




                            思“诚”者“绝对不能骗自己”,这个才是“诚”这一点真正的本质。


                            IP属地:山西17楼2024-10-07 16:50
                            回复
                              要进一步论证这一点的话,我们可以先看看王耀祖这个人。按理说这人虽然身为全性,但是所作所为仅限小偷小摸,并未做出伤人性命的勾当
                              那么为什么左若童一定要逼王耀祖退出全性之后才能收李慕玄呢?当然原因现在我们也知道了,公开退出全性虽然风险极大,但是终究不是不可能,一旦退出全性,王耀祖也能名正言顺的去收徒了。



                              如果王耀祖当时是真心想要收徒,不惜一切代价退出了全性,那么这一切绝不会发生。但王耀祖最初盯上李慕玄并非是因为他的为人,而是他三一门潜在门人的身份。

                              王耀祖这人最初根本就不是真心想要收李慕玄为徒的


                              只是做了全性门人标准的浑人行为,想要借着李慕玄逞一把口舌之快,恶心下左若童罢了。没想到李慕玄被左若童刺激,发泄地表示一定要拜王耀祖为师,他这人才开始真心考虑授徒的事。但虽然真心教授李慕玄,也打心底希望他能开宗立派,但依然,不敢退出全性,选择了他自己认为折中的办法:
                              他与李慕玄相处这么多年,怎会不知道李慕玄的性格,但依然不去贯彻“诚”字,心存侥幸,所以当李慕玄真的玩砸了加入全性后,在生命的最后,王耀祖表示:

                              他自己什么都明白,李慕玄不是真心想拜他也好,落到这个地步都因自己也好,所以发自内心的觉得是自己毁了李慕玄


                              IP属地:山西18楼2024-10-07 17: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