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吧 关注:2,819,627贴子:58,712,400

AAC格式320kbps音质与无损几乎没有差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所以大家玩设备的,可以考虑用iTunes转成320kbps的AAC格式文件听歌
话不多说上图:
1.这是真无损FLAC格式的CD抓轨文件

2.这是用iTunes转的320kbps格式的AAC文件
(注意,一定要用iTunes转格式。如果使用其他的转格式文件,可能出现转出文件歌曲时长和原文件不符,或者其他乱七八糟的问题)

大家可以看到,320kbps格式的AAC在频谱上几乎与无损无异。除了5db以上存在差异之外,5db以下的频谱是一模一样的
3.这是用iTunes转的256kbps格式的AAC文件

大家明显就可以看到,频谱与无损文件相比,开始出现的细节变化。频谱开始失真
所以大家玩设备的,如果想节省设备的存储空间。使用iTunes转格式的320kbps的AAC文件是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我自己平常听歌都是用320kbps的AAC文件,保存导入到QQ音乐里。QQ音乐软件虽然曲库的文件质量和Apple Music无法相比,但是其强大的调音系统我还是蛮喜欢的


IP属地:福建1楼2024-09-24 23:11回复



    有损编码测试直接用听的来测比较好,可能有时候同码率下一刀切的频谱听感比没一刀切的好呢?
    毕竟人耳对高于一定频率的声音就不怎么敏感了,把更多的细节留给更能感受到的低频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苹果aac在192的码率就能打爆mp3 320k了。
    就低码率音质来说,opus是最好的,能在mp3一半的码率下提供相同的音质。


    IP属地:广西2楼2024-09-25 00:12
    收起回复
      2025-08-26 21:34: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同码率aac音质确实比mp3好,频段保留也比mp3完整,但它总归也是有损,别忘了有损压缩是不可逆的,除非是存储空间着实吃紧,有什么必要把原来完好无损的东西给破坏掉呢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9-25 00:37
      收起回复
        我记得有个台湾up主叫陈琳(?抱歉繁体字看不懂)的,在某一个视频里很不屑地说:有些人连mp3和无损都听不出来的,还玩什么HIFI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9-25 06:06
        收起回复
          以前强迫症找各种无损dsd,现在只听apple music也挺好的,无损资源全删了


          IP属地:加拿大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9-25 08:57
          收起回复
            不要瞎误导人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9-25 11:11
            回复
              没必要
              不缺这点硬盘空间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09-25 12:06
              回复
                要分情况吧,不同音频不同压缩方法方式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9-25 12:39
                回复
                  2025-08-26 21:28: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喜欢mp3-320,mp3比aac好听。


                  IP属地:新疆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09-25 13:29
                  回复
                    咋还有人在吹aac的。
                    1.你这个图除了顶上削了能明显看出来外,下面两张320-256你说有明显区别,区别在哪?我肉眼看不出来。
                    2.aac在代码算法层面,确实比mp3先进,低码率能做到更高的压缩比。
                    但注意,保留更多信息也要分保留的是什么信息,aac倾向于保留高频信息,而MP3虽然削得多,但先削的是人耳不敏感的极高频,人耳敏感的中低频保留更多。
                    从听感上,mp3和原曲wav走向一致,三频分布基本满足1比1缩放。碰到压缩狠的情况,mp3的人声有时候会更饱满。比如日式acg吵得要死的歌,wav刺飞天,转mp3虽然变稀了,但反而没那么刺,因为削了一些极高频。
                    aac这边无论是苹果的还是以前neroaac什么的,都倾向于保留高频削中低频。导致三频听感变成了4:3:2,同时由于中低频削薄,声音动态也变弱。有形无骨,有气无力,纸片人塑料声。
                    而即便是对应古典,同无损转MP3会保留更多箱体共鸣而有厚度韵味,转aac则会变干涩变薄。古典也不适合。
                    简单讲aac就好比是科hi机,科学的但数码声。
                    mp3就好比是模拟机,失真大但饱满醇厚。
                    你再科学,最终也是为耳朵服务,不好听的东西就是不好听,不要试图自我催眠,那就失了玩hifi的初衷。


                    IP属地:湖北10楼2024-09-25 15:50
                    收起回复
                      aac是一个体系,有好几个编解码器,比如Nero的AAC(停止更新多年,但比特率可以拉好高)、苹果的闭源QAAC,还有开源的FAAC,以及FDK-AAC、ffmpeg-aac(这个音质最拉,诟病好久了)等等。虽然都叫AAC但具体的算法是有区别的。我们都知道比特率不是衡量有损音频好坏的唯一标准,之前有研究过,老外普遍认为QAAC的效果更好。但实际上我可能太木耳了,Nero AAC和QAAC同320 CBR比特率下我是真没听出来。综上个人推荐foobar2000+qaac即可(需要调用itunes的qaac编解码器)。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4-09-25 16:12
                      收起回复
                        另外,经常看到贴吧b站知乎初烧讲到hifi初衷就是追求高保真。
                        然后陷入了科hi预设的科学曲线逻辑里,天然矮一头,什么好听的就一定是失真,就是魔法。
                        我给你们理一下思路,玩hifi的初衷,从来就不是只追求高保真,追求的是极致的好听!
                        高保真只是通往好听路上的手段,不是你的最终目标!
                        是谁替换了概念,高保真就一定等于好听的?左手右手擦玻璃学猫叫,hires就好听了?
                        你们又怎么那么容易上当变成了hifi与魔法之争的。
                        永远相信自己的耳朵。


                        IP属地:湖北12楼2024-09-25 16:15
                        收起回复
                          楼主说的挺对,现代压缩技术已经很强大了,但是支持aac的播放器还是不够多啊


                          IP属地:海南13楼2024-09-25 16:52
                          回复
                            有没有大哥指一下差别在哪里我一眼看不出来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9-25 18:18
                            回复
                              2025-08-26 21:22: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跟我听wav的有什么关系?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9-25 18: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