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机器人吧 关注:6贴子:133
  • 0回复贴,共1

信奥竞赛是最难的路,家长要尽早认清现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人说,在五大学科竞赛中,最难的是物理和数学竞赛,这话对,但也不全对。因为就本身的考试难度而言,的确是物理与数学最难。
但是,如果从性价比角度来说,最难的,是信息学竞赛,它对孩子对家长的性价比最低。看完本文,期待家长们能更加认清现实。
第一,最近相信不少家长都在准备着CSP比赛。这个是入门级别的赛事,主要还是集中在编程知识的考察,数学知识难度也不大,多为排列组合题目,多花时间就相对容易获奖。
正因为如此,家长就容易被误导,认为孩子有此天赋,然后继续花大量时间在这上。现实的情况是,等到后面的NOIP、NOI、IOI比赛阶段,大部分孩子就会掉队,然后被迫放弃。因而我们可以看到,能在信息学竞赛走到最后的,和数学竞赛基本上是同一波孩子。
第二,信息学竞赛不是python,更不是图形化的scratch。信息学竞赛以C++为主,它是可以直接学习的,有些学校教练会安排python,主要是为了让孩子熟悉编程环境,学几天了解了以后,就会开始介入C++。Scratch更只是个孩子都喜欢的游戏而已,对信息学竞赛没有任何帮助。
第三,信息学不是编程,而是编程+数学,而且是非常难的数学。编程只是工具,这个工具,多的是程序员熟练,用起 C++如入无人之境,但他们基本都无缘信奥,核心差距在数学能力。
家长们要认清的现实是什么?
现实一:奥数学不好,信奥也不会好。
数学能力不等于奥数,学信息学当然可以不学奥数,但奥数如果都学不明白,那就明显不适合信奥。奥数算最基本的数学逻辑能力,而信息学要求的数学逻辑能力远高于奥数,包括至少高中和大学的完整数学知识。
关键是,信息学更加考察学生主观能动性,因为信息学竞赛的解题思路,不止一种,甚至千变万化,没有唯一,只有是否最优解。主动思考,是信息学学得好的基本能力,这也是为什么信息学竞赛的学霸,同时也是奥数的学霸和奥数获奖者。
现实二:稳的耐力和体力,缺一不可。
信息学的学习,相对于其它学科,需要花费的时间最多,因为要学的内容太多,计算机语言+数学。这是其一。
小学学业轻松还好,到了初中就需要进行详细的时间分配,如果不是极大的兴趣推动,会非常难,这里的兴趣并不是图形化或编程时期那种兴趣,而是极其枯燥的大量反复的演练。不具备踏实坐几个小时不动的能力,就不适合。这是其二。
现实三:陪跑的损失太大。
有很多家长是这么认为的,反正就让孩子去学去试,不行了就回来正常中高考。这种观念需要纠正!
陪跑是大多数孩子学信息学最后的归宿。花费大量的时间后,止步于CSP,这还算好。怕的是大量的时间背后,没有依靠信息学取得升学优势不说,还回不到学科学习上来。
比如,同样的数学竞赛和物理竞赛的陪跑,这两个学科,至少对高考有用,时间花费也不会那么大,容易回归高考。而信息学并非如此,耽误的时间很难找回来,家长要认清的是不同的陪跑,代价是不同的!


IP属地:江苏1楼2024-09-11 14:5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