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作品到现在都变成了“牛否?雷否?”的处刑场,讨论环境容不得一点深入交流,以前流行解析角色的萌点(萌属性),现在通通被解构出新含义而且还是负面的,解构主义在二次元文娱中的流行并没有让作品变得更多面丰富而是变得更片面,一个二次元作品被解构得用几个网络流行语就概括完了,有关“代入现实的争论”只是解构主义的一个侧面写照。
抽象文化具体难以解释,但却是让网络交流变得困难、不同爱好之间壁垒越发加高的罪魁祸首,反映在二次元里就是喜欢某作品的群体和厌恶某作品的群体都会自发使用抽象化表达让对方难以理解,以此达成贬低对方捍卫自身的目的(作为路人感受到的就是双方在彼此贴标签)。
互联网不知不觉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当你精心编辑了一大段话,反复检查逻辑是否合理、表达是否清晰时,“典孝绷急”等等声音和复读的声浪已经轻松盖过你仔细斟酌的语言了

抽象文化具体难以解释,但却是让网络交流变得困难、不同爱好之间壁垒越发加高的罪魁祸首,反映在二次元里就是喜欢某作品的群体和厌恶某作品的群体都会自发使用抽象化表达让对方难以理解,以此达成贬低对方捍卫自身的目的(作为路人感受到的就是双方在彼此贴标签)。
互联网不知不觉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当你精心编辑了一大段话,反复检查逻辑是否合理、表达是否清晰时,“典孝绷急”等等声音和复读的声浪已经轻松盖过你仔细斟酌的语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