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应堆限水和反应堆温度的计算,大家看下有没有问题。
条件默认满铀,限水输入。根据官方wiki的说明,反应堆浓缩铀每秒上升100℃,那么浓缩铀的1s产生热量为:Q放=c*m*t = 1 * 60 * 100=6000kDTU,官方wiki给出的数据是5750kDTU,误差应该来自浓缩铀的质量变化,浓缩铀1s实际进行了5次热量计算,每次计算后浓缩铀的质量会降低3.33g。
从官方wiki找到的反应堆内水和铀的换热公式 q=5*T1*(T水温-T铀温)*m*k (T1为换热时间、m为水和铀质量较小者的质量、k为两者中导热率低者的导热率)
输入水温一般是95,水的导热率是0.609.
联立两式,可得铀温和输入水质量的公式 m = 6000/[3.045*(T铀温-95)]
因为计算没有取5750,而是取了6000.实际输入水的质量可以更小一点。
条件默认满铀,限水输入。根据官方wiki的说明,反应堆浓缩铀每秒上升100℃,那么浓缩铀的1s产生热量为:Q放=c*m*t = 1 * 60 * 100=6000kDTU,官方wiki给出的数据是5750kDTU,误差应该来自浓缩铀的质量变化,浓缩铀1s实际进行了5次热量计算,每次计算后浓缩铀的质量会降低3.33g。
从官方wiki找到的反应堆内水和铀的换热公式 q=5*T1*(T水温-T铀温)*m*k (T1为换热时间、m为水和铀质量较小者的质量、k为两者中导热率低者的导热率)
输入水温一般是95,水的导热率是0.609.
联立两式,可得铀温和输入水质量的公式 m = 6000/[3.045*(T铀温-95)]
因为计算没有取5750,而是取了6000.实际输入水的质量可以更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