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c,一个所有二创作者所恐惧的词。“你这ooc了吧”是绝大多数作者最害怕出现在自己的评论的。但是,经过我和群友的讨论,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二创必定ooc的结论。虽然可能早有人得出了,但我还是想写点东西的,所以就有了此贴
首先我们从剧本的角度上来看,二创是必定ooc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原创作品来讲,无论角色如何,它都是为了服务剧情的存在的提线木偶,或死或生或恨或爱,都是为了把剧情给讲出来导致的。诚然有剧情或者情节就是为了塑造某一角色的形象,但整个故事的本身不是单独为了塑造角色而出来的,而是为了讲出故事而出来的,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刘慈欣或者荒木飞吕彦。但是,我们这个不是二创嘛?我们不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为了角色而创作的剧情吗?剧情就是为角色而服务的啊。是,也不是。因为我们确实是为了角色而作,以角色为基础而作的,但是,宫崎骏曾说过:“好的故事是它自己把自己讲完的”,而我们的mygo,已经把故事给讲完了啊,这我还讲个啥。于是,我们开始加入新的变量,比如灵魂互换,比如联机做梦,比如变小孩子,而加入的这些变量之后所产生的新的剧情,也不是完全由故事将自己讲完的。两个原因,一个是有的时候原设不足以给剧情足够的推动力,剧情不够有意思,不够吸引人,那就必须委屈角色ooc一下了。一个是作者有着自己的私心,有着自己想要展现的剧情,比如说我很喜欢白学,但原设在加上新变量后还是不足以出现白学桥段,那我就会让角色ooc一下,来让我爽,这是很多二创作者无意识的做出来的,就像很多漫画家做出来的角色符合自己的xp一样,因为潜意识的偏好而导致的,这基本无可避免,所以二创必定ooc
其次是角色理解的角度,一个角色到底是怎样的,尤其是一个塑造的好的角色是怎样的,我们是很难用标签化的词语去形容,因为角色是人,而人是复杂的,我对角色塑造有一个标准,就是说心里想一个原作没有的事件发生,看这个角色会怎样反应,如果很多的事件都能想出这个角色的反应,那就是好的塑造,而这个反应,每个人认为的角色会如何反应都不一定一样的,因为我们理解角色是多角度多立场的,所以我们是基本不可能说做出真正原设的反应的,每个人看角色都隔着一层玻璃,玻璃的颜色厚度透明度都不尽相同,所以二创必定ooc
最后是一个风格的角度,因为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而做二创就是尽量往原作的风格去贴,但这个贴合程度到底如何?你自己的风格又保留的多少?这个是没法保证的。同样的一个画面,不同的人描述出来都不是一个感觉的。同样的意思,不同的人的遣词造句也都是不同的。就比如很多人会喜欢在作品里玩梗,比如我,甚至不惜让风格不贴合原作,这种做出来的味道,又谁能保证和原作一模一样呢?所以二创必定ooc
最后我想说的是,本文并不是说ooc可以彻底不管放飞自己我的创作了,只是想说,不要时时刻刻因为ooc而去对剧情进行这样那样的抉择,只要保证有着不要ooc的追求就好了,如果因为害怕ooc而影响了剧情,那不是有点得不偿失了吗?而且,只要剧情足够好,观众是很难察觉出或者不在意那点子ooc的,但如果你为了剧情全部ooc,那还不如去写原创作品呢,这是一个所有二创创作者都要做的取舍,本文旨在给大家的取舍提供一个方向,到底怎么选择,要看你了
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我是东方,我们下次再见

首先我们从剧本的角度上来看,二创是必定ooc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原创作品来讲,无论角色如何,它都是为了服务剧情的存在的提线木偶,或死或生或恨或爱,都是为了把剧情给讲出来导致的。诚然有剧情或者情节就是为了塑造某一角色的形象,但整个故事的本身不是单独为了塑造角色而出来的,而是为了讲出故事而出来的,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刘慈欣或者荒木飞吕彦。但是,我们这个不是二创嘛?我们不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为了角色而创作的剧情吗?剧情就是为角色而服务的啊。是,也不是。因为我们确实是为了角色而作,以角色为基础而作的,但是,宫崎骏曾说过:“好的故事是它自己把自己讲完的”,而我们的mygo,已经把故事给讲完了啊,这我还讲个啥。于是,我们开始加入新的变量,比如灵魂互换,比如联机做梦,比如变小孩子,而加入的这些变量之后所产生的新的剧情,也不是完全由故事将自己讲完的。两个原因,一个是有的时候原设不足以给剧情足够的推动力,剧情不够有意思,不够吸引人,那就必须委屈角色ooc一下了。一个是作者有着自己的私心,有着自己想要展现的剧情,比如说我很喜欢白学,但原设在加上新变量后还是不足以出现白学桥段,那我就会让角色ooc一下,来让我爽,这是很多二创作者无意识的做出来的,就像很多漫画家做出来的角色符合自己的xp一样,因为潜意识的偏好而导致的,这基本无可避免,所以二创必定ooc
其次是角色理解的角度,一个角色到底是怎样的,尤其是一个塑造的好的角色是怎样的,我们是很难用标签化的词语去形容,因为角色是人,而人是复杂的,我对角色塑造有一个标准,就是说心里想一个原作没有的事件发生,看这个角色会怎样反应,如果很多的事件都能想出这个角色的反应,那就是好的塑造,而这个反应,每个人认为的角色会如何反应都不一定一样的,因为我们理解角色是多角度多立场的,所以我们是基本不可能说做出真正原设的反应的,每个人看角色都隔着一层玻璃,玻璃的颜色厚度透明度都不尽相同,所以二创必定ooc
最后是一个风格的角度,因为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而做二创就是尽量往原作的风格去贴,但这个贴合程度到底如何?你自己的风格又保留的多少?这个是没法保证的。同样的一个画面,不同的人描述出来都不是一个感觉的。同样的意思,不同的人的遣词造句也都是不同的。就比如很多人会喜欢在作品里玩梗,比如我,甚至不惜让风格不贴合原作,这种做出来的味道,又谁能保证和原作一模一样呢?所以二创必定ooc
最后我想说的是,本文并不是说ooc可以彻底不管放飞自己我的创作了,只是想说,不要时时刻刻因为ooc而去对剧情进行这样那样的抉择,只要保证有着不要ooc的追求就好了,如果因为害怕ooc而影响了剧情,那不是有点得不偿失了吗?而且,只要剧情足够好,观众是很难察觉出或者不在意那点子ooc的,但如果你为了剧情全部ooc,那还不如去写原创作品呢,这是一个所有二创创作者都要做的取舍,本文旨在给大家的取舍提供一个方向,到底怎么选择,要看你了
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我是东方,我们下次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