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叠甲,我说的都是屁。
“若不能赢,还证什么因果人心”
先说主旨:所有的根源都来自“双标”
1.善恶:当你第一次看完这个剧情,你会认为图上这个人是善是恶?
相信大部分人会认为这是恶,此人杀害了“神明”,抢夺了财宝,展现了人性的贪婪。
在黄眉和金蝉子的对话中双方都认为这是恶,只是黄眉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生来贪婪。金蝉子认为人因为诱惑才展现出贪婪。从他们的立场来看,这个冲出来抢夺的人便是恶人。
所以大家可以发现“恶”这个定义是由人赋予的,有人危害了“我们”的权益,那他的行为就是“恶”,即冲破现有指定的规则的人,就是“恶”。所以为了巩固现有规则从而宣扬“积德行善”,消灭剔除人性中的“恶”。
这是第一点:“善恶”其实是被“人”根据对己的利弊而定义的,并潜移默化的影响人判断事件的好坏。
2.突破
重回上面的动画,当我们把黄眉认为是一只老鼠,把村民当做细菌。老鼠会长期定时排泄可供细菌生存,因为老鼠有用皮肤和免疫系统保护,无法被细菌感染。但是有一天,某个细菌进化出了可以切开皮肤或者击溃老鼠免疫系统的能力,从而导致大量细菌涌入老鼠的体内,划分老鼠的营养。
那你会认为那个进化出入侵老鼠能力的细菌是善还是恶?
个人认为保持中立,从老鼠方面来看,因为细菌入侵导致大量资源被掠夺,是危害老鼠的,所以是“恶”。在细菌看来,一时间获得了大量营养资源,延续了自身的繁殖,这是“善”。在我们看来,我们即不属于老鼠这边,也不属于细菌这边,这是“自然规律”
,属于中立。
这是第二点:自然界中没有什么“善恶”,都是根据事件是否对自己有利来进行定义。而这个开拓者身上叠加了“善”“恶”“不善不恶”的叠加状态,即啥也不是,没有“善恶”。
3.紧箍
西游记中一共有三个箍,红孩儿的金箍代表权益,黑熊精的禁箍代表惩罚,孙悟空的紧箍代表驯化。孙悟空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即他对事物的认知是初始化的空白,是遵循自然界规律的行为方式,没有世间的善恶之分。世间通过紧箍来驯化孙悟空,让他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那为什么只有孙悟空有紧箍呢?因为他无父无母,脱离社会,所以才有唯一的一个紧箍来进行驯化。而普通人出生在社会中,家庭,社会便是无形的紧箍,教会我们认是非对错。这紧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也是无法摘下的。黑神话结局二中,虽然新的天命人在戴上紧箍之前已经睁开眼睛,但是不代表他摆脱了紧箍,因为真正的紧箍是这个社会,这个人世间,是由千千万万个人组成的意识。
那怎么取下这紧箍呢?
就跟结局动画一样,当你在乎的人都不在了,那你才真正卸下了紧箍。
4.双标
同样是抓唐僧,有的妖怪被打死,有的妖怪被营救,将双标展现的淋漓尽致。
例如:“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看似公平,其实已经体现了双标,将天子与庶民单独划分开来,潜意识中将天子和庶民双标对待。就像你不会说“乞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样,乞丐和庶民在潜意识中本来就是相等的。
有了双标,就有了不公。有了不公,就有了善恶。有了善恶就有了因果律。
有了因果律,奠定了传教的基础,才有了满天神佛,有了满天神佛,定义了善恶,有了善恶,产生了不公,有了不公,体现了双标,倒果为因。
5.屁
黄眉和金蝉子的善恶理论都是建立在他们自己定义的“善恶”概念上,即他们认为得“善”的行为为“善”,他们认为“恶”的行为为“恶”。但自然界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善恶,所有的善恶都是由人去定义,既然由人定义必定会出现双标的情况。因为双标才出现了善恶之分,所以问题的本身是提出问题的人即黄眉和金蝉子本身就是双标的,又想去教人不要双标。所以到头来什么众生平等,因果轮回,善恶有报,轮回转世,最终都是个屁。

“若不能赢,还证什么因果人心”
先说主旨:所有的根源都来自“双标”
1.善恶:当你第一次看完这个剧情,你会认为图上这个人是善是恶?
相信大部分人会认为这是恶,此人杀害了“神明”,抢夺了财宝,展现了人性的贪婪。
在黄眉和金蝉子的对话中双方都认为这是恶,只是黄眉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生来贪婪。金蝉子认为人因为诱惑才展现出贪婪。从他们的立场来看,这个冲出来抢夺的人便是恶人。
所以大家可以发现“恶”这个定义是由人赋予的,有人危害了“我们”的权益,那他的行为就是“恶”,即冲破现有指定的规则的人,就是“恶”。所以为了巩固现有规则从而宣扬“积德行善”,消灭剔除人性中的“恶”。
这是第一点:“善恶”其实是被“人”根据对己的利弊而定义的,并潜移默化的影响人判断事件的好坏。
2.突破
重回上面的动画,当我们把黄眉认为是一只老鼠,把村民当做细菌。老鼠会长期定时排泄可供细菌生存,因为老鼠有用皮肤和免疫系统保护,无法被细菌感染。但是有一天,某个细菌进化出了可以切开皮肤或者击溃老鼠免疫系统的能力,从而导致大量细菌涌入老鼠的体内,划分老鼠的营养。
那你会认为那个进化出入侵老鼠能力的细菌是善还是恶?
个人认为保持中立,从老鼠方面来看,因为细菌入侵导致大量资源被掠夺,是危害老鼠的,所以是“恶”。在细菌看来,一时间获得了大量营养资源,延续了自身的繁殖,这是“善”。在我们看来,我们即不属于老鼠这边,也不属于细菌这边,这是“自然规律”
,属于中立。
这是第二点:自然界中没有什么“善恶”,都是根据事件是否对自己有利来进行定义。而这个开拓者身上叠加了“善”“恶”“不善不恶”的叠加状态,即啥也不是,没有“善恶”。
3.紧箍
西游记中一共有三个箍,红孩儿的金箍代表权益,黑熊精的禁箍代表惩罚,孙悟空的紧箍代表驯化。孙悟空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即他对事物的认知是初始化的空白,是遵循自然界规律的行为方式,没有世间的善恶之分。世间通过紧箍来驯化孙悟空,让他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那为什么只有孙悟空有紧箍呢?因为他无父无母,脱离社会,所以才有唯一的一个紧箍来进行驯化。而普通人出生在社会中,家庭,社会便是无形的紧箍,教会我们认是非对错。这紧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也是无法摘下的。黑神话结局二中,虽然新的天命人在戴上紧箍之前已经睁开眼睛,但是不代表他摆脱了紧箍,因为真正的紧箍是这个社会,这个人世间,是由千千万万个人组成的意识。
那怎么取下这紧箍呢?
就跟结局动画一样,当你在乎的人都不在了,那你才真正卸下了紧箍。
4.双标
同样是抓唐僧,有的妖怪被打死,有的妖怪被营救,将双标展现的淋漓尽致。
例如:“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看似公平,其实已经体现了双标,将天子与庶民单独划分开来,潜意识中将天子和庶民双标对待。就像你不会说“乞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样,乞丐和庶民在潜意识中本来就是相等的。
有了双标,就有了不公。有了不公,就有了善恶。有了善恶就有了因果律。
有了因果律,奠定了传教的基础,才有了满天神佛,有了满天神佛,定义了善恶,有了善恶,产生了不公,有了不公,体现了双标,倒果为因。
5.屁
黄眉和金蝉子的善恶理论都是建立在他们自己定义的“善恶”概念上,即他们认为得“善”的行为为“善”,他们认为“恶”的行为为“恶”。但自然界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善恶,所有的善恶都是由人去定义,既然由人定义必定会出现双标的情况。因为双标才出现了善恶之分,所以问题的本身是提出问题的人即黄眉和金蝉子本身就是双标的,又想去教人不要双标。所以到头来什么众生平等,因果轮回,善恶有报,轮回转世,最终都是个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