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关了黑神话之后,我对剧情里的一些关节有一些纯属奇谈怪论的推测,在此希望能与贴吧诸君共同探讨一下
首先关于结局,有些人认为二郎神给天命人的是意根或者意根的一部分,所以戴上金箍结局是六根缺一,我认为不妥。意根的样子分明就是金箍,而且即使不打二郎神,二周目一样会给意根的根器。而打完二郎神之后能给意根加点,说明二郎神寄存的东西并非意根,却是与意根紧密相关的东西。结合吸收那东西时能听到大圣的声音,我认为那应该是孙悟空的法尘,或者说法尘的一部分。
要说法尘,就得先说六根,进而说六尘。六根这个说法在佛道二家都是有的,谁吸纳的谁这里就不追究了,总之可以混同视之。
《清静经图注》有言:人身因有六根,则有六识;因有六识,则有六尘;因有六尘,则有六贼;因有六贼,则耗六神;因耗六神,则坠六道也。
这里面的六贼可有说法,西游记里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里就有这么六个贼,他们的名字分别是“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是不是很眼熟?这就是游戏里六个根器的名字。
根据上面的经文以及西游记这一回的主旨,这六贼本是由六尘所生,是六根不净的象征,游戏里用它们来命名大圣六根,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难怪大圣要告诉牛魔王别拿自己的根器,难怪拿了根器的妖怪各个都像丧心失志一般,就是为大圣的六尘所迷了。
进一步说六尘,乃是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这六种感觉器相对应的“色声香味触法”六种感觉,眼看色,耳听声,鼻嗅香……种种对应。根据佛家的说法,迷于六尘就会使六根不净,进而损害自身,这与上面“六贼”的说法是类似的。
六根的前五根皆是物质上存在的色法,被称为色根,而意根由于并非物质上存在的而是心之所依,即为无色根。所以与之相对应的六尘之中的法尘,也是最独特且重要的,因为根据佛家的说法,法尘是可以生出意识的。
接着说法尘,这个概念出于《楞严经》,原文如下: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段是借世尊回答阿难之口,说意根与法尘皆是虚妄,因为如果不是虚妄而是确实由心所出,而这个心又非你现在之心,那就要生出二心来。结合游戏里的那个成就描述“二心相斗”,以及孙悟空遗留的残石大石敢当的赞诗中“二心未灭”,我认为这里游科是逆练了一下《楞严经》,把法尘的概念具体化了,甚至让他能生出意识来。
另外还有一个佐证,那就是法尘的本质是过往所见所感之一切事物在心中留下的影像,也就是“前尘影事”,想想游戏里那些动画叫什么?另外打大圣残躯的时候进入的地方,应该是大圣的内心,里面关于他生平的那些影像,可能就是法尘。


首先关于结局,有些人认为二郎神给天命人的是意根或者意根的一部分,所以戴上金箍结局是六根缺一,我认为不妥。意根的样子分明就是金箍,而且即使不打二郎神,二周目一样会给意根的根器。而打完二郎神之后能给意根加点,说明二郎神寄存的东西并非意根,却是与意根紧密相关的东西。结合吸收那东西时能听到大圣的声音,我认为那应该是孙悟空的法尘,或者说法尘的一部分。
要说法尘,就得先说六根,进而说六尘。六根这个说法在佛道二家都是有的,谁吸纳的谁这里就不追究了,总之可以混同视之。
《清静经图注》有言:人身因有六根,则有六识;因有六识,则有六尘;因有六尘,则有六贼;因有六贼,则耗六神;因耗六神,则坠六道也。
这里面的六贼可有说法,西游记里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里就有这么六个贼,他们的名字分别是“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是不是很眼熟?这就是游戏里六个根器的名字。
根据上面的经文以及西游记这一回的主旨,这六贼本是由六尘所生,是六根不净的象征,游戏里用它们来命名大圣六根,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难怪大圣要告诉牛魔王别拿自己的根器,难怪拿了根器的妖怪各个都像丧心失志一般,就是为大圣的六尘所迷了。
进一步说六尘,乃是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这六种感觉器相对应的“色声香味触法”六种感觉,眼看色,耳听声,鼻嗅香……种种对应。根据佛家的说法,迷于六尘就会使六根不净,进而损害自身,这与上面“六贼”的说法是类似的。
六根的前五根皆是物质上存在的色法,被称为色根,而意根由于并非物质上存在的而是心之所依,即为无色根。所以与之相对应的六尘之中的法尘,也是最独特且重要的,因为根据佛家的说法,法尘是可以生出意识的。
接着说法尘,这个概念出于《楞严经》,原文如下: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段是借世尊回答阿难之口,说意根与法尘皆是虚妄,因为如果不是虚妄而是确实由心所出,而这个心又非你现在之心,那就要生出二心来。结合游戏里的那个成就描述“二心相斗”,以及孙悟空遗留的残石大石敢当的赞诗中“二心未灭”,我认为这里游科是逆练了一下《楞严经》,把法尘的概念具体化了,甚至让他能生出意识来。
另外还有一个佐证,那就是法尘的本质是过往所见所感之一切事物在心中留下的影像,也就是“前尘影事”,想想游戏里那些动画叫什么?另外打大圣残躯的时候进入的地方,应该是大圣的内心,里面关于他生平的那些影像,可能就是法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