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31日漏签0天
东部吧 关注:144,869贴子:5,837,413
  • 看贴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4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东部吧
>0< 加载中...

青岛季节限定版蓝色“荧光海”来了!欢迎山东济南人来参观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暗行御使暗行
  • 国会议长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视频来自:百度贴吧


  • 暗行御使暗行
  • 国会议长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024年8月24日凌晨时分,青岛八大峡新村海边,原本寂静的海滩热闹了起来,原来是素有“蓝眼泪”之称的“荧光海”再次出现了。记者在现场看到,夜幕下的海面泛起璀璨蓝光,绵长的海岸线变成了晶莹的蓝色飘带,一簇簇蓝光随着海水的波动而起舞,数以千计的市民游客慕名赶来,只为一睹青岛夜幕下的浪漫时刻。
  据了解,“蓝眼泪”又被称为荧光海,本质是一类海洋生物产生的发光现象。此前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曾晓起在接受采访中介绍,发光机制包括细胞内发光和细胞外发光两类:前者较普遍,以夜光藻为代表;后者为从生物体排放出来的某些腺体中含有能发光的物质,以海萤为代表。“在北方沿海,发光的还是以夜光藻为主。”这两种海洋生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体内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当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发生化学反应并发出蓝色荧光,形成“荧光海滩”的美景。它们离开海水只能够生存100秒,像流星一样,短暂而浪漫。所以,想看到“蓝眼泪”也不是随时都能看到。
  曾晓起表示,夜光藻会在温度较高、风力不大的环境中形成,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0℃—25℃,最适温度在18℃—20℃。所以一年之中的春夏季节,能看到“蓝眼泪”的几率比较大。而且,“蓝眼泪”一般只在涨潮且风浪不大的时候才会出现,满潮和风大浪急的海面环境基本不会看到。据多名摄影爱好者表示,进入9月后,就进入了“蓝眼泪”爆发期。此外,出现“蓝眼泪”的时间点也是独特的,普遍在夜晚8点至凌晨4点出现,一般在晚上12点后才能渐渐看到它们的到来。


2025-08-31 10:33: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暗行御使暗行
  • 国会议长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夜晚的海边波光粼粼,蓝光闪闪的海岸线,远远望去仿佛天空“流”下的蓝色“眼泪”……有人说“蓝眼泪”配得上这个世界最美好的形容词,也有人说,一生不看一次“蓝眼泪”就不算体验过极致的浪漫。这两天,青岛人的朋友圈就被这样震撼的场景刷屏了。其实,近年来每逢8、9月份,“蓝眼泪”都会按时到访点亮青岛的大海。究竟这奇幻的“蓝眼泪”是什么?听听专家揭秘它的“前世今生”。

青岛海边再现“蓝眼泪”。网友供图
多在8、9月份“到访”青岛
眼下正值“蓝眼泪”爆发期,不久前八大峡海域出现“蓝眼泪”的消息,吸引市民纷纷踏浪逐“泪”。抖音、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也都是“蓝眼泪”的身影。
采访过程中,记者从多位市民处了解到,其实“蓝眼泪”并非今年才有,它的梦幻已经在多年前惊艳过岛城市民。“‘蓝眼泪’一般8、9月份到访青岛。”近日,记者在八大峡采访时,多位“追泪人”带着长枪短炮,向记者展示了他们抓拍“蓝眼泪”的奇幻瞬间。市民秦先生表示,他去年9月初在八大峡、石老人等海域发现过“蓝眼泪”的踪迹。
作为一名专业”追泪人”,网友“FLY”已经连续3年拍下梦幻“蓝眼泪”的惊艳瞬间。在他的视频作品中,记者看到海面蓝光点点,黑夜下浪花像镶嵌了蓝色碎钻,在一次次拍打沙滩时有了形状。这梦幻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科幻大片中。“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经常到海边拍片,每到这个月份,都会到小麦岛、八大峡等沙滩上等待‘蓝眼泪’的到来。”网友“FLY”说。
仅活100秒的“海洋生物”
海面上这些泛着蓝色荧光的物质是什么呢?“目前在海洋中受外界刺激而引起发光,进而形成‘蓝眼泪’现象的有两种浮游生物,一种是希氏弯喉海萤,另一种是夜光藻。具体哪种需要取样鉴定,一般在黄渤海以夜光藻为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工作人员表示。据悉,海水中能够发光的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如单细胞的甲藻类、发光水母、磷虾、海萤等。而青岛海域的“蓝眼泪”,可以排除体型较大的水母和头足类生物,而海萤等节肢动物无法产生如此强烈的荧光,最有可能的是甲藻类单细胞生物繁殖形成的。
“‘蓝眼泪’”又被称为荧光海,本质是一类海洋生物产生的发光现象。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曾晓起介绍,发光机制包括细胞内发光和细胞外发光两类:前者较普遍,以夜光藻为代表;后者为从生物体排放出来的某些腺体中含有能发光的物质,以海萤为代表。“在北方沿海,发光的还是以夜光藻为主。”曾晓起表示,这两种海洋生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体内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当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发生化学反应并发出蓝色荧光,形成“荧光海滩”美景。而这种“生物”离开海水只能够生存100秒,像流星一样,短暂而浪漫。
多出现在水质较好的海域
近年来,“蓝眼泪”在我国多个海域出现,曾晓起表示,“蓝眼泪”并非随便出现,一般只出现在水质相对较好的海域。
“蓝眼泪”并不是海水的颜色,是由夜光藻等生物形成的。当海水涨潮,使得较多夜光藻向岸边聚集,便形成了“蓝眼泪”。“蓝眼泪”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温度、盐度、光照和食物等。当这些条件适宜时,海萤和夜光藻就会大量繁殖并聚集在海水表层或近岸区域。当夜晚来临时,如果有船只驶过、波浪拍打或其他扰动等刺激,这些生物就会被激发出荧光,并随着海水的流动而闪烁变幻,形成一片绚丽的蓝色海洋。
/ 服务 /
●什么时间能看到?
“蓝眼泪”出现的条件比较苛刻,对水质要求很高。4月—5月可以看夜光藻“蓝眼泪”(成片“蓝眼泪”)、6月—9月可以看海萤“蓝眼泪”(颗粒感“蓝眼泪”)。不仅如此,想邂逅“蓝眼泪”,还要抓住对的时间。据多名摄影爱好者表示,进入9月,就进入了“蓝眼泪”爆发期。
想看到“蓝眼泪”也不是随时都能看到。曾晓起表示,夜光藻会在温度较高、风力不大的环境中形成,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0℃—25℃,最适宜温度在18℃—20℃。所以一年之中的春夏季节,能看到“蓝眼泪”的概率比较大。而且,“蓝眼泪”一般只在涨潮且风浪不大的时候才会出现,满潮和风大浪急的海面环境基本不会看到。
●哪些地方会出现?
到哪能一睹“蓝眼泪”的梦幻身影?据青岛多位“追泪人”表示,好奇的市民可以在晚上12点左右,到八大峡、小麦岛、石老人等海域蹲守,“蓝眼泪”在后半夜出现概率较大。
●能用手直接摸吗?
触碰“蓝眼泪”会不会对身体有伤害?曾晓起表示,夜光藻本身不含毒素,一般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危害。也有专家表示,“蓝眼泪”可能会吸附看不见的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因此不建议直接接触“蓝眼泪”。对网友提到的“可不可以把‘蓝眼泪’带回家做纪念”的问题,曾晓起表示,“夜光藻需要在适宜的水环境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如果带回家,可能当晚还能看到点点蓝光,但两三天后夜光藻就会死亡。”
/ 延伸 /
海洋藻类是海水天然的过滤器
“蓝眼泪”是由夜光藻等海洋生物形成的,夜光藻没有毒性,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分布极其广泛,几乎遍及全球近岸海域,主要通过外界获取营养生存,并以释放荧光素与荧光素酶的方式来产生荧光。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工作人员陈淳曾在媒体采访中介绍,在潮流和风的影响下,海洋底层大量的营养物质被带到表层,在缺少捕食压力的情况下,这种富有营养的水体能够促进夜光藻饵料大量繁殖。若遇上适宜的盐度及温度,夜光藻就会以极快的速度自我繁殖,并迎风聚集,在夜间受潮汐或海浪拍打等刺激发出浅蓝色的光。
在海洋保护中,海洋藻类起着重要的作用。海洋藻类是海水的天然过滤器,它通过吸收和同化海水中的溶解有机物,使得海水的自净能力得到加速,从而改良水质。另外,大型海洋藻类通过吸收、吸附海洋中的一些污染物质,保持海水溶解氧和相关元素的平衡,从而延缓了海域富营养化。


  • 贴吧用户_aJSZteZ
  • 国会议长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八大峡海域很壮观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4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东部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