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听得让人好难过,更令人难过的,是这句话竟然出自于一个在本届世乒赛上一场未输的MVP之口。真是懂事得让人心疼,也难怪国家队为他做海报时,用的主题词是“责任”二字!
某些tzm直到今天,一讲到成都世乒赛就要对樊振东开撕,说什么“如果第四盘樊振东顺利赢下张本,中国队就将3:1取胜,但最后他输了,把压力给到决胜盘的王楚钦身上。”这种逻辑我到现在为止都是百思不得其解。在这些人看来,成都世乒赛决胜盘赢户上的是顶住压力的“救世主”,而第四盘输张本的是“战犯”、“拉胯”!
而这种话术要打破也很简单,如果把赢不赢张本当作衡量一个运动员拉不拉跨的“判定标准”,那不正好是在说王楚钦自己吗?他们俩一个是1-3输的,一个是2-3输而且决胜局是打到9-11输的,到底是谁更拉胯?谁的表现更差劲?至于赢户上……得了吧,顶住压力还可以算是勉强成立,救世主你可给我拉倒吧!但凡你看了整个周期的比赛,再看看奥运会上的比赛,你难道就看不出来这两人根本就不是一条水平线上这么明显的一个事实吗?你零封了户上,那东哥就没零封吗?你拿了一分,他是一分没拿吗?他赛前对张本智和交手优势明显但世乒赛输了,那你对张本智和之前交手那么多,不也才只输了一次吗?你说“如果樊振东顺利拿下张本,中国队就会3:1取胜”,那我凭什么不能说“如果王楚钦第二盘顺利拿下张本,根本不需要樊振东继续上场,中国队就可以一盘不失地晋级决赛”?你的输球进一步消耗了伤病缠身的队友的身体,你居然显得还很有理了?这是何等病态的“双标”?!
我觉得某些人思想上真的就是“病得不轻”,不仅坏透了,而且还是蠢透了。他们对前辈、对队友都缺乏最起码的尊重和敬畏,永远都可以拿年轻、拿所谓的“未来可期”去给自家哥哥的输球当“挡箭牌”来用!说白了,这些人把“樊振东拿两分”看得太理所应当了。如果只是fans那么想,其实那倒还好啦,关键是那些年轻小将自己的心态就没有摆正过,他们何止是不服樊振东,而且都把自己当成了樊振东、甚至当成了马龙和张继科,一个个企图鸠占鹊巢、“狸猫换太子”!
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的一部分教练员也一样地认为樊振东就应该拿两分,比如咱们的国正爸爸,在雅加达亚运会上就曾对输给小小林的王大头讲“没事儿还有樊振东”。我知道他这么做,主观上是想给年轻人解压,但这种并不妥当的做法也会在无形之中给他们灌输了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樊振东永远都是强大的”,这样他们就不会去珍惜自己已有的机会,这不仅不利于年轻人责任感的培养,而且对樊振东本人也是很不公平的。更何况,王楚钦当时对小小林的时候,还只是三单!所以对年轻人,真的不能太溺爱了。
而且,我们必须要充分地意识到:张继科绝不是一个可以“量产”的人!而马龙、樊振东这样多少年都难以世出的天才,也是在经过了长年累月的敲打与锤炼,才有了今天的成功。而他们都绝不是王楚钦这种人可以轻易碰瓷的!早在这次奥运会之前,就有诸多迹象表明,王楚钦在大赛是容易犯错误的。看似最高的外战胜率,实际上六场有四场“意义深远”——22年曼谷亚洲杯,八进四输给林钟勋,断送十二连冠;23年亚锦赛第一轮输给田中佑汰,止步128强,成为了那届亚锦赛唯一一位输外战的国乒选手;以及连续两届世乒赛团体赛都有丢分……
结果,果不其然,奥运会这面“照妖镜”就成功地把六耳猕猴的真身现出了原形。成都世乒赛,樊振东意外当了你的“盾牌”;釜山世乒赛,马龙也意外地替你背了“黑锅”;这一回,所有有关外战的责难,全都由你自己扛,没人给你兜底!想拉别人共沉沦,别做这个梦了!
桩桩惨烈的事实,已经无情地击碎了tzm们的一个幻想——王楚钦之所以不打一单,并不完全是因为所谓的双打,而是因为他目前确实无法扛起一单两分的重任,说白了他就没这个能力!
只不过,我们🎲哥是高需求宝宝,笔者在xhs发表了这番有根有据的肺腑之言之后,被判处拘役六个月,罚关小黑屋一百八十天
。。。

某些tzm直到今天,一讲到成都世乒赛就要对樊振东开撕,说什么“如果第四盘樊振东顺利赢下张本,中国队就将3:1取胜,但最后他输了,把压力给到决胜盘的王楚钦身上。”这种逻辑我到现在为止都是百思不得其解。在这些人看来,成都世乒赛决胜盘赢户上的是顶住压力的“救世主”,而第四盘输张本的是“战犯”、“拉胯”!
而这种话术要打破也很简单,如果把赢不赢张本当作衡量一个运动员拉不拉跨的“判定标准”,那不正好是在说王楚钦自己吗?他们俩一个是1-3输的,一个是2-3输而且决胜局是打到9-11输的,到底是谁更拉胯?谁的表现更差劲?至于赢户上……得了吧,顶住压力还可以算是勉强成立,救世主你可给我拉倒吧!但凡你看了整个周期的比赛,再看看奥运会上的比赛,你难道就看不出来这两人根本就不是一条水平线上这么明显的一个事实吗?你零封了户上,那东哥就没零封吗?你拿了一分,他是一分没拿吗?他赛前对张本智和交手优势明显但世乒赛输了,那你对张本智和之前交手那么多,不也才只输了一次吗?你说“如果樊振东顺利拿下张本,中国队就会3:1取胜”,那我凭什么不能说“如果王楚钦第二盘顺利拿下张本,根本不需要樊振东继续上场,中国队就可以一盘不失地晋级决赛”?你的输球进一步消耗了伤病缠身的队友的身体,你居然显得还很有理了?这是何等病态的“双标”?!
我觉得某些人思想上真的就是“病得不轻”,不仅坏透了,而且还是蠢透了。他们对前辈、对队友都缺乏最起码的尊重和敬畏,永远都可以拿年轻、拿所谓的“未来可期”去给自家哥哥的输球当“挡箭牌”来用!说白了,这些人把“樊振东拿两分”看得太理所应当了。如果只是fans那么想,其实那倒还好啦,关键是那些年轻小将自己的心态就没有摆正过,他们何止是不服樊振东,而且都把自己当成了樊振东、甚至当成了马龙和张继科,一个个企图鸠占鹊巢、“狸猫换太子”!
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的一部分教练员也一样地认为樊振东就应该拿两分,比如咱们的国正爸爸,在雅加达亚运会上就曾对输给小小林的王大头讲“没事儿还有樊振东”。我知道他这么做,主观上是想给年轻人解压,但这种并不妥当的做法也会在无形之中给他们灌输了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樊振东永远都是强大的”,这样他们就不会去珍惜自己已有的机会,这不仅不利于年轻人责任感的培养,而且对樊振东本人也是很不公平的。更何况,王楚钦当时对小小林的时候,还只是三单!所以对年轻人,真的不能太溺爱了。
而且,我们必须要充分地意识到:张继科绝不是一个可以“量产”的人!而马龙、樊振东这样多少年都难以世出的天才,也是在经过了长年累月的敲打与锤炼,才有了今天的成功。而他们都绝不是王楚钦这种人可以轻易碰瓷的!早在这次奥运会之前,就有诸多迹象表明,王楚钦在大赛是容易犯错误的。看似最高的外战胜率,实际上六场有四场“意义深远”——22年曼谷亚洲杯,八进四输给林钟勋,断送十二连冠;23年亚锦赛第一轮输给田中佑汰,止步128强,成为了那届亚锦赛唯一一位输外战的国乒选手;以及连续两届世乒赛团体赛都有丢分……
结果,果不其然,奥运会这面“照妖镜”就成功地把六耳猕猴的真身现出了原形。成都世乒赛,樊振东意外当了你的“盾牌”;釜山世乒赛,马龙也意外地替你背了“黑锅”;这一回,所有有关外战的责难,全都由你自己扛,没人给你兜底!想拉别人共沉沦,别做这个梦了!
桩桩惨烈的事实,已经无情地击碎了tzm们的一个幻想——王楚钦之所以不打一单,并不完全是因为所谓的双打,而是因为他目前确实无法扛起一单两分的重任,说白了他就没这个能力!

只不过,我们🎲哥是高需求宝宝,笔者在xhs发表了这番有根有据的肺腑之言之后,被判处拘役六个月,罚关小黑屋一百八十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