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为一篇适用性广泛的避坑指南,不会讲某些专业和岗位如何准备复习,如何申请实习和秋招(笔试、面试经验)等,只是通过总结lz和其他人的部分经历,简短凝练地列出几条建议。
(1)大公司的实习非常重要能去互联网大厂实习的一定要去实习。互联网这几年发展不是很好,许多岗位的hc在减少,而BATTMD此类互联网公司一般会有实习转正名额,可以让学生错开竞争激烈的秋招。笔者上次去一个招聘会遇到一个西交计算机本硕,“如果不是在美团实习,我一个互联网offer都拿不到。”,西交尚且如此,西电奈何啊!(tip:不要浪费时间去无法转正的公司)
(2)如果心存犹豫,就不要签约 西电三方属于所有学校开得最早的那一批,一般在每年的九月中开,且只有一次违约机会。九月下旬或者十月初,会有许多研究所和小公司对学生进行逼签。签约则错过十月和十一月的所有机会。如果只是想要一个保底OFFER,切记不要早早签约。签完想违约再签约新公司的话,学校规定在元旦后,各企业规定不一致。如果签了五月才能毁约的企业,可能错过秋招和春招。(tip:相信自己可以拿到OFFER)
(3)秋招并不是结尾 秋招之后还有补录,补录之后还有春招。秋招一般在十一月结束,十二月和一月大厂开始补录(因为有学生拿了好多OFFER),春招一般是第二年的三月和四月,机会较多,建议秋招没有找到好工作的人牢牢把握,不要放松学习。找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谁也不知道满意的OFFER什么时候会来。(tip:要耐得住寂寞)
(4)不知其貌,谨慎选择 脉脉,知乎,牛客,贴吧都是资源。对于一家想去的企业,进到HR面后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地寻找在职员工咨询了,最好是本校的学长学姐。对比于HR,他们会给到你更加中肯的建议和工作中的具体事务。毕竟HR不在你在的岗位,且永远都是许以最好的条件,招最多的人,拿最多的绩效。(tip:要能拉下脸求人)
(5)研究所与互联网间选自己目前想去的研究所是牛马,互联网是牛马,以牛马的心态入职。互联网还是研究所,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杠杆。选择了互联网,则会过上天天担心被优化,时刻害怕穿小鞋的忐忑日子;选择了研究所,则会过上每月到手六七千,每年大干三百天的加班出差生活。不过世界是变化的,谁能猜到后来的日子呢!(tip:始终把搞钱放在第一位)
(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经验贴可以看,OFFER投票可以投,老师父母师兄师姐都可以问,但不要盲信与盲从。因为做选择的,永远都不会是其他人,每个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与其后面会后悔,不如选一个暂时不会后悔的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人的建议是错误的,只是选择性的听,选择性的信。(tip:同一帖子在贴吧和牛客上的投票结果不相同)
(7)权利要掌握在应该掌握的人手里 父母的意见听听就可以,还是要看自己的想法。偏好度随家庭经济情况和父母知识水平变化。家里很有钱的,父母在机关单位、高校和大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那他们的意见可能会更有远见和可信度。如果父母是工厂工人、农民等职业,他们的意见会受到自身眼界的局限,“为你好”等字眼可能是更烈性的毒药。(tip:亲身经历过秋招和博学的人更有发言权)
(8)华为hr的话一句都不可信 建议华为作为一个附赠的企业,建议参加笔试和面试,但不要为了华子放弃其他的OFFER,该签就签,避免自己成为小丑。不要听信任何,记住是任何话术,即使她话说的有多好,都当做是传销。(tip:有好多学长学姐和同学被华子坑过)
最后,希望大家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能够顺利地完成科研任务
(1)大公司的实习非常重要能去互联网大厂实习的一定要去实习。互联网这几年发展不是很好,许多岗位的hc在减少,而BATTMD此类互联网公司一般会有实习转正名额,可以让学生错开竞争激烈的秋招。笔者上次去一个招聘会遇到一个西交计算机本硕,“如果不是在美团实习,我一个互联网offer都拿不到。”,西交尚且如此,西电奈何啊!(tip:不要浪费时间去无法转正的公司)
(2)如果心存犹豫,就不要签约 西电三方属于所有学校开得最早的那一批,一般在每年的九月中开,且只有一次违约机会。九月下旬或者十月初,会有许多研究所和小公司对学生进行逼签。签约则错过十月和十一月的所有机会。如果只是想要一个保底OFFER,切记不要早早签约。签完想违约再签约新公司的话,学校规定在元旦后,各企业规定不一致。如果签了五月才能毁约的企业,可能错过秋招和春招。(tip:相信自己可以拿到OFFER)

(3)秋招并不是结尾 秋招之后还有补录,补录之后还有春招。秋招一般在十一月结束,十二月和一月大厂开始补录(因为有学生拿了好多OFFER),春招一般是第二年的三月和四月,机会较多,建议秋招没有找到好工作的人牢牢把握,不要放松学习。找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谁也不知道满意的OFFER什么时候会来。(tip:要耐得住寂寞)

(4)不知其貌,谨慎选择 脉脉,知乎,牛客,贴吧都是资源。对于一家想去的企业,进到HR面后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地寻找在职员工咨询了,最好是本校的学长学姐。对比于HR,他们会给到你更加中肯的建议和工作中的具体事务。毕竟HR不在你在的岗位,且永远都是许以最好的条件,招最多的人,拿最多的绩效。(tip:要能拉下脸求人)

(5)研究所与互联网间选自己目前想去的研究所是牛马,互联网是牛马,以牛马的心态入职。互联网还是研究所,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杠杆。选择了互联网,则会过上天天担心被优化,时刻害怕穿小鞋的忐忑日子;选择了研究所,则会过上每月到手六七千,每年大干三百天的加班出差生活。不过世界是变化的,谁能猜到后来的日子呢!(tip:始终把搞钱放在第一位)

(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经验贴可以看,OFFER投票可以投,老师父母师兄师姐都可以问,但不要盲信与盲从。因为做选择的,永远都不会是其他人,每个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与其后面会后悔,不如选一个暂时不会后悔的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人的建议是错误的,只是选择性的听,选择性的信。(tip:同一帖子在贴吧和牛客上的投票结果不相同)

(7)权利要掌握在应该掌握的人手里 父母的意见听听就可以,还是要看自己的想法。偏好度随家庭经济情况和父母知识水平变化。家里很有钱的,父母在机关单位、高校和大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那他们的意见可能会更有远见和可信度。如果父母是工厂工人、农民等职业,他们的意见会受到自身眼界的局限,“为你好”等字眼可能是更烈性的毒药。(tip:亲身经历过秋招和博学的人更有发言权)

(8)华为hr的话一句都不可信 建议华为作为一个附赠的企业,建议参加笔试和面试,但不要为了华子放弃其他的OFFER,该签就签,避免自己成为小丑。不要听信任何,记住是任何话术,即使她话说的有多好,都当做是传销。(tip:有好多学长学姐和同学被华子坑过)

最后,希望大家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能够顺利地完成科研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