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试·
笔试分为科目一《综合素质》和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两门卷面分均为150分,折合为报告分是120分,70分就能合格。我是八月底开始准备的,所以大家现在开始着手备考是完全来得及的。
01科目一
科目一相对比较简单。当时是买了粉笔的教材,把书完完整整过了一遍。个人认为选择题对于整体分数影响还是很大的,因此主要精力都放在刷选择题上。推荐用app刷选择题,随时随地都能刷,效率比较高,看错题也方便。而且,题库是按章节分类的,可以找到自己薄弱的部分,有针对性地强化练习。app我用的粉笔教师,因为时间紧张,每个章节就只写了一部分。
材料题主要背一些答题模板,比如教育观、学生观等,可以自己总结,也可以去网上找一些直接背诵。这个考前一周开始准备就可以。作文就和高中写的语文作文一样,积累一些通用的素材、万能句子等,不需要特别担心。
02科目二
科目二考察的知识点比较杂,需要背诵的内容同样多且杂。同样是先完整把书过了一遍,选择题跟科目一一样,刷题!最难的是简答题(可能因为自己不爱背书,出到很多都不会写),需要大量背诵。如果考试出到自己没有背到的点,可以多角度编一些写上。我当时简答题不会写,就是纯编的(注意:一定不要空着,写了有可能踩中得分点,但不写一定没分)。当时老师收答题卡的时候,我看到很多人简答题都是空白的,因为本人没有空题的习惯,还挺吃惊的。
总之,我认为自己笔试能过主要还是得益于看书和刷题。
· 面试·
01地点
河南省日语教资考试只有一个考点:开封市集英中学。
在报名的时候地区直接选开封,不要选其他地方,选其他地方审核不通过,需要重新提交审核。(亲身经历)
02面试流程
在校门口排队,有老师带领去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完成后直接进入旁边的等候室,坐到科目对应的位置上,进入等候室之后不允许看手机平板之类的电子设备(可以准备一些纸质复习资料),前面大屏幕显示有考试规则,老师也会提醒大家注意看;
全部信息采集完成之后,在等候室抽签,抽到的数字代表考试组别;
之后去教室抽考题,抽完之后按不同年级排队,在去抽考题之前可以自由去厕所;
到对应教室写考案,时间20分钟;
时间结束后去对应的考试教室;
考试分为结构化(5分钟)+试讲(10分钟)+答辩(5分钟)。我到教室的时候上一位考生刚结束,直接就在门口收了证件和题目纸,自己写的教案不要交,在遗忘的时候还能瞟两眼。很多面试礼仪会说要敲门,但是当时门直接开着,加上我交证件的时候已经走到门内了,之后就直接走上讲台了,没有敲门。这个看情况吧,如果你是第一个或者前面没有考生刚出来,还是敲下门比较好。接着问好,我问好后,老师还在登上位考生的成绩,就让我先不要开始,说了开始后才开始结构化问答。
面试结束后擦黑板。
全程都有老师带领,不用担心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03面试备考
5月份,准确来说是5月3日才开始准备面试。河南省使用的教材是新人教版(三本必修+两本选修)。
前期把教材看一遍,当时时间不够我只看了三本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单词语法。据说上半年的时候个别考题是旧人教版上的,如果新旧人教版都看的话,量太大了,其实只看新人教版就足够了。不要想着选修不重要,只看必修教材。也有很多考题出自选修教材中。
河南省教资考试阅读题出的比较多,会有课文也有部分教材外的文章。阅读题其实是最简单的,但大多有朗读段落的要求,需要掌握一些稍难的词汇,有一定的词汇量。像 「毒蛇」、「孫悟空」、「西遊記」、「鑑真」、「鶴」、「紅白歌合戦」等词汇的读音都是需要掌握的。
后期主要是在B站上看试讲视频,学习讲课的思路、方法等,因为语法比较薄弱,所以语法课的试讲看的比较多。建议找一些比较简单的试讲视频看,太复杂的试讲视频不容易掌握还浪费时间。
同时找各个基础课型的逐字稿(这个不求量多,每个类型的课找一篇就可以),分析把握讲课的大致方向和侧重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讲课套路,形成自己的逐字稿(打印出来,在等候室还可以再看看)。一定要看过后总结成适合自己的逐字稿,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试讲的流程都大同小异,对试讲流程也会把握得更好。
最后,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历年真题,有的会重复考,像比较经典的「ドラえもん」、「おじぎ」「農夫と蛇」等在上半年的时候就又出现了。这类比较经典的考题已经有现成的逐字稿了,可以将其内容多看几遍,流程就按自己总结的来。没有时间的话影响也不大,因为试讲视频基本都是讲的真题,多看多分析总结,效果也是一样的。
这是我当时看的试讲视频,xhs上很多人推荐,试讲流程以及内容都挺简单,但是发音怪怪的,因为已经看了,就没有再换,其中看过的「まで」、「までに」考试的时候就正好考到了。
在这里说一下,看视频的话选定一个不要再换比较好,因为不同的人讲的方式都会有所不同,看很多人的视频,有的这样讲有的那样讲,可能会对试讲思路的形成造成困扰,不利于形成自己的试讲模式。
结构化在考前简单看了模板。当时看到有人说准备一个道歉模板,遇到很难的时政题或者不会的结构化直接道歉哈哈哈,但时间太紧了没来得及准备。不过还好出的结构化不是很难。我感觉只要回答的角度全面、立场正确、符合价值观,问题都不大。大家有时间的话还是准备一下,心里会比较有底。
答辩这个环节并没有准备,因为真的没有时间了。当时看到了“你为什么想成为一名老师?”这种通用的答辩问题,本来想着准备一下的,结果考前还在狂看试讲题目就没有准备。可以根据情况看自己是否需要准备,可能准备了的话,考试时会减轻一些紧张感,更有自信吧。一般都是用日语回答,看具体情况,老师用中文问的话直接中文回答就行。
还有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要掐表练习。我没有计时练习过,当时没讲完就被叫停,想着自己超时了没讲完,内心超级忐忑,还好最后顺利通过了。
04面试真题
结构化:
1.xx喜欢画画,耽误了学习,家长一怒之下把他的画撕了。作为班主任,你怎么做?
2.你是怎么看待教师要认识学生,向学生学习的?
我抽的结构化是比较简单的。言之有理就行。
很多面试礼仪会建议先说“考生开始作答”,回答结束后“考生作答完毕”。面试时有点紧张,在问完问题后就直接回答了,回答完说了“我的回答完毕”,但是第二个问题回答完后没说(主要是忘记了)就直接停下了,三位老师抬头看向我时才想起来,慌忙之下来了句“回答好了”。试讲前也没有说“考生开始试讲”,开始的过渡感觉不是很重要,主要是回答完要让老师知道你讲完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回答和试讲内容的质量。
试讲:
抽到了语法题。一段话,完整内容记不清了,主要内容就是xx去上课前做了什么什么,据此设计一节语法课(段落中没有标注出语法,需要自己从句子中找),并要求要朗读这段话。这段话里涉及到了语法「ている」、「まで」、「までに」、「なければならない」。这几个语不算难,考前正好都扫了一眼,有印象,就选了「まで」、「までに」这两个语法的辨析来讲。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要求里指明要朗读,一定要自己读出来,不能以学生朗读的形式停顿三秒直接跳过。如果将朗读设计为学生朗读,也一定要自己读出来!还有,当涉及很多语法时,只讲一个会很单调,听说有的考生只讲一个语法,答辩时还被问了为什么只讲一个语法。如果段落里的语法有关联,可以放一起讲;没有关联的话,大家可以在讲其中一个语法的时候延伸一下,提一下跟它用法、意思相近或者容易混淆的语法。
我是用朗读导入的,读完之后引导学生提出「まで」、「までに」这两个长相相似的语法,由此开始进行讲解,用两个语法分别造了两个句子,板书并朗读(朗读时自己先读一遍再指定学生或让全班一起朗读),接着用例句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同和异(这里也进行了板书)。刚把第一个不同点讲完就被叫停了。板书很占用时间,所以大家在练习的时候最好连带板书完整地练一遍,把握好时间。
注意:有朗读要求的,最好在开始的时候就完成。
任何课都要写板书。
声音洪亮、语速适中、多互动、注意表情管理、要有自信。
答辩:
答辩问了很多问题,老师先用中文总结了我讲的内容,让我翻译四个例句。
又问了两个语法都有“在……之前”的意思,那“在……之前”用日语怎么说。这个地方第一遍回答的时候老师好像没听清,又让我回答了一遍“前”日语怎么读。
之后就是通用的问题(日语问的):你还在上学吗?教过别人吗?为什么想成为日语老师?
笔试分为科目一《综合素质》和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两门卷面分均为150分,折合为报告分是120分,70分就能合格。我是八月底开始准备的,所以大家现在开始着手备考是完全来得及的。
01科目一
科目一相对比较简单。当时是买了粉笔的教材,把书完完整整过了一遍。个人认为选择题对于整体分数影响还是很大的,因此主要精力都放在刷选择题上。推荐用app刷选择题,随时随地都能刷,效率比较高,看错题也方便。而且,题库是按章节分类的,可以找到自己薄弱的部分,有针对性地强化练习。app我用的粉笔教师,因为时间紧张,每个章节就只写了一部分。
材料题主要背一些答题模板,比如教育观、学生观等,可以自己总结,也可以去网上找一些直接背诵。这个考前一周开始准备就可以。作文就和高中写的语文作文一样,积累一些通用的素材、万能句子等,不需要特别担心。
02科目二
科目二考察的知识点比较杂,需要背诵的内容同样多且杂。同样是先完整把书过了一遍,选择题跟科目一一样,刷题!最难的是简答题(可能因为自己不爱背书,出到很多都不会写),需要大量背诵。如果考试出到自己没有背到的点,可以多角度编一些写上。我当时简答题不会写,就是纯编的(注意:一定不要空着,写了有可能踩中得分点,但不写一定没分)。当时老师收答题卡的时候,我看到很多人简答题都是空白的,因为本人没有空题的习惯,还挺吃惊的。
总之,我认为自己笔试能过主要还是得益于看书和刷题。
· 面试·
01地点
河南省日语教资考试只有一个考点:开封市集英中学。
在报名的时候地区直接选开封,不要选其他地方,选其他地方审核不通过,需要重新提交审核。(亲身经历)
02面试流程
在校门口排队,有老师带领去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完成后直接进入旁边的等候室,坐到科目对应的位置上,进入等候室之后不允许看手机平板之类的电子设备(可以准备一些纸质复习资料),前面大屏幕显示有考试规则,老师也会提醒大家注意看;
全部信息采集完成之后,在等候室抽签,抽到的数字代表考试组别;
之后去教室抽考题,抽完之后按不同年级排队,在去抽考题之前可以自由去厕所;
到对应教室写考案,时间20分钟;
时间结束后去对应的考试教室;
考试分为结构化(5分钟)+试讲(10分钟)+答辩(5分钟)。我到教室的时候上一位考生刚结束,直接就在门口收了证件和题目纸,自己写的教案不要交,在遗忘的时候还能瞟两眼。很多面试礼仪会说要敲门,但是当时门直接开着,加上我交证件的时候已经走到门内了,之后就直接走上讲台了,没有敲门。这个看情况吧,如果你是第一个或者前面没有考生刚出来,还是敲下门比较好。接着问好,我问好后,老师还在登上位考生的成绩,就让我先不要开始,说了开始后才开始结构化问答。
面试结束后擦黑板。
全程都有老师带领,不用担心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03面试备考
5月份,准确来说是5月3日才开始准备面试。河南省使用的教材是新人教版(三本必修+两本选修)。
前期把教材看一遍,当时时间不够我只看了三本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单词语法。据说上半年的时候个别考题是旧人教版上的,如果新旧人教版都看的话,量太大了,其实只看新人教版就足够了。不要想着选修不重要,只看必修教材。也有很多考题出自选修教材中。
河南省教资考试阅读题出的比较多,会有课文也有部分教材外的文章。阅读题其实是最简单的,但大多有朗读段落的要求,需要掌握一些稍难的词汇,有一定的词汇量。像 「毒蛇」、「孫悟空」、「西遊記」、「鑑真」、「鶴」、「紅白歌合戦」等词汇的读音都是需要掌握的。
后期主要是在B站上看试讲视频,学习讲课的思路、方法等,因为语法比较薄弱,所以语法课的试讲看的比较多。建议找一些比较简单的试讲视频看,太复杂的试讲视频不容易掌握还浪费时间。
同时找各个基础课型的逐字稿(这个不求量多,每个类型的课找一篇就可以),分析把握讲课的大致方向和侧重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讲课套路,形成自己的逐字稿(打印出来,在等候室还可以再看看)。一定要看过后总结成适合自己的逐字稿,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试讲的流程都大同小异,对试讲流程也会把握得更好。
最后,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历年真题,有的会重复考,像比较经典的「ドラえもん」、「おじぎ」「農夫と蛇」等在上半年的时候就又出现了。这类比较经典的考题已经有现成的逐字稿了,可以将其内容多看几遍,流程就按自己总结的来。没有时间的话影响也不大,因为试讲视频基本都是讲的真题,多看多分析总结,效果也是一样的。
这是我当时看的试讲视频,xhs上很多人推荐,试讲流程以及内容都挺简单,但是发音怪怪的,因为已经看了,就没有再换,其中看过的「まで」、「までに」考试的时候就正好考到了。
在这里说一下,看视频的话选定一个不要再换比较好,因为不同的人讲的方式都会有所不同,看很多人的视频,有的这样讲有的那样讲,可能会对试讲思路的形成造成困扰,不利于形成自己的试讲模式。
结构化在考前简单看了模板。当时看到有人说准备一个道歉模板,遇到很难的时政题或者不会的结构化直接道歉哈哈哈,但时间太紧了没来得及准备。不过还好出的结构化不是很难。我感觉只要回答的角度全面、立场正确、符合价值观,问题都不大。大家有时间的话还是准备一下,心里会比较有底。
答辩这个环节并没有准备,因为真的没有时间了。当时看到了“你为什么想成为一名老师?”这种通用的答辩问题,本来想着准备一下的,结果考前还在狂看试讲题目就没有准备。可以根据情况看自己是否需要准备,可能准备了的话,考试时会减轻一些紧张感,更有自信吧。一般都是用日语回答,看具体情况,老师用中文问的话直接中文回答就行。
还有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要掐表练习。我没有计时练习过,当时没讲完就被叫停,想着自己超时了没讲完,内心超级忐忑,还好最后顺利通过了。
04面试真题
结构化:
1.xx喜欢画画,耽误了学习,家长一怒之下把他的画撕了。作为班主任,你怎么做?
2.你是怎么看待教师要认识学生,向学生学习的?
我抽的结构化是比较简单的。言之有理就行。
很多面试礼仪会建议先说“考生开始作答”,回答结束后“考生作答完毕”。面试时有点紧张,在问完问题后就直接回答了,回答完说了“我的回答完毕”,但是第二个问题回答完后没说(主要是忘记了)就直接停下了,三位老师抬头看向我时才想起来,慌忙之下来了句“回答好了”。试讲前也没有说“考生开始试讲”,开始的过渡感觉不是很重要,主要是回答完要让老师知道你讲完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回答和试讲内容的质量。
试讲:
抽到了语法题。一段话,完整内容记不清了,主要内容就是xx去上课前做了什么什么,据此设计一节语法课(段落中没有标注出语法,需要自己从句子中找),并要求要朗读这段话。这段话里涉及到了语法「ている」、「まで」、「までに」、「なければならない」。这几个语不算难,考前正好都扫了一眼,有印象,就选了「まで」、「までに」这两个语法的辨析来讲。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要求里指明要朗读,一定要自己读出来,不能以学生朗读的形式停顿三秒直接跳过。如果将朗读设计为学生朗读,也一定要自己读出来!还有,当涉及很多语法时,只讲一个会很单调,听说有的考生只讲一个语法,答辩时还被问了为什么只讲一个语法。如果段落里的语法有关联,可以放一起讲;没有关联的话,大家可以在讲其中一个语法的时候延伸一下,提一下跟它用法、意思相近或者容易混淆的语法。
我是用朗读导入的,读完之后引导学生提出「まで」、「までに」这两个长相相似的语法,由此开始进行讲解,用两个语法分别造了两个句子,板书并朗读(朗读时自己先读一遍再指定学生或让全班一起朗读),接着用例句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同和异(这里也进行了板书)。刚把第一个不同点讲完就被叫停了。板书很占用时间,所以大家在练习的时候最好连带板书完整地练一遍,把握好时间。
注意:有朗读要求的,最好在开始的时候就完成。
任何课都要写板书。
声音洪亮、语速适中、多互动、注意表情管理、要有自信。
答辩:
答辩问了很多问题,老师先用中文总结了我讲的内容,让我翻译四个例句。
又问了两个语法都有“在……之前”的意思,那“在……之前”用日语怎么说。这个地方第一遍回答的时候老师好像没听清,又让我回答了一遍“前”日语怎么读。
之后就是通用的问题(日语问的):你还在上学吗?教过别人吗?为什么想成为日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