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刷某站视频,有人评论说国内pro均速35完赛应该没啥问题,国内pro应该就是业余比赛经常站台那一批
说一下我个人看法,本届比赛长度270km爬升2800m,爬升比1%,属于标准起伏路,那就将距离爬升全部缩短至原来的10%,27km爬升280m,单飞均速35需要3.8w/kg,跟团蹭风就算他少15%,也需要3.2w/kg左右,这么一看的确很简单,但实际这只考虑到ftp,忽略了很多因素,比如不可避免的拉扯,团练过的人都懂,拉扯几波你就难受的要命,各种战术,典型的降速不领骑,死亡摇摆,可以和城市道路斑马线红绿灯相提并论,可以间接认为在城市道路单飞跟车追求35均速,这么看来就算他3.6w/kg,具备不错的无氧能力就行,这么看来能拿低保的选手都可以
但这只是27km,如果是270km呢,首先要保证3.6w/kg骑接近8小时,选不谈这个,有氧55-65%ftp骑8小时都没多少人能完成吧,那就倒推回去,假设80%ftp骑8小时,那就是4.w/kg水平,再加上无数次拉扯,特别是爬坡阶段,1km 5%的短坡需要轰到6w/kg,还是很多次,中途还有很多次进攻防断龙,大概需要8-12w/kg,这强度在27km很多选手都顶不住,更别说270km了
至于有人说集团蹭风舒服,但这是起伏路,还各种弯道,出弯爬坡拉扯可不比单飞轻松,那么结论就可以大致确定了
首先ftp需要4.5w/kg以上,这个业余pro没啥问题
其次有连续高强度有氧6小时以上的能力,这个能做到
最后具备短时间无氧输出能力和短时间恢复能力,并且保证能持续几十次,大体重冲刺手能做到
总结来说,大体重,冲刺手,长距离有氧选手,单日赛选手,这么看来4.5w/kg以上国内pro真没多少了,大概就是国内顶级业余赛事站台水平
说一下我个人看法,本届比赛长度270km爬升2800m,爬升比1%,属于标准起伏路,那就将距离爬升全部缩短至原来的10%,27km爬升280m,单飞均速35需要3.8w/kg,跟团蹭风就算他少15%,也需要3.2w/kg左右,这么一看的确很简单,但实际这只考虑到ftp,忽略了很多因素,比如不可避免的拉扯,团练过的人都懂,拉扯几波你就难受的要命,各种战术,典型的降速不领骑,死亡摇摆,可以和城市道路斑马线红绿灯相提并论,可以间接认为在城市道路单飞跟车追求35均速,这么看来就算他3.6w/kg,具备不错的无氧能力就行,这么看来能拿低保的选手都可以
但这只是27km,如果是270km呢,首先要保证3.6w/kg骑接近8小时,选不谈这个,有氧55-65%ftp骑8小时都没多少人能完成吧,那就倒推回去,假设80%ftp骑8小时,那就是4.w/kg水平,再加上无数次拉扯,特别是爬坡阶段,1km 5%的短坡需要轰到6w/kg,还是很多次,中途还有很多次进攻防断龙,大概需要8-12w/kg,这强度在27km很多选手都顶不住,更别说270km了
至于有人说集团蹭风舒服,但这是起伏路,还各种弯道,出弯爬坡拉扯可不比单飞轻松,那么结论就可以大致确定了
首先ftp需要4.5w/kg以上,这个业余pro没啥问题
其次有连续高强度有氧6小时以上的能力,这个能做到
最后具备短时间无氧输出能力和短时间恢复能力,并且保证能持续几十次,大体重冲刺手能做到
总结来说,大体重,冲刺手,长距离有氧选手,单日赛选手,这么看来4.5w/kg以上国内pro真没多少了,大概就是国内顶级业余赛事站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