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在本吧连续刷到好几个说自己节奏练不好的帖子,之前我在一个回帖中简单的说了下自己的经验,但是是面向有一定基础的人,现在重新整理一下,添加了一些面向纯新手的内容,所以帖子可能会有点长,如果你想练好节奏,这点耐心应该要有。
首先叠个甲,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见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练习习惯,有些人的经验不一定是科学的,也不一定是最有效率的。因此,没必要把别人的话当圣经,包括我说的的一些东西。当然,虽然每个人练习方法不一样,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你觉得讲得有道理的都可以借鉴。
武侠小说里常看到说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说法,例如神雕中,剑冢的第四把剑上刻着:“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但是要达到这种境界前面还有3个阶段。我们练琴也是一样的,很少有人天生节奏感就好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要靠练出来的,而且要靠长时间的积累。
很多科班出身的或者一些吉他老师,会说到视唱练耳,教你怎么唱出拍子出来,比如大、嗒嗒大之类的。也有很多人说练琴必须开节拍器等等。但我个人觉得视唱练耳比较枯燥,可能容易劝退人,而练琴必须开节拍器的说法也不一定科学。根据我个人的一些理解和一些经验,我的建议是:
第一阶段:在零基础的情况下,大家平时听歌,身体要动起来,要跟着歌曲打拍子,打拍子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拍手,用指尖敲桌面,用脚掌踩地,摇头晃脑等,都可以。我的建议是用脚掌,以脚跟为轴,脚尖抬起,然后在拍子上脚尖踩下去。也就是说,脚尖触地的时候是正拍,脚尖往上抬(抬到最高处的时候)是反拍。如此循环。
这一阶段很简单,即便对于新手,大多数歌曲都没有难度,学会这最基础的这一步,至少在KTV里唱歌的时候,你不会抢拍了。但是关键是持之以恒,建议至少练习3个月。
第二阶段:扫弦的时候用脚打拍子,这是我们脚结合琴的一步,以最简单的扫弦进行练习,因为扫弦比较比较好分心,你可以一部分心去留意脚上的牌子,而且无论左手(比如换和弦),还是右手(无论是下扫还是上扫),都比较好和脚结合,无论是三品战士还是强力和弦,都可以。
建议练习时间不少于1个月。
第三阶段:弹分解和弦的时候用脚打拍子,无论是53231323还是432123,或者别的分解,都可以。有了上面第二步的基础,这步也不难。
建议练习时间不少于1个月。
第四阶段:爬格子或者练音阶的时候用脚打拍子,这时候可以开节拍器,手机上都有各种APP的,之所以这个时候让大家开节拍器,是因为这时候你至少练琴已经有2个月了,左右手已经有一定协调能力,弹奏也比较连贯了,因此可以考虑开节拍器了。否则你换一个和弦或者右手拨弦都拨不准要停顿,开节拍器反倒是帮倒忙,扰乱你的身心。这时候开节拍器可以让你的脚踩的拍子提高稳定性。
建议练习时间不少于2个月。
关于节拍器,我想强调一下,节拍器是外物,远不如你的身体有用,你的身体是自己的,随时带在身上,谁也抢不走。而且你用脚打拍子的时候,是一种内生动力,更有代入感,也更有沉浸感。很多歌手在舞台上唱歌的时候会摇头晃脑,或者摆动身体,也是让自己更有代入感。所以我认为用身体打拍子,是必须要掌握的一个技能。而节拍器或者鼓机,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就比如在舞台上演奏,你总不能带着耳机听着节拍器去弹吉他吧(鼓手可以
)。
有些歌曲某些地方可能没有鼓点,也没有明显的贝斯或者吉他节奏,新手会容易懵逼。举个例子,沙宝亮的《暗香》,当你试着用吉他弹旋律的时候,刚开始那一大段,伴奏只有一个吉他在弹分解,而且间隔比较长,如果你节奏感不好,只跟着伴奏(没有人声)是很难跟上节奏的,这时候可以靠脚去打拍子作为辅助。
当然,我当初走这条路,主要是因为穷。我是1999年开始练的吉他,那年头,电脑、手机都是稀罕物,周边几乎没人有,节拍器,对于那时的一个穷学生来说,是舍不得花钱在这个地方的,当时连定音笛都舍不得买(调弦就是靠听,按住2弦5品,跟1弦空弦音对比,然后按住3弦4品,跟2弦空弦音对比……),所以那时候练节奏,都是用脚打拍子的。
后来有个叫UC语音聊天室的地方(新浪UC),有一些吉他房间,那时候常去里面玩,之后认识一个弹吉他的女孩,她的键盘带有鼓机(她键盘是主业),然后让她在聊天室里给我单独来几段纯鼓机节奏,分别是140、160、170,然后我在网络的这一头录下来。那是2005年,从那时开始才算正儿八经的接触节拍器(鼓机)练习。

虽然现在网上节拍器APP随地都是,但节拍器我用得比较少,有时候练基本功的时候可能会用一下。比如有时候练速弹,看自己节奏稳不稳,或者看自己达到了什么让的速度,有时候会开下节拍器。十几年前看到梦剧院的一个教学,说练速弹的时候,比如你的目标是180,你从60开始,70、80、90慢慢提上去,当提到180后,感觉180弹得吃力,或者声音不清晰,这时候你继续往上提,提到190或200,先不管弹得好不好,先弹上去,然后再回到180,这时就觉得180轻松了许多,我觉得这个方法蛮不错的。或者练扫拨,有时候也会开节拍器这样提速。不过由于以前没有用节拍器的习惯,所以现在用得也比较少,加上现在练基本功也比较少了,节拍器用得就更少了。
第五阶段:弹solo的时候用脚打拍子,这一步是比较难的,很多人手脚协调不了,尤其碰到反拍的时候,脚马上就乱了,由于这一阶段比较难,我分几个步骤说一下。
1、要保证你练的solo的手指熟练度,没有手指的熟练度,用脚打拍子是无从谈起的。
2、先从一些简单点的solo开始,比如《真的爱你》的前奏,或者更简单点的《光辉岁月》的口哨部分用吉他弹出来。
3、遇到反拍,或卡顿的地方,放弃伴奏,可以以较慢的速度,以一拍,或者两、三个音,慢慢去卡,算好哪个音,脚应该踩下去。
4、当上面那些简单的solo用脚打拍子没问题了,可以选择一些中等难度的solo试试。比如《海阔天空》的尾奏都有不少反拍的,《遥远的Paradise》间奏起音是1/4拍的,都可以练练。
这一阶段的练习建议不少于1年。
第六阶段:不用脚打拍子,纯靠耳朵听伴奏,去感受节拍,边听边弹solo。这一阶段难度其实并不会比第五阶段高,其实是差不多的。至于为什么要不用脚打拍子去弹,第一是你节奏感还不够好的时候,有时候用脚打拍子是会分心的,可能有时候也会影响你弹奏的“感情”(比如推弦、揉弦的力度、细腻度的把控等),比如像黑豹《靠近我》的尾奏,是个节奏比较慢的solo,里面有大段慢推弦的地方,很多揉弦也需要比较细腻的处理,它的前奏、间奏也差不多(只是比较短),还有双音推弦,这种是比较考验手活的,所以不用脚去打拍子,能够更好的用心去感受。第二就是为了锻炼我们所谓的节奏感,或者体会音乐的律动,也就是要做到脚上无拍,心中有拍。
我通常是和第五阶段是交替练习的。比如练同一段solo,用脚打拍子弹半小时,不用脚打拍子再弹半个小时。而且有时候我感觉这样能提升自己练琴的兴致,比如说连续练了一个小时不打拍子的弹奏,觉得有点索然无味了,练习兴致下降,这个时候用脚打拍子再练练,又能提高兴致继续练下去。
通常这一阶段的练习,我是先跟随原曲(就是有原solo)去练的,一般来说,录音室版本的音乐,吉他手的节奏都是比较稳的(演唱会版本可能会有翻车情况),所以完全可以把原曲当模版去判断自己的节奏,有个对照,也方便知道自己哪个地方出错。
当跟随原曲弹奏节奏稳定后,可以尝试用伴奏来弹了,这时候就是考验你的节奏感的时候。有时候可能会碰上一些较长的时间段(比如两三秒)伴奏里是没有明显的鼓点或者bass作为判断的曲子,这种地方你的心理一定要有节奏感,这里有一点小经验可以分享,很多时候这种地方都是一个长音,我们通常在揉弦或者推弦。当节奏感还不够好的时候,是可以从揉几下去作为一个参考的,比如一个长音有3拍,可能你大力度揉3下小力度揉3下,正好可以卡3拍,那你就可以通过你揉弦的次数来判断节奏点。
当你经过长时间大量的练习进行积累,你就无需依靠这种“技巧”,不论是心中或者手上,自然而然的就会落到到那个节奏点上,这个大概需要2年的时间。
我是建议大家把第五阶段和第六阶段交替练习的,这样感觉效率会高一些。另外,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我练的每一个solo,都必须要能做到用脚打拍子也能弹,不用脚打拍子也能弹,
另外,我手上有个小软件,这个软件我基本很少用,我下载这个软件主要是偶尔用来看一下一些曲子的和弦构成。不过这个软件有个自动算出节奏,可以在曲子里帮你打开节拍,一般情况下是准的,有时候会算出双倍,比如实际80的bpm,他算出160的bpm。它还可以对曲子降速(不降调),如果遇上一些solo速度较快的,你们跟不上,也可以试试降速来弹。现在这个软件网上可能不太好找了,我可以分享给大家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8Yskgw-HHTcKG9aWQOyxQ?pwd=8888
提取码:8888

首先叠个甲,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见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练习习惯,有些人的经验不一定是科学的,也不一定是最有效率的。因此,没必要把别人的话当圣经,包括我说的的一些东西。当然,虽然每个人练习方法不一样,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你觉得讲得有道理的都可以借鉴。
武侠小说里常看到说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说法,例如神雕中,剑冢的第四把剑上刻着:“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但是要达到这种境界前面还有3个阶段。我们练琴也是一样的,很少有人天生节奏感就好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要靠练出来的,而且要靠长时间的积累。
很多科班出身的或者一些吉他老师,会说到视唱练耳,教你怎么唱出拍子出来,比如大、嗒嗒大之类的。也有很多人说练琴必须开节拍器等等。但我个人觉得视唱练耳比较枯燥,可能容易劝退人,而练琴必须开节拍器的说法也不一定科学。根据我个人的一些理解和一些经验,我的建议是:
第一阶段:在零基础的情况下,大家平时听歌,身体要动起来,要跟着歌曲打拍子,打拍子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拍手,用指尖敲桌面,用脚掌踩地,摇头晃脑等,都可以。我的建议是用脚掌,以脚跟为轴,脚尖抬起,然后在拍子上脚尖踩下去。也就是说,脚尖触地的时候是正拍,脚尖往上抬(抬到最高处的时候)是反拍。如此循环。
这一阶段很简单,即便对于新手,大多数歌曲都没有难度,学会这最基础的这一步,至少在KTV里唱歌的时候,你不会抢拍了。但是关键是持之以恒,建议至少练习3个月。
第二阶段:扫弦的时候用脚打拍子,这是我们脚结合琴的一步,以最简单的扫弦进行练习,因为扫弦比较比较好分心,你可以一部分心去留意脚上的牌子,而且无论左手(比如换和弦),还是右手(无论是下扫还是上扫),都比较好和脚结合,无论是三品战士还是强力和弦,都可以。
建议练习时间不少于1个月。
第三阶段:弹分解和弦的时候用脚打拍子,无论是53231323还是432123,或者别的分解,都可以。有了上面第二步的基础,这步也不难。
建议练习时间不少于1个月。
第四阶段:爬格子或者练音阶的时候用脚打拍子,这时候可以开节拍器,手机上都有各种APP的,之所以这个时候让大家开节拍器,是因为这时候你至少练琴已经有2个月了,左右手已经有一定协调能力,弹奏也比较连贯了,因此可以考虑开节拍器了。否则你换一个和弦或者右手拨弦都拨不准要停顿,开节拍器反倒是帮倒忙,扰乱你的身心。这时候开节拍器可以让你的脚踩的拍子提高稳定性。
建议练习时间不少于2个月。
关于节拍器,我想强调一下,节拍器是外物,远不如你的身体有用,你的身体是自己的,随时带在身上,谁也抢不走。而且你用脚打拍子的时候,是一种内生动力,更有代入感,也更有沉浸感。很多歌手在舞台上唱歌的时候会摇头晃脑,或者摆动身体,也是让自己更有代入感。所以我认为用身体打拍子,是必须要掌握的一个技能。而节拍器或者鼓机,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就比如在舞台上演奏,你总不能带着耳机听着节拍器去弹吉他吧(鼓手可以

有些歌曲某些地方可能没有鼓点,也没有明显的贝斯或者吉他节奏,新手会容易懵逼。举个例子,沙宝亮的《暗香》,当你试着用吉他弹旋律的时候,刚开始那一大段,伴奏只有一个吉他在弹分解,而且间隔比较长,如果你节奏感不好,只跟着伴奏(没有人声)是很难跟上节奏的,这时候可以靠脚去打拍子作为辅助。
当然,我当初走这条路,主要是因为穷。我是1999年开始练的吉他,那年头,电脑、手机都是稀罕物,周边几乎没人有,节拍器,对于那时的一个穷学生来说,是舍不得花钱在这个地方的,当时连定音笛都舍不得买(调弦就是靠听,按住2弦5品,跟1弦空弦音对比,然后按住3弦4品,跟2弦空弦音对比……),所以那时候练节奏,都是用脚打拍子的。
后来有个叫UC语音聊天室的地方(新浪UC),有一些吉他房间,那时候常去里面玩,之后认识一个弹吉他的女孩,她的键盘带有鼓机(她键盘是主业),然后让她在聊天室里给我单独来几段纯鼓机节奏,分别是140、160、170,然后我在网络的这一头录下来。那是2005年,从那时开始才算正儿八经的接触节拍器(鼓机)练习。

虽然现在网上节拍器APP随地都是,但节拍器我用得比较少,有时候练基本功的时候可能会用一下。比如有时候练速弹,看自己节奏稳不稳,或者看自己达到了什么让的速度,有时候会开下节拍器。十几年前看到梦剧院的一个教学,说练速弹的时候,比如你的目标是180,你从60开始,70、80、90慢慢提上去,当提到180后,感觉180弹得吃力,或者声音不清晰,这时候你继续往上提,提到190或200,先不管弹得好不好,先弹上去,然后再回到180,这时就觉得180轻松了许多,我觉得这个方法蛮不错的。或者练扫拨,有时候也会开节拍器这样提速。不过由于以前没有用节拍器的习惯,所以现在用得也比较少,加上现在练基本功也比较少了,节拍器用得就更少了。
第五阶段:弹solo的时候用脚打拍子,这一步是比较难的,很多人手脚协调不了,尤其碰到反拍的时候,脚马上就乱了,由于这一阶段比较难,我分几个步骤说一下。
1、要保证你练的solo的手指熟练度,没有手指的熟练度,用脚打拍子是无从谈起的。
2、先从一些简单点的solo开始,比如《真的爱你》的前奏,或者更简单点的《光辉岁月》的口哨部分用吉他弹出来。
3、遇到反拍,或卡顿的地方,放弃伴奏,可以以较慢的速度,以一拍,或者两、三个音,慢慢去卡,算好哪个音,脚应该踩下去。
4、当上面那些简单的solo用脚打拍子没问题了,可以选择一些中等难度的solo试试。比如《海阔天空》的尾奏都有不少反拍的,《遥远的Paradise》间奏起音是1/4拍的,都可以练练。
这一阶段的练习建议不少于1年。
第六阶段:不用脚打拍子,纯靠耳朵听伴奏,去感受节拍,边听边弹solo。这一阶段难度其实并不会比第五阶段高,其实是差不多的。至于为什么要不用脚打拍子去弹,第一是你节奏感还不够好的时候,有时候用脚打拍子是会分心的,可能有时候也会影响你弹奏的“感情”(比如推弦、揉弦的力度、细腻度的把控等),比如像黑豹《靠近我》的尾奏,是个节奏比较慢的solo,里面有大段慢推弦的地方,很多揉弦也需要比较细腻的处理,它的前奏、间奏也差不多(只是比较短),还有双音推弦,这种是比较考验手活的,所以不用脚去打拍子,能够更好的用心去感受。第二就是为了锻炼我们所谓的节奏感,或者体会音乐的律动,也就是要做到脚上无拍,心中有拍。
我通常是和第五阶段是交替练习的。比如练同一段solo,用脚打拍子弹半小时,不用脚打拍子再弹半个小时。而且有时候我感觉这样能提升自己练琴的兴致,比如说连续练了一个小时不打拍子的弹奏,觉得有点索然无味了,练习兴致下降,这个时候用脚打拍子再练练,又能提高兴致继续练下去。
通常这一阶段的练习,我是先跟随原曲(就是有原solo)去练的,一般来说,录音室版本的音乐,吉他手的节奏都是比较稳的(演唱会版本可能会有翻车情况),所以完全可以把原曲当模版去判断自己的节奏,有个对照,也方便知道自己哪个地方出错。
当跟随原曲弹奏节奏稳定后,可以尝试用伴奏来弹了,这时候就是考验你的节奏感的时候。有时候可能会碰上一些较长的时间段(比如两三秒)伴奏里是没有明显的鼓点或者bass作为判断的曲子,这种地方你的心理一定要有节奏感,这里有一点小经验可以分享,很多时候这种地方都是一个长音,我们通常在揉弦或者推弦。当节奏感还不够好的时候,是可以从揉几下去作为一个参考的,比如一个长音有3拍,可能你大力度揉3下小力度揉3下,正好可以卡3拍,那你就可以通过你揉弦的次数来判断节奏点。
当你经过长时间大量的练习进行积累,你就无需依靠这种“技巧”,不论是心中或者手上,自然而然的就会落到到那个节奏点上,这个大概需要2年的时间。
我是建议大家把第五阶段和第六阶段交替练习的,这样感觉效率会高一些。另外,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我练的每一个solo,都必须要能做到用脚打拍子也能弹,不用脚打拍子也能弹,
另外,我手上有个小软件,这个软件我基本很少用,我下载这个软件主要是偶尔用来看一下一些曲子的和弦构成。不过这个软件有个自动算出节奏,可以在曲子里帮你打开节拍,一般情况下是准的,有时候会算出双倍,比如实际80的bpm,他算出160的bpm。它还可以对曲子降速(不降调),如果遇上一些solo速度较快的,你们跟不上,也可以试试降速来弹。现在这个软件网上可能不太好找了,我可以分享给大家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8Yskgw-HHTcKG9aWQOyxQ?pwd=8888
提取码:8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