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在前面:
1、本次受访人,还是上次那个某传统大厂的在沪大佬,上次采访曾经就营销成本问题简单交流过,但是考虑到篇幅问题没有深入,因此索性另起一篇。此外由于他负责的是出海项目,因此为了避嫌,本次采访删去了鸣Z崩等游戏的出海评价部分,这点非常可惜。
2、因为最近手指有点小问题,再加上游戏圈暑假普遍工作繁忙,所以这篇拖得比较久,而其中的采访其实是三次合一(制作人一次、另外一名匿名希望的受访人一次,某投资人和饭圈哥一次),中间可能有些时间线和前后矛盾问题,在这里提前告个罪。
3、之前说过,稿件是我从很长的对话中收集有用信息,重新整理逻辑写出来的,好处是提高可读性,缺点是稿件深度很难超过我的理解水平。
举个例子,受访人评价ZZZ“任务全主动交互,没做Triggerbox(触发器)”“问题不在UI在UE”“升级系统是数值做的”“封包都会出问题”,这些专业黑话我倒不是不能理解字面意思,但要么我不知其所以然,很难抓住核心点,要么逻辑链条非常啰嗦,不知道如何写的有意思。这个问题会在后面慢慢改善。
二、省流:
①从2022到2024,二游营销成本上涨了3倍左右,包括米在内,大部分二游厂商的营销成本是失控的;
②米与其说是小狗腐乳,不如说是腾子腐乳,其高度以来腾子的营销渠道;
③米当下最大的发展困境,是其从制作驱动的厂商,变成了买量厂商;
④“有男不玩”的舆论影响是宏观的,ZZZ的营销成本是惊人的;
⑤蓝原的核心问题,是完成度;
⑥尘白重建“媚宅内容生产体系”,cv风波只是其过程中不足道的一部分。

1、本次受访人,还是上次那个某传统大厂的在沪大佬,上次采访曾经就营销成本问题简单交流过,但是考虑到篇幅问题没有深入,因此索性另起一篇。此外由于他负责的是出海项目,因此为了避嫌,本次采访删去了鸣Z崩等游戏的出海评价部分,这点非常可惜。
2、因为最近手指有点小问题,再加上游戏圈暑假普遍工作繁忙,所以这篇拖得比较久,而其中的采访其实是三次合一(制作人一次、另外一名匿名希望的受访人一次,某投资人和饭圈哥一次),中间可能有些时间线和前后矛盾问题,在这里提前告个罪。
3、之前说过,稿件是我从很长的对话中收集有用信息,重新整理逻辑写出来的,好处是提高可读性,缺点是稿件深度很难超过我的理解水平。
举个例子,受访人评价ZZZ“任务全主动交互,没做Triggerbox(触发器)”“问题不在UI在UE”“升级系统是数值做的”“封包都会出问题”,这些专业黑话我倒不是不能理解字面意思,但要么我不知其所以然,很难抓住核心点,要么逻辑链条非常啰嗦,不知道如何写的有意思。这个问题会在后面慢慢改善。
二、省流:
①从2022到2024,二游营销成本上涨了3倍左右,包括米在内,大部分二游厂商的营销成本是失控的;
②米与其说是小狗腐乳,不如说是腾子腐乳,其高度以来腾子的营销渠道;
③米当下最大的发展困境,是其从制作驱动的厂商,变成了买量厂商;
④“有男不玩”的舆论影响是宏观的,ZZZ的营销成本是惊人的;
⑤蓝原的核心问题,是完成度;
⑥尘白重建“媚宅内容生产体系”,cv风波只是其过程中不足道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