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军吧 关注:17,548贴子:220,380
  • 3回复贴,共1

百年前的闪电战狂想曲:一战协约国1919计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然而战斗的结束对战争双方都有些意外。德国的面临的情况令人绝望。她筋疲力尽、被饥饿与疾病困扰的军队几乎没有实际希望持久地抵抗数量和物资上占据优势的协约国军队。然而,如果大流感没有爆发,如果德国和奥匈帝国的革命没有迫使德国高级指挥部请求立即停战(以释放部队对付起义的德国工人和水兵),战争可能一直持续到1919年。
在1918年以前,协约国在西线的进攻无论准备多么完善,物资多么充足,最后都是让己方陷入拉锯战。
而在德军一边,混凝土碉堡和防弹步兵掩体形成了互相交错的火力范围。地雷区、障碍物和20至30英尺宽的反坦克壕沟会把攻击者引向预先布置的炮兵和机枪火力区进行屠杀。就算协约国军队靠着头铁穿过了第一道防线,筋疲力尽的步兵也早就失去了进攻下一道防线的力量。
而在1918年德军“皇帝会战”的进攻当中,德军凭借新的炮击战术,与被称为“暴风突击队”的轻装突击队撕碎了英法军的防线,但是协约国军队并没有崩溃。双方的观察员注意到,在文书、厨师和散兵们围着野战厨房或孤立的破坏战壕区域团结起来时,渗透者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并减慢了速度,并经常成为有组织的反击的牺牲品。小型防御点的增多导致了进攻的延迟,而延迟就是被孤立的突击队员的致命敌人。最终,随着德军补给线不断拉长,突击队不断减员,加上协约国源源不断调往前线的有生力量,这场攻势最终还是失败了

协约国的战略思想在1919计划中得以凝结。1919计划起源于英国陆军一名初级幕僚官J.F. C. 富勒撰写的一份文件。富勒认为,在1918年末战场上不足以突破防线或消灭和包围敌人编队。通过消耗方式削弱敌人(即消耗作战法)在成本和效果上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和高昂代价。相反,富勒提议,同盟国应该尝试所谓的“斩首”战略,即针对敌人的指挥、控制和通信进行作战。这样德军就会如同一具无头的尸体一般陷入无效的颤抖。恐慌将产生、抵抗将崩溃,德国的战争努力将迅速崩溃。

(JFC富勒的全名为约翰·弗雷德里克·查尔斯·富勒(1878-1966年)英国军事理论家、军事史学家,装甲战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富勒设想了一个三阶段的进攻,每个阶段都由飞机密切支援。首先,中型坦克将在两个不同的点上渗透敌人阵线,破坏德军的指挥和控制。没有预先炮击让防御工事进入警戒状态。然后,步兵和重型坦克的联合部队将突破被混乱的德军阵线,消灭任何减缓前进步伐的要塞。最后,中型坦克和骑兵(即乘坐卡车的摩托化步兵)将通过突袭所创造的缺口涌入,摧毁补给点,切断电话和电报线路,破坏铁路线路,并占领火炮阵地和指挥所。追击将持续五到七天,每天行进20英里。
富勒认为,装甲部队的速度和力量将使进攻能够在德国人能够反击机动化部队长且暴露的侧翼之前成功。机械化部队将为步行的部队所缺乏的速度和火力提供支援。
富勒的计划引起了同盟国最高指挥官福煦元帅的想象。福煦渴望找到一种突破战壕僵局的方法,避免过去过于荒谬的生命浪费,这种浪费曾使得许多法国部队死伤惨重,士气低落。
福煦采纳富勒的愿景,搁置至今束缚着法国军队坦克思维官员的反对意见。富勒的工作本质上成为同盟国制胜战争的基础。为了实施1919计划,福煦要求拥有1万辆两种基本类型的同盟国坦克。
根据富勒最初的计划,对90英里阵线的进攻需要2592辆重型“突破”坦克和2400辆中型“穿插”坦克。但是,除了出色的雷诺FT-17坦克外,现有的1916年坦克设计明显不适合现在设想的战斗。它们的机械故障太频繁,或者为持续的行动携带的燃料和弹药太少。驾驶环境很糟糕 - 废弃、噪音和非常消耗体力的传动和转向系统迅速使乘员精疲力竭(在美国汽车工程师为美国制造的FT-17在发动机与载员之间增加防火墙之前,没有一辆坦克在机组人员和发动机之间有防火墙)。作为突击车辆,早期的坦克缺乏现在不可或缺的装甲和通过壕沟的能力。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没有任何一种车辆能够满足所有这些新需求。因此,一支由重型短程突击坦克和快速长行程中型坦克组成的混合部队将是必要的。

(markC“黄蜂”中型坦克)
第一种英国中型坦克,MARK A“小赛犬”,已被证明几乎无法适应堑壕战斗。它防御弱,难以驾驶,续航里程短,缺乏计划入侵阶段需要的越沟能力。在他们能够转到德国侧翼并袭击后方指挥部区域之前,中型坦克必须越过位于亨登堡防线的坚固的反坦克沟。因此,新的B型、C型和D型中型坦克采用了英国重型坦克的菱形形式。尽管它们保留了灰狗的全机枪武装和固定炮塔,但它们的体积更大,更易于操纵,并且是更好的防护车辆。主要突破坦克将是盟军的马克VIII“自由”(liberty)或“国际”坦克。这是一种改进的、增大的菱形重型坦克版本,配备了更好的履带、更大的越沟能力,以及密封的发动机舱内的强大的里卡多V-12发动机。装甲设计可以抵御德国K-穿甲子弹和炮弹破片击穿早期坦克的铆缝和瞭望孔。然而,马克VIII在美国生产,但最终没有参加一战。不过,它们在间战期构成了美军名义上的主要坦克力量的一部分,直到1940年,它们按照废铁价格卖给加拿大用于训练。现在在阿伯丁和博文顿坦克博物馆仍可以看到。

(markⅧ“自由”坦克)
法国将为他们的部队生产markⅧ坦克。但通他们也开发了自己的重型坦克。这些比markⅧ型坦克更为巨大,但是没有一个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前服役。最后产生的型号是FCM 2C型坦克(char 2c/夏尔2C),实际上是一种大大增大和加长的多炮塔FT-17。前部炮塔装有75毫米野战炮(后改为105mm榴弹炮),后部炮塔装有8毫米机枪。此外,在在坦克横扫战壕的时候额外的机枪会从车辆侧面的球形机枪塔上射击。在1920年至1925年期间最终制造了十余辆。
在二战战火波及法国的1940年,这些坦克被匆忙赶往前线。此时,它们已经太过落后,所有这些坦克都在铁道平板车上被摧毁了。插图显示了这辆车在1919年的作战中的样子。

除了上文所述的各种坦克之外,在一战末期,协约国还研制出了几种有助于推动1919计划的武器。首先是英国的markⅨ型运输坦克(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装甲运兵车)。其宽敞的内部空间足够容纳 30 名(官方说法是 50 名)士兵或 10 吨货物。坦克还可以在车顶上运载大量人员与物资(实际上在1918年的战斗中就已经有坦克搭载步兵的情况了,二战苏联玩坦克载步兵的原来还有先例)。此外,它还可以最多同时牵引3辆满载的滑橇。
它装配了两挺机关枪,在车体侧面还有8个射击孔供步兵射击。由于运输的需要MarkⅨ坦克尽管使用了较薄(10 毫米)的装甲板,但重量仍然有 27 吨,速度只有 4 英里/小时(7 公里/小时)。
MarkⅨ坦克在一战结束前只生产了3辆原型车,不过,根据1918年11月11日也就是一战结束当天的一张照片,许多人认为markⅨ还制造了一种两栖型号原型车,带有浮筒与防水改造,在车身顶部增加了一个升高的驾驶室,并改造了排气装置。

(markⅨ“猪”式运兵车)

(markⅨ水陆改型“鸭子”)
除了英国之外,法国在新型武器的研发上也不落人后,与英国相比,法国更热衷于使用成熟的坦克底盘研制自行火炮
1918 年 9 月 3 日,法军总参谋部发布了一份规范,要求生产一种基于雷诺 FT 的自行火炮配备 75 毫米 Mle 1897 野战炮,乘员 4 人(驾驶员加炮手),携弹 100 发,总重量 5-6 吨。根据该规范,制造了三辆原型车。目的是制造一种可用于反炮兵和反坦克角色的自行火炮。

(FT17的75mm自行火炮改型)
法军还一度尝试在FT17底盘上搭载为105mm自行火炮,只生产了一辆原型车

当搭载口径更大的火炮时,FT17明显就不够用了,于是法国选择了基于圣沙蒙坦克地盘的194mmGPF自行火炮,生产开始于 1918 年 4 月,在一战结束前夕少量出现在前线,但是不太可能参加过作战。到 1919 年 6 月,剩余的技术障碍被克服,该车开始批量生产。在 1920 年停产之前,共生产了 50 辆样车。此外,圣沙蒙自行火炮还生产了搭载220mm榴弹炮与280mm榴弹炮的型号

(从左到右:弹药运载车、搭载280mm榴弹炮、220mm榴弹炮和194mm加农炮的自行火炮。)
然而,更好的坦克并不是解决战争后期战场问题的全部答案。因此,1919年计划充分利用了从过去主要的坦克行动中获得的经验——比如康布雷战役和亚眠战役。在这几场开创性的战斗中,坦克取得了重大突破,彻底扰乱了德国的防御。但是,当胜利似乎已经在望时,进攻却在每种情况下停滞了。坦克出故障、迷路或成为反坦克武器的靶子。战前常规进攻中通常会压制敌方炮兵和人员、物资等的流动,这造成了破碎的德国防线的泥泞,使得坦克难以行进。通讯不畅和炮兵无法跟进也是1918年限制坦克进攻成功的主要因素。
富勒建议通过依靠飞机来解决这些问题。战术轰炸机将通过扰乱敌方通信、攻击指挥部和轰炸道路交叉口来隔离战场。战斗机将在前进时代替野战炮支援步兵。它们将使用机枪和20磅的库珀炸弹压制敌军火力点与步兵,这样可以确保步兵和计划中可靠的中型坦克免受最危险的敌人的威胁。
战斗机还将扫射运输设施、道路运输和在后方的集结增援。最重要的是,“接触巡逻”飞机将接管后勤补给和地面电话网络。这些飞机将确定友军部队和前线的位置,接收消息,并向临时孤立的部队投放指令和物资。接触巡逻机型在很多方面体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的飞机的特点,尽管它们只进行了有限数量生产,只战斗结束的最后阶段出现。
便携式无线电通信在1918年仍处于实验阶段,所以部队使用信号弹和事先排列在地上的布片模式与飞机通信。为了定位快速变化的不连续前线上的小型伪装的友军单位,接触巡逻飞机必须在敌人火力最猛烈的地方慢速飞行接近地面。当普通的双座飞机在这一角色中使用时,伤亡很大,获取到有用的信息很少。最适宜这个任务的自然是一架有着装甲防御的双座飞机——即接触巡逻机(对地攻击机的变种)。

(索普威斯“水牛”装甲接触巡逻机原型机,1918 年)
德国的AEG、Albatros和全金属的容克 J-1飞机是唯一在服役中进行了接触巡逻的类型。但是协约国第一个生产的类似型号,索普威斯“水牛”(如上图所示),在停战协定签署时刚刚开始大规模生产。事实上,原型机H.5892被送往法国进行测试,但没有进行飞行操作。
水牛与同出索普威斯的“鹬”和“蝾螈”战斗机非常相似。它们采用了相同的发动机——230马力的Bentley BR.2发动机,拥有大致相似的双翼和平衡的尾部表面。索普威斯“水牛”是一个双座战斗机。飞行员坐在上翼的一个大型切割口下方,与观察员/射手背对背。飞行员的上发动机甲板上安装了一挺固定的.303(7.7mm)维克斯机枪,观察员装备了一挺刘易斯机枪,安装在索普威斯的支架(第一个原型)或Scarf环(其他所有原型)上。整个前机身,从观察员座舱的后方到发动机,都覆盖了装甲板。
重量当然是一个问题。索普威斯水牛空重2,178磅(与同样动力的“鹬”相比为1329磅)。配备360磅的机组成员、375磅的燃油和润滑剂以及158磅的军用载荷后,飞机的重量为3071磅。
尽管它是有一定速度的双座战斗机,一千英尺高度上的时速为114英里(池沼飞机,恼)但爬升率不佳,操纵响应迟钝。它的动力严重不足。尽管如此,在缺乏动力更大的发动机的情况下,由于迫切的需求,认为这架飞机足以在作战中使用。
此外,协约国在1919年攻势中还计划动用另一种对地攻击机——索普威斯TF2“蝾螈”
它本质上是“鹬”的改型,配有平板侧面装甲机身和额外的机枪弹药(每挺机枪1000发,而“鹬”为500发)。装甲重650磅,覆盖了飞行员和燃油箱。四支机枪的较小面积对于Bentley BR.2发动机的影响较小。性能非常出色,甚至有人曾考虑将“蝾螈”作为英国皇家空军战后的标准战斗机,以取代“鹬”。“蝾螈”最高时速为500英尺时125英里,比“鹬”的最高时速10,000英尺时121英里更高。机动性良好。到1918年为止,英军已订购1100架“蝾螈”,102架已完工,并有37架被英国皇家空军接收。但仅有两架到达了法国,没有一架在停战协议之前作战过。

(索普威斯TF2“”蝾螈)
协约国军装甲飞机的增多自然引发了德军的对策。德国在1918年开发了自己的装甲防御战斗机,用于它们攻击盟军的防御战斗机和接触式巡逻飞机。这个类别的飞机的第一次尝试是AEG PE(Panzer Einsitzer)三翼飞机,但未被接受。但是它的继任者AEG DJ.1被订购进入生产。DJ.1是一架结构先进的双发动机双翼飞机,由新的195马力Benz Bz III或Maybach Mb IVa V-8发动机提供动力。飞机机架由镁铝合金制成,覆盖着织物飞行表面和镁铝合金机身。为了减少地面火力的脆弱性,没有有刚性支撑。机翼由实心I形支柱与机身连接。装甲保护了飞行员、燃油箱和发动机。最初,战斗机将携带两支标准的7.92毫米机枪和轻型炸弹。但它也被设计为融入强大的MG18-TuF(反坦克和飞机机枪),这是一种用于13毫米毛瑟子弹的重型反坦克机枪,当一战结束时,有三架原型正在接受测试。搭载Benz发动机的飞机达到了112英里每小时的最高速度。它们的空重为2606磅,满载重为3031磅。翼展32英尺9英寸,长度21英尺11英寸。

(AEG DJ.1攻击机,下图为MG18TUF大口径重机枪)

由于缺乏坦克,也没有足够的工业能力在短期内生产坦克,德国自然将精力集中在研发反坦克武器上。对于步兵,他们研发了 13 毫米子弹来取代K型穿甲子弹。他们还研发了专用的13mm栓动式毛瑟反坦克步枪来应对新子弹,同时还研发了强大的MG18 TuF 机枪。在战争结束前,这种步枪得到了有限的使用,但这种防空/反坦克两用机枪遇到了问题。无论如何,即使在短期内,13 毫米子弹的效力也微不足道,为其设计的武器又重又难以发射。对于 1919 年日益变化多端的防御战,显然需要一种更机动、更灵活的武器来应对坦克。

(毛瑟M1918反坦克步枪)
飞机成为了最终选择的武器。高性能的 AEG G.IV 中型轰炸机被改装成装甲反坦克攻击机,即 G.IVk。装甲包裹着两个引擎和整个前半机身。安装了两门新的 SEMAG/Becker 自动炮,一门安装在机头下方的全封闭炮塔中,另一门安装在后座舱的开放式大直径炮环上。Becker 是第一门 20 毫米轻型炮,是二战厄利孔炮的前身。它可以轻易击穿任何一战坦克,尤其是从上方射击。性能还算可以,但可能不是最出色。与二战和现代的同类产品一样,如果 AEG 对地攻击机被要求在盟军战斗机面前支援德国的进攻,它可能会遭受严重损失。但是,就像 Henschel Hs 129 一样,它可以在德国后方猎杀富勒计划当中狂飙突进的中型坦克。战争结束前生产了一些,但没有证据表明它们曾经参与过作战。

但是,对于当时的普通人幸运的是,一战战场上最终没有迎来1919年,长期的封锁让同盟国饱受物资缺乏的苦难,美军大批有生力量的到来更是让德军从士兵到高层都失去了继续作战的军心,最终导致了德国的失败。
而对于富勒本人来说,一战后富勒许多著作都可以看作对《1919计划》的丰富和完善。二战后西方军事家一致认定《1919计划》是“一份战争史上的经典文件”。遗憾的是,这一计划并没有得到英军统帅部的采纳,相反英军倒是在1940年被富勒的学生古德里安打了个措手不及。


IP属地:湖南1楼2024-07-21 10:07回复
    雷诺ft17在1919-20年的产量预计达到一万四千辆


    IP属地:加拿大2楼2024-07-21 13:4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