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原耽吧 关注:60,939贴子:1,236,076

【深度解析】校园原单《某某》小说/厌女/优绩主义/精英崇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文篇幅较长,大家可选择到感兴趣的章节观看。
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也可以无障碍阅读本文。大量附上原著剧情。
最后会附上PDF版,可选择食用。
简单介绍《某某》剧情:江添的母亲江鸥和盛望的父亲盛明阳相恋,高二那年,江鸥带着江添一起入住盛明阳的家里,同时盛望转学进入江添所在的高中。经过一系列的事情,江添和盛望相知相恋。江鸥的第一段婚姻破裂是因为丈夫出轨奸夫,奸夫是自己最要好的异性朋友,因此给江鸥留下了极大的心理创伤。濒临寒假的时候,盛明阳和江鸥计划领证宴请宾客。但因为江鸥被奸夫邀请医院看望前夫,之后被刺激到生病,领证宴请被一推再推,紧接着意外爆出江添和盛望恋情。江鸥和盛明阳关系破裂,江添出国留学,江添盛望二人分离。几年之后,江添回国,两人相遇重新在一起。Happy ending。
(注:江添因为有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和常年离家的母亲,因此度过了悲惨的童年,还恐同,整个人外冷内热。盛望是单亲家庭,母亲早逝。盛望自诩喜欢女生。但实际在小说前十几章的时候,他们的感情就已经在逐渐升温,在第三十多章的时候,彼此在对方心里已经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小说算是盛望救赎了江添。)
一、《某某》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的定位
二、《某某》所隐含的优绩主义和精英崇拜
三、《某某》所隐含的“厌女”——女性的客体化(关于江鸥故事线分析)
(附上《某某》出场角色和全文提及次数统计,只出现过一次的名字不包括其中)


IP属地:广西1楼2024-07-17 11:21回复
    一、《某某》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的定位
    《某某》小说中男女角色的比例是严重失衡的,不完全统计的31位角色中,女性角色仅占7位。
    并且在《某某》校园线和家庭线中,女性角色分为在校园线的工具人,在家庭线的可悲的反派形象。
    男性角色在校园线和家庭线中,不仅有反派形象,工具人形象,还有许多伟光正的正面形象。
    在《某某》小说中有两个明显典型的反派人物——齐嘉豪(同学)和季寰宇(攻爸)。
    齐嘉豪是因为嫉妒借机引导别人殴打盛望,捅破江添和盛望谈恋爱的事情。
    季寰宇则是婚内出轨给江添造成心理阴影,从未对江添尽过抚养义务。
    但是相比之下(和江鸥相比),文中关于他们的笔墨不是很多,是需要发生矛盾冲突时搬出来的工具人。
    加上《某某》小说中的看点其实并不在“青春成长”而是“青春爱情”,因此在给男主们爱情之路造成实际阻碍的人更容易遭到读者的讨伐。那么这个人是谁?
    没错,就是江鸥——在暗处的实际反派人物。


    IP属地:广西2楼2024-07-17 11:24
    收起回复
      没错,就是江鸥——在暗处的实际反派人物。
      关于江鸥的剧情设定和角色定位,在文中有两大男性角色,作为对比。更让江鸥这个角色令人不喜。
      与江鸥对比的两个角色是丁老头和盛明阳(受爸)。
      书中的丁老头是孤寡老人,固执犟老头,但是善良热心肠,曾收养季寰宇,后又让江添被外婆锁在门外进不了家门的时候,进家里来吃饭,把江添当成亲孙子爱护,是在江添小时候给予温暖的人之一。
      是完完全全的正面人物。
      书中明明盛明阳(受爸)也是反对男主们恋情的人,而且在文中的出场次数甚至比江鸥还多,但是读者好感度明显要比江鸥多,这是为什么?
      是因为文中关于盛明阳大部分的描写都是和盛望的互动上。



      (最后盛明阳接受了男主们之间的恋情,“傲娇”地帮他们叠了两床被子)


      IP属地:广西3楼2024-07-17 11:26
      收起回复
        在绝大一部分有关盛明阳的描写中,都是在写盛明阳和儿子之间的温馨互动,塑造出了盛明阳温和,爱儿子的好父亲的形象。同时盛明阳虽然从早到晚忙于工作,但是给了盛望殷实富有的家庭生活,和盛望之间的关系也很好,平时也十分关心爱护他。
        相反江鸥和江添之间的描写对比——

        江鸥与江添之间的相处是窒息的,让人喘不上来气的。小说中处处可见想把江鸥往表面温和内里极端,偏执压抑的形象去塑造。
        因此和江鸥家里一地鸡毛,外出打工缺少对江添有效关心爱护对比。没有多少人会去讨厌盛明阳这个角色。
        在《某某》有两个着墨较多的男性角色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赵曦和林北庭,他们是一对同性恋人,也是和江添一起长大的哥哥们,是江添为数不多的知心好友。也是他们让江添慢慢因攻爸出轨对同性感情的厌恶抗拒变得正常平视。


        IP属地:广西4楼2024-07-17 11:30
        回复
          后来也是他们在江添出国留学的时候,提供金钱帮助,帮忙安顿好江鸥和丁老头。
          更别提《某某》中的两大男主,作者是花了最多的心思精力去塑造的。
          可以说《某某》的人物高光全部集中在男性角色身上,而在女性角色则或多或少的存在脸谱化,工具化。
          有人或许会反驳杨菁,李誉(鲤鱼),黎佳(小辣椒)这几个女性角色我观感也挺不错的,印象也很深刻。但是除去杨菁因为是英语老师,承载着《某某》校园线的老师形象,所以笔墨较多。李誉,黎佳这两位女性角色全书提及次数甚至都比不上一个脸谱化的政教处主任。有关重要剧情她们什么时候又过挨边?作者又在她们身上写了什么闪光点能让读者喜欢男主一样喜欢她们?
          这些女性角色在书中没有什么存在感,在书外也没有一点存在感。
          而且我到现在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在黎佳(小辣椒)戏份如此之少的情况下,作者还要花两三面的字数去写黎佳心动慌张的反应,但是马上又目睹江添和盛望接吻——目睹自己曾经喜欢的男生和另一个男生接吻。之后作者又把这个角色和男主的好兄弟高天扬配对。


          IP属地:广西5楼2024-07-17 11:31
          收起回复
            二、《某某》所蕴含的优绩主义和精英崇拜
            可以说优绩主义和精英崇拜贯穿了《某某》整本书。
            【优绩主义伦理的核心是,成功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可以获得的东西,“英雄不问出处”,你哪怕出身贫贱,“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如果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那么成功者就应该获得奖赏。优绩主义其实本来蕴含着一种打破固定阶层、让社会流动的许诺,但现实情况是,它最终没有实现它所许诺的理想。
            作为哲学家,桑德尔从道德哲学思考出发,揭示了优绩制的不公平性:影响我们成功与否的因素大都不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例如性别、种族、地区、健康状况、天赋、家庭背景等,这些“运气”和你自己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你能否进入大学、能读什么样的大学,进而影响你未来的事业发展。
            优绩至上的准则所产生的情感,无论在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中,在道德上都不受欢迎。在成功者中,优绩至上催生了狂妄自大;在失败者中,优绩至上带来了屈辱和怨恨。这些道德情感位于反对精英的民粹主义暴动的核心。
            精英阶层的傲慢反映了成功人士倾向于过度沉醉在自己的成功中,而不记得有助于他们成功的时机和好运。那些登上顶峰的人自鸣得意地相信他们的成功是自己应得的报酬。】——《精英的傲慢》,
            优绩主义强调自身努力奋斗——“只要你努力,你就能成功”,却忽略了性别,种族,家境,天赋等我们无法选择的因素。过于强调自身努力,也会忽略获得成功时的时机和好运。
            成功人士醉心于自己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努力,这个时候所获取的地位财富便是理所应当,而那些居于底层的人是咎由自取。
            而穷人也顺应这套规训,为自己的愚蠢和贫穷感到深深地耻辱,归结于都是自己不够努力,都是自身的问题。
            同时优绩主义还隐藏着深深的等级制和阶级性。在优绩主义下则划分出精英和普通群众两大阵营。精英们往往以自己的才智和成就为傲,认为自己有资格评判他人,而普通人也该受到精英们的支配。


            IP属地:广西6楼2024-07-17 11:32
            收起回复
              首先在男主的塑造上。
              男主江添不仅清秀俊美,还常年霸占着年级第一的位置。盛望即使刚转学跟不上进度,初次考试也展现出了极强的天赋。后面成绩上盛望也大幅赶超,变成江添第一名,盛望第二名。

              而小说中男主们所在的A班里的同学,与男主交好的角色,如高天扬,宋思锐,黎佳等也都是成绩很好的人,他们最后的结局也很好。
              即使是男主的从小长大的哥哥,赵曦和林北庭也是标准的学霸。
              赵曦是曾经的市状元,林北庭是所在高中的年级第一。赵曦和林北庭之间能够感情升温也是因为物理竞赛两人进了省队,住在一个宿舍里。


              IP属地:广西7楼2024-07-17 11:34
              回复
                《某某》小说中当然不全有成绩很好的人,那些成绩不好或者是不够好的人,则是深深笼罩在在优绩主义的阴霾下,成为这本小说的负面人物。
                在《某某》里成绩/家境和人品某种意义上是相挂钩的。男主以及与男主交好的角色无一例外都是成绩好品行好的人,而那些成绩/家境不好或是不够好的人,则有着自卑,愤恨,嫉妒,虚荣等等负面情绪,以至于带着攻击性。
                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翟涛,他成绩不好,长相不行,但是社交能力不错,虚荣地结交了许多朋友为自己撑场面,成为学校“扛把子”。但是也有很多人并不认可他,因为他成绩差。
                所以他怨恨江添,因为江添是常年第一,但他不能对江添做什么。当盛望转校第一次来到这所学校时,成绩也很不错,翟涛误以为此时盛望没有多少朋友,所以想趁此时找人把盛望打一顿出气。直接参与此次行动的丁修、间接参与的齐嘉豪都是相似的原因。



                IP属地:广西8楼2024-07-17 11:36
                收起回复
                  齐嘉豪原先不是A班的人,他对A班有着很复杂的情感,向往仰慕又深感自卑。当他进了A班之后,那份自卑还是没有消失,压力比之前更大,对于江添他是嫉妒的,但是盛望出现时才是真正刺痛了他。所以利用翟涛同样的嫉妒愤恨,设计翟涛充当了自己的打手。



                  IP属地:广西9楼2024-07-17 11:38
                  回复
                    一个不在规则下行事,一个有道德瑕疵的人,齐嘉豪陷害盛望之后的结果是毫无疑问地堕入失败,被全班孤立。


                    IP属地:广西10楼2024-07-17 11:41
                    回复
                      其实齐嘉豪在艺术节那天目睹了江添和盛望接吻,但是他谁也没说,瞒了下来。
                      (不得不说,就“江添和盛望接吻”这件事情都能被两个人目击到,他们俩根本也不打算瞒吧……)
                      最终爆出江添和盛望的恋情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听到盛望和高天扬的对话,听到了高天扬对自己的成绩的谈论。成绩是齐嘉豪永远的痛,无论是怜悯还是唏嘘,都是高高在上的傲慢,于是齐嘉豪在狼狈不堪下,扭曲之下,出于报复心理,齐嘉豪爆出了江添和盛望的恋情。



                      IP属地:广西11楼2024-07-17 11:41
                      收起回复
                        而齐嘉豪最后的结局也完美符合优绩主义下失败者所应该获得的结局。

                        在《某某》中涉及到的所有老师和学生都无一例外地把“成绩”视为评价他人的重要标准。能在A班似乎就意味着一种荣誉和地位,而那些次于A班特别是普通班的人便是彻头彻尾的loser。


                        IP属地:广西13楼2024-07-17 11:45
                        收起回复
                          《某某》小说中并没有对优绩主义进行批判,而是拥趸。男主们拥有俊朗的容颜,不错的天赋,傲人的成绩,因此受到老师同学的尊重爱戴,而反派们有着平凡的外貌,平凡的家境,自卑于自身的鄙陋,愤恨于男主们的优越,最后也困于糟糕的人生处境。
                          代入主角视角,自然会感受到爽感和快感,但是代入与男主们对立的配角视角,就无可避免地感受到这份傲慢。
                          而这份傲慢会让我们慢慢丧失对底层人的怜悯,这二元对立的粗暴价值评论体系,也让我们丧失对“人”的客观评价。
                          “优绩至上观念削弱了我们将所有人视为同呼吸共命运的同伴的能力。”


                          IP属地:广西14楼2024-07-17 11:46
                          收起回复
                            三、《某某》所蕴含的“厌女”思想——女性的客体化(关于江鸥故事线分析)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主体是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实施者和发起者;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简单来说,主体指向去认识和改造,具有主观能动性。客体则是被认识被改造。
                            性客体化(sexual objectification) 指女性的身体、身体部分或性功能脱离了她本人, 沦为纯粹的工具或被视为能够代表女性个体本身。
                            判断是否有主体性一大准则就是你做的事是你主动想做的,还是为别人的推进,环境的逼迫,被动做的?动力,是指动机,目的,而不是表面上的行为。
                            “厌女症”是由英国学者塞吉维克首提,经日本学者上野千鹤子深入阐发得以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表示男性同性社会集团对于女性的轻蔑、排斥与仇恨,上野千鹤子曾对厌女症作过如下描述:“厌女症就是绝不将女人视为与自己同等的性主体,而是将女人客体化、他者化,更直接地说,就是歧视、蔑视”。
                            换言之即“为了维持男人集团的主体性和优越性,需要将女人‘他者化’,视为 欲望客体并加以蔑视。”
                            厌女症是女性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术语,指**制社会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对女性的诋毁、诽谤和虐待,也可以理解成任何社会以明显的形式表现出来对女性毫无道理的恐惧和痛恨。
                            《某某》的“厌女”体现在对女性价值的否定和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化,以及把女性形象置于客体化的位置上。
                            拿戏份最多的女性角色为例,《某某》把江鸥塑造为了一个失败的母亲,一个等待需要被儿子拯救的母亲,一个歇斯底里的疯女人。


                            IP属地:广西15楼2024-07-17 11:48
                            收起回复
                              小说中江鸥是一个失败者,失败的原因在于作者塑造出江鸥是一个失败的女儿和失败的母亲,并向读者传达的江鸥是个失败者这一信息。
                              江鸥不顾母亲反对选择季寰宇在一起,因为这件事情一直和母亲吵架,直至江鸥母亲去世,江鸥的婚姻也没有被母亲认可。
                              又因为需要在外打工赚钱,缺席了儿子的童年。对儿子过少的关注,让她没有发现丈夫的失职,以至于让男主度过了悲惨的童年。
                              但比起季寰宇失败的父亲形象,似乎江鸥失败的母亲形象更让人唾弃。
                              因为季寰宇是一个彻头彻尾冷血自私的反派形象,而一个完全极端化符号化的人物形象已经没有太多讨论空间。反之,作者却花了很多的篇幅一面点明江鸥的无奈,一面渲染描写江鸥和江添相处时的窒息,江添鲜少能从江鸥那里找到归属感与安全感,直到遇到了盛望。


                              IP属地:广西16楼2024-07-17 11: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