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号闹得沸沸扬扬的新品上市缺陷问题尽管有些影响,但作为老牌NAS用户,还是毅然在618买了6800Pro。
首先是硬件控,历史上买过三个QNAP的NAS——212P、453Bmini、464C,都是看中硬件比群晖的性价比高。家里用NAS主要就是保存相册和收藏电影(在线播放),在这些方面464C硬件是可以的,但软件真不好用,好的视频无法在线播放(或者没声音)。这两年随着国产NAS发力,像极空间、绿联也出了一些特色产品,表明了发展的决心。还是国人了解国人,好多功能都面向大众客户需求。所以这次下定决心换成国产的NAS,刚好看到绿联芯片硬件配置不错,觉得可以试一试。
从464C的使用经验可知,当今NAS发热问题很常见。以前NAS就是存文件为主,主要发热源是硬盘。但现在智能相册、影视中心、docker、虚拟机等应用兴起,cpu性能不断提升后变成主力热源。其实台湾品牌NAS散热做得也不好,比如群晖就直接采用老型号cpu,464C(N5105)也是动不动就风扇狂转,但通过软件压制得好,不至于烧机器。所以,我感觉采用金属机箱得绿联新品NAS散热基础是不错的,但软件控制就需要优化好,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重复的后续运算,更多地让用户去选择各种功能的开闭,例如索引的更新、缩略图的更新、硬盘的休眠和激活等等。
我现在装了两条M2固态盘(主要用途分别是应用和下载)、3个机械硬盘(一个大盘存视频、两个组Raid1存重要资料)、剩下盘位后续扩充或者单独硬盘定期插入备份。其实日常使用最多的是两个M2固态盘,3个机械盘平时是可以休眠的,希望系统可以做到不用到的硬盘不激活的策略,目前好像即便只使用了固态盘的数据时,所有盘也会从休眠中激活。
关于散热,最近我通过调整机械硬盘位置,进一优化的6800的散热效果。具体是把三个硬盘放在2、3、6号盘位,原因是1号位下面是内置电源发热口,4、5号位下面是cpu散热风扇,把他们空出来可以形成较大的风道。可能大家会说浪费了3个盘位的资源,但我的考虑是作为家用NAS一般也不会长期有空调等环境,多点冗余的空间也是稳定运行的保障,还有一点是可能我的长期保存资料也没大到塞满6个盘位。
首先是硬件控,历史上买过三个QNAP的NAS——212P、453Bmini、464C,都是看中硬件比群晖的性价比高。家里用NAS主要就是保存相册和收藏电影(在线播放),在这些方面464C硬件是可以的,但软件真不好用,好的视频无法在线播放(或者没声音)。这两年随着国产NAS发力,像极空间、绿联也出了一些特色产品,表明了发展的决心。还是国人了解国人,好多功能都面向大众客户需求。所以这次下定决心换成国产的NAS,刚好看到绿联芯片硬件配置不错,觉得可以试一试。
从464C的使用经验可知,当今NAS发热问题很常见。以前NAS就是存文件为主,主要发热源是硬盘。但现在智能相册、影视中心、docker、虚拟机等应用兴起,cpu性能不断提升后变成主力热源。其实台湾品牌NAS散热做得也不好,比如群晖就直接采用老型号cpu,464C(N5105)也是动不动就风扇狂转,但通过软件压制得好,不至于烧机器。所以,我感觉采用金属机箱得绿联新品NAS散热基础是不错的,但软件控制就需要优化好,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重复的后续运算,更多地让用户去选择各种功能的开闭,例如索引的更新、缩略图的更新、硬盘的休眠和激活等等。
我现在装了两条M2固态盘(主要用途分别是应用和下载)、3个机械硬盘(一个大盘存视频、两个组Raid1存重要资料)、剩下盘位后续扩充或者单独硬盘定期插入备份。其实日常使用最多的是两个M2固态盘,3个机械盘平时是可以休眠的,希望系统可以做到不用到的硬盘不激活的策略,目前好像即便只使用了固态盘的数据时,所有盘也会从休眠中激活。
关于散热,最近我通过调整机械硬盘位置,进一优化的6800的散热效果。具体是把三个硬盘放在2、3、6号盘位,原因是1号位下面是内置电源发热口,4、5号位下面是cpu散热风扇,把他们空出来可以形成较大的风道。可能大家会说浪费了3个盘位的资源,但我的考虑是作为家用NAS一般也不会长期有空调等环境,多点冗余的空间也是稳定运行的保障,还有一点是可能我的长期保存资料也没大到塞满6个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