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go吧 关注:179,870贴子:2,692,386

mygo音乐(歌词)与剧本赏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诸葛亮为何弹奏起《春日影》?】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b4y1M7k8?vd_source=5ddddee5c5dc77e354907aca97035ef2
半夜里看b站这个视频,激发了自己的灵感,所以想要把自己心中对《mygo》几首我自己很喜欢的代表性歌曲的歌词的思考写下来,由此表达我对于《mygo》的创作者和作品的热爱。


IP属地:河南1楼2024-07-10 07:41回复
    二楼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7-10 07:49
    回复
      2025-08-19 20:44: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mygo》的二创为什么那么令人着迷呢?我总结出它和b站其他鬼畜与各种形式的二创的区别在于:很多时候二创让人出戏就在于它要么是毁了它的喻体(承载二创的素材),要么是毁了它的本体(注入喻体的内容或精神),而《mygo》的二创有很大一部分是又能让观众理解《mygo》的剧情逻辑和人物关系,又能让人们感同于那个承载了二创作者的创作的作品的精神,比如各种三国二创,还有各种华语苦情歌二创......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是因为《mygo》的很多二创作者们擅长在两种感情中融会贯通,更在于剧本中角色设置的宽泛性:在《mygo》里既有追逐者,也有被追逐者,既有被爱的人,也有苦苦寻爱的人,而且角色们的感情大多都很外放,角色本身的话语就是各种各样的表白(我喜欢你),这种表白沟通了爱和被爱的两极双方,被爱的那个人何尝不适用这些话里的情绪呢?——观众无论代入本片主角中的哪个角色,其对角色之间感情的理解都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而那旁观着的观众的自我本体就能如神一样在自身之内沟通着爱人的人和被爱的人这双方的心情.......因此,本片的深度观众就能成为那种融会贯通的二创作者,在世界上其他优秀的文娱作品那里呼唤自己的爱。



      IP属地:河南3楼2024-07-10 07:50
      收起回复
        人们的爱可以用歌曲来表达,《mygo》的歌为什么让我喜欢呢?化用中二电波台视频里的话(参见【[TV2] 从GBC来分析花田的魔法【TV2讲道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f421q7Hd?vd_source=5ddddee5c5dc77e354907aca97035ef2)——在于它的句子能让人警醒,有让人虎躯一震的威力。根据这一点,我联想到了中国古代一位我很喜欢的诗人:曹操,他的文风被称“古直”“甚多悲凉之句”,诗中也常常具有令人为他的雄才而振奋的激昂。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之作常具有两个特点:含蓄性和反叛性,在我看来《mygo》的几首歌,尤其是它们的歌词,其优越便在于融汇了这两种特质。(含蓄性指的是将内心的激烈情感屈折入各种具体的意象而非指内向性格,反叛性指的是作品对于主流思想和统治者的反思,批判或者忤逆)。


        IP属地:河南4楼2024-07-10 08:00
        收起回复
          4楼因为个别词眼被屏蔽了,实际上这词只是为了我的论述,并没有延伸使用的意思,无奈只能等等审核了。想说个啥可真难啊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7-10 08:36
          回复
            为了表明我以上的观点,我很快找到了几首能充当例证的歌:动画的片尾曲《栞》,企划的首个原创曲《迷星叫》和本片剧情灵魂之作《春日影》;至于动画的片头曲《壱雫空》,它在曲子上应该更符合现行的对于“好音乐”的要求:歌词很烫嘴,意象挺复杂(怪不得羊记不住歌词),我比起来把它类比于曹操的诗还不如把它类比于曹植的诗——很华丽,但是我个人还是更能欣赏曹操的风格。


            IP属地:河南8楼2024-07-10 08:50
            回复
              下面开始了,我把上面三首歌的歌词和曹操的三首令我印象深刻的诗作对比,会指出它们的差异,但重点在讲述它们的相似性。


              IP属地:河南9楼2024-07-10 08:53
              回复
                先收藏,更新完了看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7-10 09:26
                收起回复
                  2025-08-19 20:38: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等前几楼过审核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7-10 09:29
                  回复
                    由于这种对比本质上抽去了两边的很多不同之处,顶多算是个乐子,所以我要从《栞》和曹操的《董卓歌》的对比开始说,这两者之所以被我联想在一起纯因字面意义和偶然性。下面是对比,左古诗右歌词。
                    董卓歌 ———— 栞(节选)
                    德行不亏缺,变故自难常。 ——“普通”和“理所当然”这些的是什么呢?就算拿出现在手里拥有的所有东西,也无法 好好的测量出来。
                    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郭景图命尽于园桑。——(从口中吐出又再次吸入的不安,无计可施地滞足在原地。不成 器地兜兜转转,想从创作中逃走,不断在现实与笔记本的小小 世界中穿行,以求得安慰)
                    啊,为什么这世界是这样的难以生存呢?
                    曹孟德的这首诗是很有fan盼性的,尤其令人瞩目的是这种性质出自他本人的意愿,在那个主流思想认为有德之人得长生的时代,他说变化是不由人的,像郑康成和郭景图这样的好人就没有得长命,竟然还有人认为生活是很容易的吗?
                    吟游诗人高松灯比曹孟德温柔很多,她不是无情地对人们进行宣判,她自己就是无常的命运的背负者,亲历者,“普通”和“理所当然”的人生自己离开了她,她迷茫着根本找不到把一切回归原点的办法,这个世界对于她这种性格的人来说每前进一步都要面临更大的困难,出现更多令人迷惑的问题,到底怎么在各个世界当中穿过呢?这世界一点也不容易生存......但是,在我们的节选片段之后,高松灯选择与一些人相拥,等待着共赴明天。
                    对我来说,灯就是神


                    IP属地:河南12楼2024-07-10 10:32
                    回复
                      括号中是不重要的部分。


                      IP属地:河南13楼2024-07-10 10:55
                      回复
                        顶顶我自己,来看看吧,欧内盖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7-10 11:55
                        回复
                          第一回听《迷星叫》这歌,我就把它和《观沧海》的想象联想在了一起,这种联想是总体刻画和标题给出的信息造成的,如今重看这两者的词,那它们的对应关系就很弱了。
                          观沧海 ———— 迷星叫(节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置身十字路口正中央,混入熙来人往的人群,唯独我漫无目的,有如流浪者一般。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那些流行的首首歌曲,总是唱不出我的心思,请别在幻象中对我露出微笑。)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今天又语不成声,将感情吞入心底,书页写满了草稿,啊,就这么度过了数千个夜晚。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为了我自己,只是如此,就仅仅是如此而已。找寻出口,为从心头满溢而出的话语。若能传达到你的心中,稍稍填补虚无的空隙,即使是这样的我,也将大喊,在这里唱着迷途之星的歌。
                          看完上面部分的小伙伴可以得到结论:还是曹孟德的古诗更具凝练性,古朴又沉重,真可谓一代文豪。曹孟德在诗中以观者的眼去看,最终他从沧海中“看”到了浩瀚的星河,那是诗人从客观感受想象到的远大志向,他很幸运因为他把这志向唱了出来。高松灯则是从自己内心芸芸的复杂感受中一遍一遍地筛选着能够表达出的感情和歌词,终于将自己最想说的话唱了出来。
                          看起来,二者所说的“星”和他们的“大海”有着截然不同的指称,曹孟德所说的星汉好像指的是归属于客观世界的银河,而高松灯自比的星星则是纯粹的自我;但是,我从古诗中感受到的也许更是他本人自比大海,吞吐星汉的雄心壮志,他在想象一个具有永恒性的自己,虽然其内容是他自己的灵魂;至于高松灯那边,她的创作行为到把自己的星之歌唱出来的那一刻,也当然不是纯粹内在的心灵了,她也在想象一个永恒燃烧着的自己,永远帮助别人弥补着内心的空隙,等等的。
                          对同一意象的不同描绘虽属于对立面,但是也可以是统一的。这一矛盾意象的根源是那处于混沌状态的统一体,它又不是这样的又不是那样的,它始终让自己改变着自己的面貌。主观的东西同时是客观的,客观的东西有时也是主观的。


                          IP属地:河南16楼2024-07-10 12:16
                          回复
                            最后是我最喜欢的《春日影》,去年第三集看完我直接陷入疯狂。把它和曹孟德的《短歌行》相比是因为它们描写了相近的思维和感情,虽然某种意义上,曹孟德的诗把自己的地位放在《春日影》作者的反面,但是《春日影》的伟大就在于它唱出的爱可以让被爱的那个人感受到相同的感觉!
                            短歌行 ———— 春日影(切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内心满是憔悴,眼神颤抖不止,在这世界中我孤独一人,在不断凋零的春季中,每年都只感受到冰冷。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在一片黑暗中,单向往前走着。)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我只能不断胡乱写着,明明期待,也是一场空,却依然不断寻求救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若是如今好像已经明白,照耀着无法哭泣的我,是光芒温柔地携我同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穿过层层云朵,变得闪闪发光,内心的思绪满溢而出;脸颊回过神来,也正闪闪发光,热泪沾湿了我的脸庞。)...(后面空过两句)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人与人的缘分,总是断断续续。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人们在喜悦与悲伤中,细数一个又一个的爱,为了确认内心的跳动。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此刻感觉好像能了解,照耀着无法哭泣的我,是光芒温柔地将我拥入怀中。)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在这阳光普照的世界,骄傲绽放的重要之人,知晓何谓温暖的春天,因为你我流下了泪水。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啊,多么地耀眼,啊,多么地美丽。
                            对比写完了,一遍遍重复听《春日影》的我又一次深深地沉溺在它的情感之中,相信认真看完以上对比的老gop也已经有了相同的感受。解释以上对比的关键在于将剧中灯与祥子的关系看成那种理想中的君臣关系:优秀的君在于让臣相信臣他自己能够理解君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优秀的臣在于让君相信君自己正在指导着臣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灯和祥子是互为君臣的关系,而灯,无论是作为臣还是作为君,她的这首歌都给作为君和臣的祥子带来了她想要相信的东西。可以说,这首歌又是求贤令又是陈情表......


                            IP属地:河南17楼2024-07-10 13:4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