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吧里有很多人对测试的理解是不正确的,也不理解为什么官方要卡老东西。
作为一个大大小小参加过十几款游戏测试的玩家,我可以跟大家讲下我的理解
先交待背景:我个人属于是那种比较喜欢参与到游戏上线前和项目组一起探讨游戏制作的玩家,所以除了几款大型项目的测试,我更多的是报名了很多小工作室独立游戏的测试,这个过程中也加了很多开发人员的好友,平时一起聊游戏。
首先关于为什么厂商需要招募玩家测试,以及测这么多轮的意义是什么?
我看很多人粗暴的理解,测试就是为了找免费劳动力帮助找bug的,世界这么多轮测试就是为了修bug。
这个理解其实是完全错误的。找bug其实更多的是QA团队的工作,也就是质量保证团队,软件测试工程师,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从程序代码运行能否跑通,是否合理的角度去找bug。
而玩家测试,找bug其实只是顺带手的事。更多情况下,玩家测试找到的bug,要么是程序已知,但还没排期修复,要么是压根没打算修,因为这个模块还没定,后面可能直接大改,当然也有被测试工程师遗漏的恶性bug的存在需要玩家反馈,不过这个不是主要目的。
招募测试的真正意义,其实是为了验证流程可行性,玩法吸引力,验证数据,验证留存。比如前期资源投放是否合理,新手流程是否顺畅,或者官方刻意设置的卡点(平台期)是否合理,养成是否平滑。这些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团队对每个关键节点设置的埋点,看后续流失情况以及游戏行为。这才是玩家测试最大的意义。
厂商通过一次次的玩家测试,通过数据验证,用户问卷反馈。最终把产品一步步打磨好。这里面的每一次调整都是需要真实玩家的真实体验和想法,因为作为项目组成员,自己做的东西,自己的游戏理解,无法做到完全客观,也无法模拟真实新手玩家的心路历程。
这就引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卡老玩家。
老玩家以往参加过测试,无法以真正新注册用户的视角来跑流程,提供数据。所以老玩家真正的价值在于提交反馈问卷,因为他们对这个游戏足够熟悉。但是从数据分析的角度,厂商必须控制老玩家的占比,或者通过不同的染色区分,要不就会导致数据失真。
最后,赠送一条我的个人经验:如果你想多次参与测试,建议 多搞几个小号。
作为一个大大小小参加过十几款游戏测试的玩家,我可以跟大家讲下我的理解
先交待背景:我个人属于是那种比较喜欢参与到游戏上线前和项目组一起探讨游戏制作的玩家,所以除了几款大型项目的测试,我更多的是报名了很多小工作室独立游戏的测试,这个过程中也加了很多开发人员的好友,平时一起聊游戏。
首先关于为什么厂商需要招募玩家测试,以及测这么多轮的意义是什么?
我看很多人粗暴的理解,测试就是为了找免费劳动力帮助找bug的,世界这么多轮测试就是为了修bug。
这个理解其实是完全错误的。找bug其实更多的是QA团队的工作,也就是质量保证团队,软件测试工程师,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从程序代码运行能否跑通,是否合理的角度去找bug。
而玩家测试,找bug其实只是顺带手的事。更多情况下,玩家测试找到的bug,要么是程序已知,但还没排期修复,要么是压根没打算修,因为这个模块还没定,后面可能直接大改,当然也有被测试工程师遗漏的恶性bug的存在需要玩家反馈,不过这个不是主要目的。
招募测试的真正意义,其实是为了验证流程可行性,玩法吸引力,验证数据,验证留存。比如前期资源投放是否合理,新手流程是否顺畅,或者官方刻意设置的卡点(平台期)是否合理,养成是否平滑。这些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团队对每个关键节点设置的埋点,看后续流失情况以及游戏行为。这才是玩家测试最大的意义。
厂商通过一次次的玩家测试,通过数据验证,用户问卷反馈。最终把产品一步步打磨好。这里面的每一次调整都是需要真实玩家的真实体验和想法,因为作为项目组成员,自己做的东西,自己的游戏理解,无法做到完全客观,也无法模拟真实新手玩家的心路历程。
这就引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卡老玩家。
老玩家以往参加过测试,无法以真正新注册用户的视角来跑流程,提供数据。所以老玩家真正的价值在于提交反馈问卷,因为他们对这个游戏足够熟悉。但是从数据分析的角度,厂商必须控制老玩家的占比,或者通过不同的染色区分,要不就会导致数据失真。
最后,赠送一条我的个人经验:如果你想多次参与测试,建议 多搞几个小号。